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名出身平凡、长相普通的女性,十几年来从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生意,可是暗地里她却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商人斗智斗勇,最后不仅拥有了近50亿的身家,也赢得了美国对手的尊敬——为了与她合作,精明的美国商人竟然不惜破费200万,送给她一辆悍马!她究竟是干什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传奇人生吧——
大胆!职场小女子抓住机遇狂赚千万
卢桦出生于广西桂平市中沙镇农村。1986年,她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外贸局上班。她身高不到1.6米,相貌也不出众,当时单位里美女众多,她似乎成了一个例外。
1988年10月,卢桦负责服务广州交易会上的一个外商展区,只见一位名叫Noah的美国客商举着牌子收购蛇毒,500克竟然标价300万元!要知道,那时即便像卢桦这样的“高级白领”,月薪也就几百元,因此她惊讶地用英语问美国客商:“这东西怎么这么贵呢?”Noah打趣道:“你有吗?有多少我收多少!”
卢桦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蛇并不陌生,小时候在田间和山上常见,因此她觉得蛇毒(即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应该不难采集到。蛇毒昂贵的价格吸引了她,于是她在展会上留心观察,几天后,她刚好认识了一个前来展会上卖蛇毒的广西玉林老乡。他名叫陈生,是一个养蛇专业户,没啥文化,更不懂英语,她便给陈生与Noah当翻译,促成了两人的交易。
本来陈生与Noah完成交易后,就不再有卢桦什么事了,按现在的市场规划,陈生与Noah完全可以直接成为合作伙伴。可当时通讯工具落后,联系方式主要是写信,除了极少数富豪有“大哥大”外,一般人连电话都少有,即便是公用电话,在广州都要到邮局去排队等号才可使用。而陈生无法用英文写信,在乡下更不可能有电话,所以散会后Noah就再也无法与他取得联系,卢桦就聪明地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和英语能力,当起了中间商。
不久,卢桦向同事借钱凑了2万元定金,亲自送到广西玉林市的陈生家里,承诺长期收购他的蛇毒,然后再卖给Noah。由于蛇毒售价高达100克60万元,一年不到她就轻松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8万元!为了方便做蛇毒生意,她在单位里第一个用上了“大哥大”,还在广州买了房。这自然引起了别人的猜疑,后来她干脆辞掉工作,专心做起了蛇毒外贸。
就这样,卢桦初步搭建起了自己的生意框架:她先在广西乡下收购蛇毒,然后带到广州,经过交易会等形式卖给美国客商。开始,她不懂蛇毒的稀缺性,以为能像蜂蜜一样大量地采集。一次,她专门跑到玉林市陈生的毒蛇养殖场,向他发牢骚:“你能不能给我多提供些呀?几个月才这么一点点!”陈生听了大倒苦水:“大小姐,一条蛇每个月只能取毒一次,每次只有200毫克,采够100克的杯子需要500条蛇,我只养了200多条,也就是说采集一杯蛇毒最少得两个月!”
卢桦不信,非要进室内看工作人员如何采集蛇毒。陈生连忙劝阻:“真的非常危险!前不久我们这儿就有一个人被蛇咬死了,干我们这行,成天都要担惊受怕……”卢桦听了,摆摆手:“没事,我只是看看!”说罢,她大胆地走进养殖室,只见工作人员将蛇先放在工作台上,用一只手提住蛇颈,另一只手将一个玻璃器皿送入蛇口,让蛇咬住玻璃器皿口壁后,毒液就流了出来。采集毒液时,蛇缠来绕去,确实很恐怖。陈生告诉她,像金环蛇、银环蛇等,虽然咬人就像蚊子叮一样,不是很痛,可是一旦被咬,发现再快都已没什么用了,死亡率达到98%以上!
亲眼目睹蛇毒的稀缺性和危险性后,卢桦心里着实难以平静,这时她才明白美国人为什么愿意出那么高的价钱收购。她对陈生说:“你放心地干吧,我保证你有多少,就帮你卖多少,有钱大家一起赚!”陈生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卢桦靠当中间商,挣到了980多万元!
