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亚彬曾因《乡村爱情》中倔强的乡村姑娘王小蒙走进观众视野,但她真正的身份却是一位舞者。如今她穿上“青衣”的行头,登上舞台化身嫦娥,用肢体传递情感,演尽传奇女主“筱燕秋”的悲欢离合。
那一刻,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真實的自己仿佛正在慢慢消失,她所饰演的人物随着灵动的肢体一点点升腾而起。
和王亚彬的采访约在一个小型排练厅中,面前的她脸庞精致,五官清秀,是如此上镜的面孔和身材。
她刚刚结束一场“和亚彬一起来跳舞”的宣传活动。在一个半小时内,她和许多业余舞蹈爱好者一起分享舞蹈的快乐。身为一位中国顶级舞蹈家,她把舞蹈传播视为自己的责任,希望通过最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更多人接触到舞蹈,仿佛是站在这门肢体艺术的门前,笑盈盈地欢迎八方来客。
用肢体解构文学
从2009年到2015年,王亚彬的自创品牌“亚彬和她的朋友们”每年都会给观众带来崭新的舞蹈,并一直在生活中寻找探索可以改编成舞蹈的元素。
当王亚彬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毕飞宇的经典之作《青衣》时,就被其中极具艺术家气质的女主角“筱燕秋”深深吸引:“我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执着。她很执着,我也很执着,我们的执着有很高程度的重合。”
“筱燕秋”在书中非但不完美,甚至她身上的过分敏感、狂傲自大以及缺乏母性都是令人生厌的特质。然而同样身为创作者的王亚彬,却看到了“筱燕秋”永不止息地追求艺术的背后,那份痛并快乐着的心境。情感的共鸣触发了创作的冲动,王亚彬决定把这个故事以自己的方式改编成舞剧。
舞剧《青衣》是“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的作品,艺术的精准把握和纯熟的制作使这部作品广受好评。在王亚彬心中,每一次的演出都仿佛历历在目,“正是因为演出的唯一性,造就了舞蹈的魅力”。
《青衣》的第一次世界首演在国家大剧院,当她酝酿三年的舞剧终于完美谢幕之后,那些激动紧张的情绪瞬间全部涌上心头,真实的情绪与戏中人物的情感一时难分虚实,一片混沌。大幕已经拉上,但未能在舞台上完全挥洒尽的激情,继续在王亚彬心中冲撞,久久难以平复。
在以色列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散场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满脸泪痕地说:“这个舞就是为我跳的。”王亚彬的内心受到很大震动,她发现《青衣》里的中国特色并没有阻碍外国观众对它的理解,因为舞剧的本质还是在展示人性,“它没有语言的障碍,全世界都会理解”。
2017年,《青衣》的原著作者毕飞宇终于亲临现场。王亚彬体验到了“学生时期交作业的紧张感”。她希望自己全情投入的作品,能得到原著作者的肯定。最终,毕飞宇用“完美揪心残酷悲悯”四个情感浓度极高的词语表达了自己的欣赏。
天赋与努力
王亚彬从六岁开始学习舞蹈,和很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人一样,最初送她去上舞蹈班的父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此适合这个舞台。作为一个职业舞者,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不光是身体状态,尤其要看她有没有灵性,大概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王亚彬能在舞蹈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她语速不快,语气温和,注重说话的节奏,即便说起她的舞蹈成就,脸上的喜悦也十分收敛。这种恬淡的个性,不仅来源于几十年的职业塑造,也离不开她家庭的影响。王亚彬在上舞蹈学院之后,与父母相距很远,往往只能通过电话联络。物理的距离并不会使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疏离,每一次她父母打电话来只会嘱咐三件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王亚彬就在这样朴素的关心下全身心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
在国外,舞者的职业生涯至少会持续到五十岁左右才会结束,而在国内,这个数字则骤减到三十岁。这和国内对于舞蹈的认识、舞蹈的生态不无关系。王亚彬不在乎外界如何定义舞蹈,只关注无所不能的肢体能不能向深邃的艺术殿堂进一步延伸。身为舞者,需要一直面对时间给身体带来的残酷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强度也需逐年递增。为了保持舞者的最佳状态,王亚彬至今仍然保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练功时间。
