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病最适合练气功?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的保健治病方法,对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抵抗早老、延年益寿都有积极作用。正确的气功锻炼可使某些疾病好转或痊愈,使体质虚弱者变得健康,使体质健康者更加强壮,对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耐力和效率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把各种致病因素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谓“内因”,主要指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正常的情志活动并不致病。如果出现强烈的情志变化,则可造成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引起心身疾病。由于气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调神,调整心理状态,因此心身疾病是气功的第一类适应症。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昏厥、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呕吐、偏头痛、腰背痛、糖尿病、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癌肿、痛经、月经不调、等等。“七情”的极端变化均可引起这些病的发生或加剧。气功锻炼对这些病有较好的疗效,甚至有的病只用气功治疗便可痊愈。气功具有治疗疾病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第二类致病因素是“外因”,它包括风、寒、暑、燥、湿、火,中医称之为“六淫”以及疫疠(传染病)等。
  第三类是“不内外因”,它主要包括饮食起居和房室劳倦等。
  对这后两类病因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疾病,气功亦有一定的疗效。我们知道,所有外因都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治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能力,即“正气”的强弱。中医学认为,致病因素是在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的,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七情”平稳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气功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培育正气,使机体功能保持协调,创造一个好的内环境,因而也能够预防和治疗后两类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患有某些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往往伴有紧张、忧愁等情志变化,通过气功锻炼也可改善患者的情志障碍,并进一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使病变的实质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所以对器质性病变多可选用以其它疗法为主,辅以气功疗法的方式。
  总之,气功疗法可对心理障碍、功能失调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但也并不象有的人宣传的那样,似乎气功可以包治百病并可迅速见效。其实气功是需长期修练的。一些江湖气功师,不分病情轻重,要求患者一律停止其它治疗,只用气功治疗,这是极不妥当的。对于一些重病、久病病人,由于初接触气功,对其功理、功法一时不能熟练地掌握,可把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等患者摸到门道,逐渐熟练掌握了练功方法并有了疗效后,才可酌情确定气功在以后治疗中的主、辅位置。
其他文献
住在高楼大厦的我们,房间的太阳光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抱怨回到家里以后家里面明显潮气较重(全天开暖气的除外),潮气不仅会使衣物发霉,甚至对墙体装修、衣柜家具等带来严重的危害。应该如何防潮呢?  厨房  湿答答的盥洗台  解决办法:预备足够的干湿抹布,先用湿抹布擦净,然后再用干抹布擦干。  地板上的水渍  解决办法:除了用干湿两用的吸尘器吸除水分外,也可以用拖把或抹布擦一遍,再用电风扇吹干水气。  锅
期刊
气功的功法选择甚广,中老年的朋友们需要清楚自己适合怎样的功法,才能强身健体。怎么去选,以及选了以后怎么练?练到什么境界会有气感?接下来慢慢了解吧……  如何选择?  中老年人初学气功时,应选择对保障健康有利,以及容易掌握的功法。其原则如下:  1)根据自身的体质条件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适合修炼的功法也不一样。如阴虚者以练静功为主,阳虚者,则多练动功。  2)根据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如体胖者
期刊
我们知道,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入入静状态,人在与外界交往时所获得的信息,约有80% 是通过视觉通道传向大脑,所以要想有效地入静,通过闭眼来阻断这部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练功时眼睛的睁与闭也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变化。例如,对于一个现场向气功教师学习具体动作的初学者,必须睁眼才行,而在自己练功时就需闭眼。初学者自己练功时,为使动作准确,也需经常睁眼或对着镜子来不断地校正
期刊
气感是指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分时会产生的热、麻或痒等感觉。包括下述生理反应:  1)当深度放松时,微血管的微循环旺盛起来时的各种感觉,多数是暖,如果还有麻痒的话,这就是所谓的“气到指尖”。  2)呼吸深长,血气旺盛,肢体大脑得到充足供血供氧时的精神爽利感觉。  3)尝试用意识去影响不容易控制的部位时的感觉(内脏之类的不随意肌),再配合设想和呼吸,因而刺激到一些平时很少运动的位置以至内脏器官,
期刊
音乐不仅能愉悦心情,还能改善心智。据英国“BBC”网站近期报道,美国研究人员表示,学习唱歌或演奏乐器有助于弱势儿童提高阅读能力。该研究由美国西北大学的尼娜·克劳斯博士率研究团队完成。此前克劳斯博士曾研究发现,学习音乐可增强神经功能,进而改善孩子们课堂学习时的记忆力和专注力,不过之前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富裕家庭子女。  在新研究中,她将研究对象范围扩展到贫困家庭儿童。克劳斯博士发现,每周定期上5小时以上
期刊
气功是指一类特定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如果气功研究能独立成为一门学科,那么,气功学则主要是研究气功锻炼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对提高人的智力,影响人的心理功能等方面。  而所谓“特异功能”,源自于心灵学即心灵研究,又称“超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研究所有超常现象即现代科学知识所无法圆满解释的生物现象的学科。在我国,这类超常现象,通常被称为“特异功能”。心灵学的主要观点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潜在的能力,它可
期刊
练气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意识进入到气功态——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这是一种既不同于清醒,也不同于睡眠的特殊意识状态。虽然练功入静和睡眠都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但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心理生理的调整,后者则是自然的生理的调节。睡眠时大脑皮质经常有一些兴奋很活跃,表现为梦境。有时我们做完恶梦、怪梦后醒来,会感到比未睡时还疲劳;而人体处于气功态时,不仅会感到心情格外舒畅,身体非常舒适,而且这种良好的精神
期刊
简单来说,气功与太极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练习太极拳的人们以气功为基本功练习,而练习气功者则会借鉴太极拳的一些方法要领。  相同处  从锻炼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与气功功法一致。从理论来讲,它们都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不同处  从形成原因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形成;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
期刊
初学气功的人往往不易入静,往往要借助一些其它的方法来帮助入静,如默念数字,调整呼吸等等。练功时听音乐也是方法之一,名为意守音乐法。练功时一般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这样,音乐不仅能发挥其固有的使心情轻松愉快、消除大脑皮层中的某些不良刺激和紧张情绪的作用,而且练功者通过欣赏音乐,使意识集中在音乐的节奏、曲调、旋律上,一念代万念,消除了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练气功时辅以适当的音乐是有益的。人们常常愿意选择
期刊
硬气功  多在中国武术中练习坐马及站桩时同时进行,主要使全身肌肉紧绷,以意识控制各组随意肌及半随意肌,气须要下沉到丹田部位(概念穴位),现代用语即是腹式呼吸,尽量拉下横隔膜,将腹肌最下部份绷紧,自己觉得身中之气到了丹田。  软气功  佛教之坐禅冥想,道家之养生功(及现代之柔软体操),皆属此类。不需要紧绷肌肉。将心念注意在深长呼吸上,使之无旁念。慢式太极拳路及中国武术南拳门派咏春,最初入门练习之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