魄力!神秘制定行业“潜规则”
然而,到了1999年,国家对蛇毒的出口有了严格的限制,蛇毒不再归类于“农产品”,而是属于特殊商品,手续变得异常繁杂起来。卢桦每年卖给美国客商的蛇毒少了很多,钱自然没有过去那么好赚了。不久,她特意去了趟美国考察市场,发现蛇毒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癌、止血镇痛、降血压、科学研究等,而且还能被加工成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利润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
回国后,卢桦心有不甘,觉得祖国的“稀缺资源”如此出口,太低廉了,利润大部分都给美国人占了。了解到蛇毒的种种用处后,她不禁心动:如果自己也能深加工,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可她对蛇毒加工技术一无所知,于是,她琢磨出了一个办法——以出口有限制为由,一次次地减少供应,然后提出与美国客商合作办厂。
没想到美国客商根本就不同意,而且识破了卢桦的计谋。2001年秋,在广交会上,Noah面对她的“威胁”,傲慢地说:“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你的蛇毒根本就没有用!再说了,中国马上就加入WTO了,以后我们来中国做生意更方便,现在的信息又越来越发达,没有你,我同样能从别人手中买到蛇毒!”几句话说得卢桦无言以对。
第一次与美国客商交锋,就败下阵来,卢桦觉得自己好没面子。但她不愿意就此妥协,没多久,她进一步向Noah减少了蛇毒供应量,并发誓:一定要让美国客商上门来找我!
卢桦之所以这么坚定,是因为她精心制定了一个“降服”美国客商的计划。当时她发现了蛇毒行业的一个秘密: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印度、泰国以及越南等少数国家人工养殖毒蛇,而从中采集蛇毒的都在中国;蛇毒量少,采蛇毒的人也少,如果能和采蛇毒的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垄断”蛇毒资源,她便有了和美国人谈判的资本。因此,她决定秘密制定一个交易规则,即与取蛇毒的人达成协议,蛇毒价格、卖到哪里、在哪交易都不能向外人透露。
卢桦真的能如愿以偿吗?2001年冬,卢桦得知有个名叫杨延建的小收购商取蛇毒很厉害,便找上门去说:“你手上有多少货?我全要了。”由于她给的价格不菲,杨延建十分高兴,全卖给了她。听说杨延建只在省内做,她又建议他到外地去收购,并称只要质量达标,能收多少她就要多少。但是,她提出了一个必须遵守的条件:“我从你手上收购蛇毒的价格,你不能告诉别人;你把蛇毒卖给了我,也不能告诉别人。”杨延建一听,大喜过望,因为遵守这个规定,他就可以做起独门生意,而且在发展“下线”时,他同样可以如法炮制。就这样,每一次蛇毒交易都是由收购商向供应商下达指令,这种单线联系的交易方法,使得蛇毒市场变得异常神秘,也成了蛇毒行业里的“潜规则”。
卢桦通过这种方式,用了三年时间发展了数十名取蛇毒的人,逐渐控制了大量蛇毒资源,并把蛇毒的交易方式神秘化,从而切断了美国客商从别的地方收购蛇毒的念想。即便是现在,很多养蛇人都不知道蛇毒市场在哪里,更不用说外行人了。许多养蛇户只知道蛇毒能卖出高价钱,但具体是什么价,最后的买主是谁,他们都不清楚。毫无疑问,这种状况与卢桦制定的特殊交易规则密不可分。
2004年底,在“垄断”了蛇毒资源后,卢桦第二次跟美国客商谈判:“从明年起,我的蛇毒不卖给你了!”Noah惊讶而急切地问道:“为什么?”她说:“我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建一个药厂,把蛇毒变成产品。”Noah当时不屑地说:“你又在威胁我!”她认真地回了一句:“我是说真的,除非你们跟我合作办厂!”
美国客商照样不买账,而卢桦真的停止了蛇毒供应,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这时的她在蛇毒行业已奠定了“大姐大”的地位,很多地方的蛇毒最终都到了她的手里,她家里收藏了400多公斤蛇毒,当时价值高达40多亿元。由于蛇毒用瓶瓶罐罐装着,放在家里的几个冰柜里,外人根本不知道那些都是无价之宝。
可卢桦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她差点精神崩溃。2005年,她在家乡建了幢别墅,然后又开办了两个厂。这让邻居们纷纷猜测:从没见过她做什么大生意,哪来这么多钱?难道她在搞白粉?后来谣言传得越来越逼真,可为了不破坏自己制定的行业“潜规则”,卢桦又不便解释。
接下来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从2006年年初起,卢桦就感觉每天出去都有人在跟踪自己,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
自己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为什么会被人跟踪呢?莫非是有人盯上了家里的蛇毒?那又是谁呢?是曾跟她打过交道的收购商?还是美国人派过来的“间谍”?
