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与管理上,要注重展示型与普及型相结合、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用平等的原则对待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艺术社团活动要与艺术公选课的课程建设相结合。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现状及意义的分析提出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艺术社团建设;大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426-1
一、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状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如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大学生社团尤其是艺术社团发展与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但除了一些重点高校的重点艺术团体,如浙江大学黑白剧社、北京大学青年摄影协会、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南京大学女子合唱团等,一般院校的艺术社团建设还带有很浓的“门面”色彩,即把经费和建设重点放在可以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大型展示类艺术社团上。所以,大学生艺术类社团虽然名目繁多、数量不少,但能用先进的文化、优秀的作品引导感染大学生,真正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微乎其微。
二、大学生艺术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大学艺术教育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关系到高等院校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大学生艺术社团促进大学生成长
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或其他一些艺术创造过程,表达同学们内心的感受,交流相互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语言已经次要,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学生们交流的主要手段,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在社团中的地位。无论是肢体形象(舞蹈)、视觉形象(美术)还是听觉形象(音乐),这种非语言的形象本身即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强调团队训练,增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创造性体验与审美体验提升大学生审美品味。
(二)大学生社团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补充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贯彻,各高校日益重视艺术课程建设,开设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如“美术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并记入学分。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有既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课堂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1.教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艺术类课程尤其是非专业的公选课,采取的授课形式大多为课堂讲解、演示,教师讲学生听,较少艺术实践操作活动。而艺术社团则是不同专业不年级的学生自发通过实践摸索提高自己的某类艺术能力,其中有的有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我教育,即高水平指导低水平,学长指导学弟、学妹。
2.大学生艺术社团提供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平台
在教育内容上,艺术公选课和艺术社团都“必须考虑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艺术类公选课程目前的状态多是就某种艺术门类给学生作常识性的介绍,大学生普遍感觉到,对课程刚开始认识,就要结束了。而艺术社团活动可以本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就某一专门艺术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3.大学生艺术社团弥补了艺术课程功利性较强的不足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下,有部分学生选艺术类公选课,绝大多数还是因为此类课程的学分比较好拿。而参加艺术社团,却几乎是完全出自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哪怕利用自已课余,挤出时间活动。
三、完善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的策略
完善大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大学校园人文、文化精神缺失的问题,不仅使其成为展示学生才艺的秀场,更要赋予其弥补基础艺术和素质教育薄弱环节的重要意义。
(一)平等的对待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高校中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主力多为团委系统中的“大学生艺术团”,其主要任务也很明确,就是代表学校参与各级各类高校艺术比赛,为校争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高校竞相投入大量经费,着力打造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艺术团队。
(二)大学生艺术社团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最具发展性的群体,其健康成长与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社会给予青年的条件和机会,还依赖于反映大学生自身价值与追求的校园文化所能给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影响。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艺术社团不仅要担当校园艺术形象代言人的角色,还要承担起提升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责任。
(三)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与艺术公选课课程建设相结合
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各高校相当多的艺术社团,由于划归团委或学生工作系统管理,因此配备的指导教师多为一些行政管理教师,这些老师对于社团的指导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或力不从心。
四、结语
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我们要以艺术社团活动管理为契入点,切实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对民办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02).
[2]李欣欣,王庆,何佳.高等院校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
张丽娜,女,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艺术社团建设;大学生;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426-1
一、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现状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有艺术特长或艺术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建的学生团体。如合唱队、舞蹈队、管乐队、摄影协会、书画协会等。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各大学生社团尤其是艺术社团发展与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但除了一些重点高校的重点艺术团体,如浙江大学黑白剧社、北京大学青年摄影协会、南京大学交响乐团、南京大学女子合唱团等,一般院校的艺术社团建设还带有很浓的“门面”色彩,即把经费和建设重点放在可以为学校增光添彩的大型展示类艺术社团上。所以,大学生艺术类社团虽然名目繁多、数量不少,但能用先进的文化、优秀的作品引导感染大学生,真正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微乎其微。
二、大学生艺术社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大学艺术教育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关系到高等院校较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大学生艺术社团促进大学生成长
艺术,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或其他一些艺术创造过程,表达同学们内心的感受,交流相互的情感。在此过程中,语言已经次要,各种艺术形式成为学生们交流的主要手段,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在社团中的地位。无论是肢体形象(舞蹈)、视觉形象(美术)还是听觉形象(音乐),这种非语言的形象本身即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强调团队训练,增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创造性体验与审美体验提升大学生审美品味。
(二)大学生社团对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补充
近年来,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贯彻,各高校日益重视艺术课程建设,开设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如“美术鉴赏”“书法”“影视鉴赏”等,并记入学分。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有既与艺术课教学相互联系,又具有与课堂教学相区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
1.教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艺术类课程尤其是非专业的公选课,采取的授课形式大多为课堂讲解、演示,教师讲学生听,较少艺术实践操作活动。而艺术社团则是不同专业不年级的学生自发通过实践摸索提高自己的某类艺术能力,其中有的有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是学生自我教育,即高水平指导低水平,学长指导学弟、学妹。
2.大学生艺术社团提供了综合实践能力的平台
在教育内容上,艺术公选课和艺术社团都“必须考虑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造,并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艺术类公选课程目前的状态多是就某种艺术门类给学生作常识性的介绍,大学生普遍感觉到,对课程刚开始认识,就要结束了。而艺术社团活动可以本着更为开放的心态,就某一专门艺术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和实践,
3.大学生艺术社团弥补了艺术课程功利性较强的不足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制下,有部分学生选艺术类公选课,绝大多数还是因为此类课程的学分比较好拿。而参加艺术社团,却几乎是完全出自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哪怕利用自已课余,挤出时间活动。
三、完善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的策略
完善大学生艺术类社团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大学校园人文、文化精神缺失的问题,不仅使其成为展示学生才艺的秀场,更要赋予其弥补基础艺术和素质教育薄弱环节的重要意义。
(一)平等的对待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高校中组织的各种艺术社团,主力多为团委系统中的“大学生艺术团”,其主要任务也很明确,就是代表学校参与各级各类高校艺术比赛,为校争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各高校竞相投入大量经费,着力打造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艺术团队。
(二)大学生艺术社团注重引导与指导相结合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最具发展性的群体,其健康成长与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社会给予青年的条件和机会,还依赖于反映大学生自身价值与追求的校园文化所能给予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影响。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艺术社团不仅要担当校园艺术形象代言人的角色,还要承担起提升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责任。
(三)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与艺术公选课课程建设相结合
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是高校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艺术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各高校相当多的艺术社团,由于划归团委或学生工作系统管理,因此配备的指导教师多为一些行政管理教师,这些老师对于社团的指导基本上可以说是有名无实或力不从心。
四、结语
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还存在重视提高而忽视普及,重视部分艺术特长学生的活动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参与。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我们要以艺术社团活动管理为契入点,切实提升高校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对民办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的思考[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02).
[2]李欣欣,王庆,何佳.高等院校社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简介:
张丽娜,女,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