舞蹈是灵性的艺术,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的艺术:“具有一定的天赋又够努力,我相信是可以冲到艺术的一个很高的高度。但如果天赋少一点,努力够多也可以到达一定程度。”
温柔的坚持
作为舞蹈演员,王亚彬的肢体柔软而又充满韧力,亦如她的心灵。
因为影视剧的精彩演出,王亚彬被更大范围的观众所熟知。娱乐圈也不乏舞蹈演员成功转型的案例,尽管也很喜欢这种尝试,但她还是更愿意以舞蹈的艺术形式面对观众:“舞者需要大量的时间练功,肢体是骗不了人的。如果去拍戏,两三个月不练功,我是不敢登台的。”在舞蹈演员和影视剧演员之间,王亚彬心中的天平永远倾向那门更孤独的艺术。虽然她并不排斥以“曲线救国”的形式使观众注意到她的舞蹈,但最重要的是“所有一切都是为舞蹈展开”。
王亚彬的舞蹈风格细腻敏感,关注女性的成长,这与她的女性特质密不可分。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她并不想在性别上大做文章,“好的艺术家应该是雌雄一体的”,女性化的表达并不需要刻意而应只是自然而然地流露。
舞蹈演员“在表演中都是全情投入的,很大程度上会忽略外部发生的事。注意力必须非常集中,这是一种深深的沉浸。”没登过台的人对这种沉浸很难感同身受,但也正因为舞台上特殊的忘我状态,使舞蹈极具魅力。
通往自己的孤独的路
2016年,王亚彬成为第一位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的中国编舞。在国外工作的两个月里,她感受到身在异国的压力,但同时也收获了外国舞团对青年艺术家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她的作品《M-Dao》顺利上演,受到了包括《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关注。王亚彬被《Knack Focus》杂志誉为“亚洲最重要的舞者之一”。可她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此,她坦言“作为一位青年女性艺术家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赏识。”
舞者背后的辛苦,被舞台上的光芒所掩盖。更多的时候,王亚彬只是身穿最简单的练功服,一遍遍地重复肢体的动作。在这个孤独的过程中,她用肢体勾勒心灵,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极致纯粹的空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思考的能力才会变强,因为那是一个更强的自我对话、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无限孤独又无限自由的空间是通往自己和艺术的必经之路。
那一刻,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她身上,真實的自己仿佛正在慢慢消失,她所饰演的人物随着灵动的肢体一点点升腾而起。
和王亚彬的采访约在一个小型排练厅中,面前的她脸庞精致,五官清秀,是如此上镜的面孔和身材。
她刚刚结束一场“和亚彬一起来跳舞”的宣传活动。在一个半小时内,她和许多业余舞蹈爱好者一起分享舞蹈的快乐。身为一位中国顶级舞蹈家,她把舞蹈传播视为自己的责任,希望通过最通俗易懂的形式让更多人接触到舞蹈,仿佛是站在这门肢体艺术的门前,笑盈盈地欢迎八方来客。
用肢体解构文学
从2009年到2015年,王亚彬的自创品牌“亚彬和她的朋友们”每年都会给观众带来崭新的舞蹈,并一直在生活中寻找探索可以改编成舞蹈的元素。
当王亚彬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毕飞宇的经典之作《青衣》时,就被其中极具艺术家气质的女主角“筱燕秋”深深吸引:“我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执着。她很执着,我也很执着,我们的执着有很高程度的重合。”
“筱燕秋”在书中非但不完美,甚至她身上的过分敏感、狂傲自大以及缺乏母性都是令人生厌的特质。然而同样身为创作者的王亚彬,却看到了“筱燕秋”永不止息地追求艺术的背后,那份痛并快乐着的心境。情感的共鸣触发了创作的冲动,王亚彬决定把这个故事以自己的方式改编成舞剧。
舞剧《青衣》是“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第七季的作品,艺术的精准把握和纯熟的制作使这部作品广受好评。在王亚彬心中,每一次的演出都仿佛历历在目,“正是因为演出的唯一性,造就了舞蹈的魅力”。
《青衣》的第一次世界首演在国家大剧院,当她酝酿三年的舞剧终于完美谢幕之后,那些激动紧张的情绪瞬间全部涌上心头,真实的情绪与戏中人物的情感一时难分虚实,一片混沌。大幕已经拉上,但未能在舞台上完全挥洒尽的激情,继续在王亚彬心中冲撞,久久难以平复。