2006年3月的一天,卢桦回家时走到一个巷子的拐弯处,猛然一回头,又发现身后有一个陌生男人在跟着她。见她发现了,那男的赶紧溜走了。后来她又发现了多次。2006年12月底,精神几近崩溃的她实在扛不住了,便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听说她家里存放的蛇毒价值高达几十亿元时,接待她的民警大吃一惊,亲自来到她家进行调查。在得到证实后,第二天,派出所就为她的蛇毒储藏室安装了监控设备,并与110报警系统联网。自那以后,她每次带蛇毒去广西医科大学做化验,都请公安人员“保驾护航”,而她被人跟踪长达1年之久的恐怖事情也再没有出现过。
聪明!智斗美国客商成为亿万富姐
这是一场漫长的较量,比的就是双方的耐心。到2007年初,卢桦已经两年没有出口蛇毒了,这两年里,她只收蛇毒,不卖蛇毒,经济上渐渐入不敷出,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卖一点蛇毒吧!你跟美国人过不去,但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啊!”卢桦虽然很着急,但是她很清楚,这时向美国客商妥协,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惟有坚持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007年8月,卢桦找到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提出跟他们合作用蛇毒生产药品。蛇毒研究所所长张学荣听后十分高兴:“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不少成果,你的蛇毒资源,结合我们掌握的一些技术,共同开发一定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卢桦又有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美国客商。因为她真正的目的是“声东击西”,引美国客商过来跟她合作——她知道,她与广西医科大学在资金方面都很有限,一起合作也只能小打小闹。可是,美国客商好像看穿了她似的,仍然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卢桦明白,不来点真家伙是征服不了美国人的。于是,2008年底,她竟真的在桂平市中沙工业区竞标了一块200多亩的土地,然后修建起厂房来。
这个“样子”确实做得有点大,而且是一次极大的冒险,差点让她倾家荡产、陷入绝境。为了竞标土地,她把自己其它的实业都卖了,可还是杯水车薪,她又想到了用蛇毒抵押向银行贷款。当时,经权威机构鉴定,她储藏的424公斤蛇毒,价值高达47亿多元。然而,得到大片土地、成立公司后,她的资金链很快面临断裂,到了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
许多人都劝她卖点蛇毒应急,卢桦却顽固到底:“不卖,一点都不能卖!否则我们就制约不了美国人!”她觉得,谁顶住了,谁就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渡过这个难关,她开始四处举债过日子,整整熬了将近一年。2009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终于用蛇毒研制出了治疗脑血栓和肿瘤的药品,并且拿到了生产批文。这让她十分高兴,因为即便美国人不合作,她也可以把药厂办起来。
这次,卢桦终于有了底气,她马上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美国客商。她清楚,用蛇毒生产艾滋病疫苗创造的价值更大,而广西医科大学还没有这个技术,如果能与美国人合作,她的事业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卢桦的这一招终于让美国客商低下了高傲的头颅。Noah接到她的电话后,起码有30秒时间没吭声,最后才说:“请容我们再想一想,你真是一个可怕的女人!”Noah的语气,明显妥协了,卢桦暗自窃喜。
几天后,卢桦就接到了Noah的来电,他说:“卢总,我想送一台车给你。你要什么车?”卢桦当时十分震惊,但很快知道了对方的意图,便笑而不语。Noah竟又替她做主:“还是送你一台比较特别的吧,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很特别,来一台悍马车怎样?悍马车是我们美国指挥官打仗时坐的车……”卢桦立即开心得哈哈大笑起来:“行啊,我就想要那种!”不久,Noah竟真的送来了一辆悍马!
