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现状决定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各方面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科学发展观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建设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综合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
首先,人的活动将日益表现出全面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将逐渐消失。人在各种劳动中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其次,人的体力将得到充分发展,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人从事操作和控制的技术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三,交往的普遍性使人们彼此在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不断丰富、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第四,个人将按自己个性活动来发展一切合理需要,并通过多层次中间环节展现的“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生产是为满足社会成员个人全面发展其自由个性之需要的产品生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意愿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与时间,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获得了自由。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了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定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体现和深层次追求和核心所在;其次,界定了全面发展的主体“人”,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所有中国人以及全人类,也包括以后的人;再次,界定了“全面”的内涵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全方位的发展 ;最后,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指出要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制约
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不足,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剥削现象还在一定领域存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限制了很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体力、智力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发展受到限制。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确实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效应,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的发展具有负面效应。最突出的是,由于对利益无止境的追求,有可能使一些人产生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甚至造成了人的异化,导致人们的精神空虚,能力畸形化、片面化,并由此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限制。
中国封建专制传统影响较大,民主法制传统较少。“人治”社会的诸多特点不同程度地残存于现实中。目前,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民主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不太健全,法制建设也不完善,这必然会限制人的主体性、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四)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有保守倾向。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中西文化急剧碰撞的时期,因而,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中就反映着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对抗和冲突。虽然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先进思想构筑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但也不能否认,封建社会小农意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条件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
(五)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投入偏低,还存在着较大的低素质人口群,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学校教育无论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教育质量还是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高校教育,也存在着功利化越来越强的倾向。这些也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六)劳动依然只是谋生的手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式分工仍然存在着,人们为了谋生不得不长期违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服从社会的分工,人在其劳动成果中难以看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能力。并且,城乡居民、不同地域的人在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另外,由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一些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剥削现象,劳动异化现象也必然存在。
(七)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耕地、水、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的国家,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加剧,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加快生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其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前提。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面对的挑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们要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二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四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的统一,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使国民既有科学知识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五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进文化创新,创造精神生产所必需的独立思想和自由宽松的良好环境。六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努力激发人们的高层次需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又依赖于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具体来说,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处理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三是要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 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四是应着重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风尚,使大家都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休戚相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五)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四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五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作者:彭坚,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敖琴,硕士,江西蓝天学院思政部专任教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谭培文.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二难解读.学术研究,2003年,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李高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湖湘论坛.2007,12.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科学发展观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认识。本文拟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新时期人的全面发展的建设途径。
一、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综合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
首先,人的活动将日益表现出全面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将逐渐消失。人在各种劳动中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其次,人的体力将得到充分发展,人的智力得到充分开发,人从事操作和控制的技术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三,交往的普遍性使人们彼此在心理、情感、信息等方面得到交流,能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从而不断丰富、充实、完善和发展自己。
第四,个人将按自己个性活动来发展一切合理需要,并通过多层次中间环节展现的“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生产是为满足社会成员个人全面发展其自由个性之需要的产品生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和意愿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与时间,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获得了自由。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了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首先,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定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体现和深层次追求和核心所在;其次,界定了全面发展的主体“人”,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所有中国人以及全人类,也包括以后的人;再次,界定了“全面”的内涵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全方位的发展 ;最后,明确了人的全面发展是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统一、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指出要加快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制约
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不足,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但剥削现象还在一定领域存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限制了很多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体力、智力和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发展受到限制。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市场经济确实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效应,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人的发展具有负面效应。最突出的是,由于对利益无止境的追求,有可能使一些人产生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甚至造成了人的异化,导致人们的精神空虚,能力畸形化、片面化,并由此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三)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限制。
中国封建专制传统影响较大,民主法制传统较少。“人治”社会的诸多特点不同程度地残存于现实中。目前,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民主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不太健全,法制建设也不完善,这必然会限制人的主体性、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四)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有保守倾向。
当前,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存,中西文化急剧碰撞的时期,因而,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中就反映着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对抗和冲突。虽然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先进思想构筑全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但也不能否认,封建社会小农意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条件还没有完全培育起来。
(五)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整体教育水平不高,教育投入偏低,还存在着较大的低素质人口群,文盲、半文盲数量较大。学校教育无论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体制、教育质量还是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高校教育,也存在着功利化越来越强的倾向。这些也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
(六)劳动依然只是谋生的手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旧式分工仍然存在着,人们为了谋生不得不长期违背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服从社会的分工,人在其劳动成果中难以看到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能力。并且,城乡居民、不同地域的人在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方面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另外,由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一些企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剥削现象,劳动异化现象也必然存在。
(七)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耕地、水、矿产、森林和能源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的国家,人与自然的矛盾正在加剧,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加快生产力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展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其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前提。二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面对的挑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我们要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二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四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主意识与法制意识的统一,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使国民既有科学知识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五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进文化创新,创造精神生产所必需的独立思想和自由宽松的良好环境。六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努力激发人们的高层次需求,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
(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又依赖于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具体来说,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处理生态文明建设,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二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三是要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 促进节约能源和污染物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四是应着重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的风尚,使大家都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休戚相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五)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四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五是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和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作者:彭坚,硕士,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师;敖琴,硕士,江西蓝天学院思政部专任教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谭培文.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的二难解读.学术研究,2003年,6.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李高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湖湘论坛.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