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遗文化的探究与传承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的民族,在自身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本民族独特的蜡染文化,以高雅脱俗、美观大方的图案被世人赞扬。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但是在新科学文化的冲击下,蜡染的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的探索被世人渐渐遗忘,从挖掘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的角度,致力于布依族蜡染的文化内涵、技艺的探究,使布依族的蜡染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蜡染;文化内涵;传承
  蜡染是一种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就有文字记载。蜡染素有“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之称,贵州的蜡染以安顺地区最为著名,被称为“蜡染之乡”。安顺蜡染图案高雅脱俗,美观大方,各种图案纹样都具有一定代表意义,有一定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贵州高原古朴趣味,一般以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为多。布依族蜡染历史悠久,蜡染与布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布依族妇女智慧的结晶,彰显布依族历史变迁的文化脉络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一、蜡染的表现形式
  蜡染可以分为蜡画和蜡染两种形式。蜡画是用铜刀醮加热了的蜂蜡,在白布上凭手画出各种图案,如花鸟鱼虫、山川河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然后绘制蜡画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填以各种颜色即成。蜡染是用蜡刀蘸蜂蜡在布上绘制图案后用蓝靛浸染,然后脱蜡,经过冲洗、煮沸、煮去蜡质、再漂洗后,布上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图案的表现形式主要来自于自然景象和远古图腾,有太阳纹、云雷纹、回纹、铜鼓纹,旋纹、三角形、还有“V”形图案等,布局讲究对称性和连续性,古朴典雅。蜡染布料常用作衣服、围裙、床单、背扇、头巾、桌布等各种生活用品。总之,安顺蜡染的形式多种多样,应用广泛,制作手法复杂有序,是安顺地区传统手工艺品的典型代表之一。
  二、蜡染的文化内涵
  (一)对历史和故土的回忆
  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国家,同时贵州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的地方,每个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各族人民对于本民族的各种传统文化都更加热爱。布依族人民仅有属于他们的语言,而并没有文字,所以本民族的很多古老的传统文化都很难完整的记录下来,多以长辈的口传为主。而手工传统的工艺蜡染就记载着他们的历史,他们通过自己巧妙的双手绘制出山川河流、家园与历史的变迁。布依族人民的记录方法并不是简单地对自然和生活的描摹,而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把生活、自然与历史的变迁用各种独特的纹样表现出来。图案既简洁又大方、雅致,其中螺旋纹和冰裂纹是安顺蜡染的代表纹样之一。
  布依族人衣服上的蜡染图案多以螺旋纹为主,一般有七个相连的螺旋纹组合而成。中间的螺旋纹代表着族群里地位最高的大宗,围绕中间螺旋纹的6个螺旋纹象征着族里的小宗,大宗类似于现在一个大家族的长子的位置,七个圆形间都有着联系,这代表着这个村落或是家与族家的联系。在几个大圆的外围有着高高低低的三角形,在村寨的显赫之处,代表着“堡塔’,呈三角形表示他的位置在山上,也就是在每个寨子的高险之处都会修造的建筑,用于当时抵御外来侵略者。连接着这些堡垒的弯弯曲曲的纹样是水纹,象征着整个村落的护城河,保护着这里的人民安全;整幅蜡染作品的左右两端的纹样成“V”形,是家的象征,由很多的“V”形连续地向外拓展,代表着各家的子孙后代将不断地向外繁衍、家族在不断地壮大。如图1,就是布依族蜡染衣袖上最具有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的代表 。冰裂纹的形成是在浸染的过程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 使布面出现如冰面碎裂般的“冰纹”,尤具魅力,是一种偶然产生的肌理效果。但经人们的巧妙利用,这种偶发性的效果具有了非凡的审美价值。不同的纹样在不同的蜡染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布依族人对长辈的尊重和对祖先的崇拜。
  (二)对族群的信仰和图腾崇拜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图腾崇拜,布依族人民也不除外,他们除了有宗教信仰和自然的崇拜外,还有对牛的崇拜。每年农历的四月八这一天是“牛王节”,他们把牛的灵魂视为善神,希望它保护全家的安全和后代子孙的幸福,在这一天人们还会给牛洗澡,用嫩草包糯米饭给牛吃,让牛休息,显示出对耕牛的爱护,杀鸡敬“牛王”,等等。为了表示他们对牛的崇敬之情,布依族人民将现实生活中牛的形象抽象化地表现在蜡染图案中。(图2 ) 还有具有代表性的鱼纹,鱼纹的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的陶器、瓷器、玉器上都有出现过鱼纹。由于鱼腹中多子,因此,鱼纹从原始时期至今都是生育的象征,布依族人民对鱼的崇拜也就是对鱼的生育能力的崇拜。而今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鱼纹也逐渐成了吉祥的象征,鱼纹和莲纹绘制在一起象征“年年有余”“多子多福”等(图3)。 而布依族人民对鱼纹却保留了最原始的意识,在布依族民歌中也常有出现有关的信息,在布依族的祭祀过程中,鱼是必须有的供品,这样是为了祈求子孙繁衍。在蜡染图案中出现很多肥硕的鱼纹,还有很多小鱼、鱼子等等,把它们与莲花、牡丹等抽象地表现在一幅作品中,象征着“富贵”等,这些都透露出远古生育崇拜的信息。
  (三)“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
  蜡染创作饱含了布依族妇女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朴实的感情色彩,每一件作品都是布依族妇女发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的显露,并不是直接对自然的描摹,而是有主观想象的加工而成。蜡染作为布依族人民演绎天地万物、记录历史和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被布依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其创作的主題、造型及色彩是建立在本民族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民俗活动等的基础上的。布依族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创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图案。由于现在社会发达,各民族间的交往密切,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蜡染已不再是由简单的几何纹样组合而成,受当代人物画的影响,蜡染作品也由从前的抽 象化、符号化逐渐走向具象,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归纳与总结,形成独特的蜡染文化。现在的蜡染文化蕴涵着很多的现代元素,正在逐步地走向现代化市场,被广泛地使用在现代的各种设计之中,特别在服装中使用最为频繁,作为一种时尚被世人所喜爱。   三、关于蜡染文化传承的思考
  对蜡染技艺的传承,除了工艺本身之外,传承的更是布依族人民自己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布依族蜡染是布依族人的生活、生产、历史和情感场景的表现,按照自然的变化规律和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简体、夸张、变形而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灵符号,这些心灵符号绘制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理想化的完形图案,描绘出布依族生活的文化魅力。各种图案将人们的心灵连续在一起,架起一座座布依族人民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领域中的人从不同意识中联结起来。布依族人民无处不在向世人昭示:“我们是布依族人,我们来自大山,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有自己獨特灿烂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文化魅力渲染下,布依族妇女才尽其心地去绘制、去染、去展示他们的内心情怀。但是蜡染传统工艺是一种特殊的山区文化,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科技的文化冲击下,这种古老的山区文化正在被逐渐吞没,人们渐渐遗忘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它需要更多人的传承和发展,使蜡染走出大山、走出贵州、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为更多的人所认识、所喜爱。