在以色列国家歌剧院的演出散场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满脸泪痕地说:“这个舞就是为我跳的。”王亚彬的内心受到很大震动,她发现《青衣》里的中国特色并没有阻碍外国观众对它的理解,因为舞剧的本质还是在展示人性,“它没有语言的障碍,全世界都会理解”。
2017年,《青衣》的原著作者毕飞宇终于亲临现场。王亚彬体验到了“学生时期交作业的紧张感”。她希望自己全情投入的作品,能得到原著作者的肯定。最终,毕飞宇用“完美揪心残酷悲悯”四个情感浓度极高的词语表达了自己的欣赏。
天赋与努力
王亚彬从六岁开始学习舞蹈,和很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人一样,最初送她去上舞蹈班的父母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此适合这个舞台。作为一个职业舞者,需要满足很多条件,不光是身体状态,尤其要看她有没有灵性,大概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王亚彬能在舞蹈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她语速不快,语气温和,注重说话的节奏,即便说起她的舞蹈成就,脸上的喜悦也十分收敛。这种恬淡的个性,不仅来源于几十年的职业塑造,也离不开她家庭的影响。王亚彬在上舞蹈学院之后,与父母相距很远,往往只能通过电话联络。物理的距离并不会使其乐融融的一家三口疏离,每一次她父母打电话来只会嘱咐三件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王亚彬就在这样朴素的关心下全身心沉浸在舞蹈的世界里。
在国外,舞者的职业生涯至少会持续到五十岁左右才会结束,而在国内,这个数字则骤减到三十岁。这和国内对于舞蹈的认识、舞蹈的生态不无关系。王亚彬不在乎外界如何定义舞蹈,只关注无所不能的肢体能不能向深邃的艺术殿堂进一步延伸。身为舞者,需要一直面对时间给身体带来的残酷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强度也需逐年递增。为了保持舞者的最佳状态,王亚彬至今仍然保持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练功时间。
舞蹈是灵性的艺术,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的艺术:“具有一定的天赋又够努力,我相信是可以冲到艺术的一个很高的高度。但如果天赋少一点,努力够多也可以到达一定程度。”
温柔的坚持
作为舞蹈演员,王亚彬的肢体柔软而又充满韧力,亦如她的心灵。
因为影视剧的精彩演出,王亚彬被更大范围的观众所熟知。娱乐圈也不乏舞蹈演员成功转型的案例,尽管也很喜欢这种尝试,但她还是更愿意以舞蹈的艺术形式面对观众:“舞者需要大量的时间练功,肢体是骗不了人的。如果去拍戏,两三个月不练功,我是不敢登台的。”在舞蹈演员和影视剧演员之间,王亚彬心中的天平永远倾向那门更孤独的艺术。虽然她并不排斥以“曲线救国”的形式使观众注意到她的舞蹈,但最重要的是“所有一切都是为舞蹈展开”。
王亚彬的舞蹈风格细腻敏感,关注女性的成长,这与她的女性特质密不可分。但在创作的过程中,她并不想在性别上大做文章,“好的艺术家应该是雌雄一体的”,女性化的表达并不需要刻意而应只是自然而然地流露。
舞蹈演员“在表演中都是全情投入的,很大程度上会忽略外部发生的事。注意力必须非常集中,这是一种深深的沉浸。”没登过台的人对这种沉浸很难感同身受,但也正因为舞台上特殊的忘我状态,使舞蹈极具魅力。
通往自己的孤独的路
2016年,王亚彬成为第一位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的中国编舞。在国外工作的两个月里,她感受到身在异国的压力,但同时也收获了外国舞团对青年艺术家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她的作品《M-Dao》顺利上演,受到了包括《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关注。王亚彬被《Knack Focus》杂志誉为“亚洲最重要的舞者之一”。可她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此,她坦言“作为一位青年女性艺术家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赏识。”
舞者背后的辛苦,被舞台上的光芒所掩盖。更多的时候,王亚彬只是身穿最简单的练功服,一遍遍地重复肢体的动作。在这个孤独的过程中,她用肢体勾勒心灵,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极致纯粹的空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思考的能力才会变强,因为那是一个更强的自我对话、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无限孤独又无限自由的空间是通往自己和艺术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