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的最终环节,既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文章通过对文化消费内容和特征的研究,分析文化消费的影响因素,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品 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一、前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文化消费不仅将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消费的内容和特征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产品是指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主要用于交换的产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服务。具体包括书籍、杂志、多媒体产品、互动休闲软件、唱片、影视资料、时尚设计、艺术品和文物交易、表演、文化习俗传承、文化信息提供服务等。其特征有:
1、文化消费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文化产品的广泛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社会属性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消费的多样性。文化消费者的地域生活环境、文化素养、民族习惯、社会地位、年龄、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对文化产品的认知、选择和要求也不同。
2、文化消费具有层次性。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把人类的需求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整体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由低层向高层次逐步提升的。在人们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以物质消费为前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越高,文化产业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文化消费额需求量越大。
3、文化消费具有可选择性。文化消费是以对物质的消费为前提的,因此受到物质消费的影响和制约。当人们的物质消费得不到满足,对文化的消费就会降低;消费层次得到提升,文化消费就会有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对于大众文化和某些必需的文化,其价格相对稳定,其需求弹性也较小;对于高档的奢侈的文化产品,价格较高,消费弹性较大。
4、文化消费具有影响性。文化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世界的需要,因而文化产品也会对人产生深远影响。好的文化产品,如一本好书,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相反,庸俗的、落后的文化会对消费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
1、文化市场的供求矛盾。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是文化消费市场中存在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现象。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首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文化需求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其次,文化生产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文化生产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大批量的生产大众文化、庸俗文化,这势必会冲击和挤压高雅文化的消费。
2、文化产品消费场所少,价格相对较高。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但城市人口众多,人均文化产品消费量少;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可用于大规模消费的文化产品较少。这就产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以旅游产业为例,我国每年的游客人数在持续上生,但旅游景点的数量相对固定。其结果是各个景点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门票的垄断高价。
3、文化产品的内容缺乏创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产品开发的短期行为,盲目模仿当下流行的文化产品形式,产品趋同;或是不注重文化产品的创新,一味的依赖传统的技艺形式,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创意能力不足。其结果是生产出来的毫无特色的低附加值产品在消费市场上无人问津。
4、政府的引导宣传不到位,扶持工作欠缺,文化消费氛围营造不足。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多个行业,归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因此政府很难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这导致了文化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其次地方政府大多将资金投向见效快、回报率高的工业部门,对文化产业不重视,在社会中也没有营造文化消费的气氛。
四、建议
1、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决定消费,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合理引导各层次文化消费。
2、降低文化市场的准入,在文化市场中形成有效的竞争,鼓励文化生产商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从而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
3、丰富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化产品生产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需要生产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继续将文化产品向着更深、更丰富的方向推进。
4、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文化产品市场,运用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扩大文化产品的宣传,加大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资金;同时激发消费者的文化消费热情,引导消费者的兴趣爱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J2013(01).
[2]王志标.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 文化产品 文化消费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志码:A
一、前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分别达到1102元和165元,年均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0.9和2.7个百分点。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对文化消费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文化消费不仅将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扩大内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消费的内容和特征
文化消费是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产品是指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主要用于交换的产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服务。具体包括书籍、杂志、多媒体产品、互动休闲软件、唱片、影视资料、时尚设计、艺术品和文物交易、表演、文化习俗传承、文化信息提供服务等。其特征有:
1、文化消费的内容具有多样性。文化产品的广泛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社会属性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消费的多样性。文化消费者的地域生活环境、文化素养、民族习惯、社会地位、年龄、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对文化产品的认知、选择和要求也不同。
2、文化消费具有层次性。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把人类的需求按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整体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由低层向高层次逐步提升的。在人们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以物质消费为前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越高,文化产业越发达;收入水平越高的人群,对文化消费额需求量越大。
3、文化消费具有可选择性。文化消费是以对物质的消费为前提的,因此受到物质消费的影响和制约。当人们的物质消费得不到满足,对文化的消费就会降低;消费层次得到提升,文化消费就会有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对于大众文化和某些必需的文化,其价格相对稳定,其需求弹性也较小;对于高档的奢侈的文化产品,价格较高,消费弹性较大。
4、文化消费具有影响性。文化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精神世界的需要,因而文化产品也会对人产生深远影响。好的文化产品,如一本好书,可以对消费者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相反,庸俗的、落后的文化会对消费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研究
1、文化市场的供求矛盾。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是文化消费市场中存在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现象。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复杂的。首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文化需求的结构比例不合理。其次,文化生产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导致文化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文化生产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大批量的生产大众文化、庸俗文化,这势必会冲击和挤压高雅文化的消费。
2、文化产品消费场所少,价格相对较高。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但城市人口众多,人均文化产品消费量少;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可用于大规模消费的文化产品较少。这就产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以旅游产业为例,我国每年的游客人数在持续上生,但旅游景点的数量相对固定。其结果是各个景点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门票的垄断高价。
3、文化产品的内容缺乏创意。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文化产品开发的短期行为,盲目模仿当下流行的文化产品形式,产品趋同;或是不注重文化产品的创新,一味的依赖传统的技艺形式,缺乏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手段,创意能力不足。其结果是生产出来的毫无特色的低附加值产品在消费市场上无人问津。
4、政府的引导宣传不到位,扶持工作欠缺,文化消费氛围营造不足。在我国,由于文化产业涉及多个行业,归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因此政府很难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这导致了文化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其次地方政府大多将资金投向见效快、回报率高的工业部门,对文化产业不重视,在社会中也没有营造文化消费的气氛。
四、建议
1、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收入决定消费,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缩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合理引导各层次文化消费。
2、降低文化市场的准入,在文化市场中形成有效的竞争,鼓励文化生产商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从而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
3、丰富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化产品生产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需要生产者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继续将文化产品向着更深、更丰富的方向推进。
4、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文化产品市场,运用税收政策、价格杠杆等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扩大文化产品的宣传,加大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文化产品的投入,吸引更多的社会企业资金;同时激发消费者的文化消费热情,引导消费者的兴趣爱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J2013(01).
[2]王志标.文化产业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