  四、 结语
  “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异质文化的营养,异质文化的融合会产生强大的新的生命力,单一的文化封闭式发展则会导致文化的萎缩乃至衰退,所以,开发、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发展必须以传承为前提。”一幅绘画作品看的不仅仅是它外在的形式美,而且还要深层次地去挖掘作品内在的美,所以人们都常说绘画要有内涵,绘画者要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文化是艺术品的灵魂,蜡染也是如此,要把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启示,把布依族的文化绘制到蜡染中去。贵州安顺蜡染文化自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现在的信息科技时代里,各种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蜡染文化的传承问题也岌岌可危。而只有自身文化得到保存,使普通民众得以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提高自我传承和保护的能力,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动布依族蜡染工艺、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蒋晓昀.美术视野下安顺蜡染的传承和发展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03).
  [2]高扬,曾庆凤.装饰画[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
  [3]李丹,马兰.平面构成[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涂天丽,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理论研究。
  罗楠,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研究方向:传统装饰艺术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李婧,女,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张厉,女,毕业于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職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康淑琴,女,毕业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刘静,女,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博士在读,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于体育运动的大力扶持和全民运动的积极倡导,各地对体育场馆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逐渐走出了传统理念中只注重结构造型的误区,他们更为重视体育场馆地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通过对体育场馆所用地面材料的发展回顾,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者逐渐走出了传统只注重结构造型的误区,更为重视体育场馆地面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对体育馆用地面材料的特性要求及应用进行了分析,提
期刊
作者简介:  徐雯菲,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品牌与广告设计。  李盈光,山东藝术学院设计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室内环境设计。
期刊
摘 要:阐述观光农业的概念、特点与当代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结合实际开发项目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模式进行探讨,强调观光农业应该形成具有园林景观特点的农业综合产业。  关键词:观光农业;规划思路;农业景观;设计构思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随之提高,追求高品质的健康生活成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新兴的生态绿色生活模式促使传统的农林牧副渔产业中分离出了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产
期刊
作者简介:  吴耀,硕士,产品设计工艺美术师,2014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dot award 2014 honourable mention),現任温州商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产品设计系教师,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设计中心专家,温州市委统一战线智库专家组成员。此前先后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工业设计银奖、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等奖项。
期刊
摘 要: 城市文化是城市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城市的文化形象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城市景观是城市面貌的组成部分,它的变迁与趋同是城市文化形象趋同最直接的外在表现,研究城市景观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城市文化趋同的原因,重塑城市个性,重拾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  关键字:城市文化;城市文化趋同;城市景观变迁  人类社会之所以得以延续,在于人类文化的传承,城市也是如此。全球化背景下
期刊
摘 要:东兰县是珠江-西江经济带重点扶贫县,在现有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对东兰县永模村乡村旅游提出“绿色扶贫”概念,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将东兰县永模村现有乡村旅游绿色扶贫现状及乡村旅游绿色扶贫资源进行系统的SWOT分析。同时,提出乡村旅游绿色扶贫“绿色开发、绿色发展、绿色保护”的“三步走”的对策,并得出结论:只有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最佳出路。希冀为永模村乡村旅游扶贫及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借
期刊
摘 要: 打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除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之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文化也是必不可缺的,因其是彰显城市内涵以及居民生活水品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装饰艺术特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有利于凸显城市个性,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喀什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为了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喀什城市的容貌及文化,在城市装饰艺术设计方面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更为突出
期刊
摘 要: 利用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进行展览信息化变革,不仅可以让观众多维度地欣赏作品,还可以以互动形式参与其中,甚至和艺术家直接沟通,与无数陌生人不受时空限制的探讨作品,从而成就艺术展览新高度。艺术作品在艺术展馆展出状态下如何搭乘信息化高速列车,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给展览生态注入新鲜的活力,是人们探索的重点。如今有四个方面的尝试,即移动终端的多样化开发,应用近场技术进行信息推送,赋予作品统一的移动互联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城市建设广场的热潮也纷纷涌现。城市创造了广场,就要维持广场的生命,使其存在得更永久,而不同类型的广场建设也能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二者相互影响。从广场周边多样性对于其发展的重要影响入手,列举南京各社区广场、城市广场、综合型娱乐广场对于南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表明二者共生存的状态。  关键词:南京;广场;共存性  一、引言  在城市迅速更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