原来,得知卢桦真的跟别人合作后,美国客商再也坐不住了,觉得她那么多蛇毒资源,如果用于生产普通药品,实在太“浪费”了,因为生产治疗艾滋病的疫苗,价值要翻几十倍。为了表示诚意,美国客商这才不得不决定免费送给卢桦一辆200多万元的悍马车。而卢桦经过10年与美国客商的“智斗”,终于大获全胜。
2010年,双方多次谈判后决定,卢桦用蛇毒和土地入股,美国商人出技术、资金,与广西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项目,共同成立制药公司,卢桦担任董事长。2011年,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规模庞大的朗田公司已基本建成,准备于2012年正式投入生产。让卢桦欣喜的是,目前虽然尚未正式生产,但她已经签定了8.4亿元的销售订单!
就这样,年仅40多岁的卢桦,成了全国最大的“蛇毒女王”,创造了近50亿元的财富。
卢桦的创业经历充满传奇,仔细解读其中的秘诀,我们不难发现,她的成功是必然的:比如她心细胆大,在工作中偶然发现了蛇毒的高利润,便大胆放手搏击;她善于钻研、眼光长远,秘密制定行业新规则、与美国客商“马拉松”式的较量等,都折射出她非同寻常的智慧与毅力……
(责编/陶仁友)
E-mail:[email protected]
大胆!职场小女子抓住机遇狂赚千万
卢桦出生于广西桂平市中沙镇农村。1986年,她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外贸局上班。她身高不到1.6米,相貌也不出众,当时单位里美女众多,她似乎成了一个例外。
1988年10月,卢桦负责服务广州交易会上的一个外商展区,只见一位名叫Noah的美国客商举着牌子收购蛇毒,500克竟然标价300万元!要知道,那时即便像卢桦这样的“高级白领”,月薪也就几百元,因此她惊讶地用英语问美国客商:“这东西怎么这么贵呢?”Noah打趣道:“你有吗?有多少我收多少!”
卢桦从小在农村长大,对蛇并不陌生,小时候在田间和山上常见,因此她觉得蛇毒(即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应该不难采集到。蛇毒昂贵的价格吸引了她,于是她在展会上留心观察,几天后,她刚好认识了一个前来展会上卖蛇毒的广西玉林老乡。他名叫陈生,是一个养蛇专业户,没啥文化,更不懂英语,她便给陈生与Noah当翻译,促成了两人的交易。
本来陈生与Noah完成交易后,就不再有卢桦什么事了,按现在的市场规划,陈生与Noah完全可以直接成为合作伙伴。可当时通讯工具落后,联系方式主要是写信,除了极少数富豪有“大哥大”外,一般人连电话都少有,即便是公用电话,在广州都要到邮局去排队等号才可使用。而陈生无法用英文写信,在乡下更不可能有电话,所以散会后Noah就再也无法与他取得联系,卢桦就聪明地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和英语能力,当起了中间商。
不久,卢桦向同事借钱凑了2万元定金,亲自送到广西玉林市的陈生家里,承诺长期收购他的蛇毒,然后再卖给Noah。由于蛇毒售价高达100克60万元,一年不到她就轻松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108万元!为了方便做蛇毒生意,她在单位里第一个用上了“大哥大”,还在广州买了房。这自然引起了别人的猜疑,后来她干脆辞掉工作,专心做起了蛇毒外贸。
就这样,卢桦初步搭建起了自己的生意框架:她先在广西乡下收购蛇毒,然后带到广州,经过交易会等形式卖给美国客商。开始,她不懂蛇毒的稀缺性,以为能像蜂蜜一样大量地采集。一次,她专门跑到玉林市陈生的毒蛇养殖场,向他发牢骚:“你能不能给我多提供些呀?几个月才这么一点点!”陈生听了大倒苦水:“大小姐,一条蛇每个月只能取毒一次,每次只有200毫克,采够100克的杯子需要500条蛇,我只养了200多条,也就是说采集一杯蛇毒最少得两个月!”
卢桦不信,非要进室内看工作人员如何采集蛇毒。陈生连忙劝阻:“真的非常危险!前不久我们这儿就有一个人被蛇咬死了,干我们这行,成天都要担惊受怕……”卢桦听了,摆摆手:“没事,我只是看看!”说罢,她大胆地走进养殖室,只见工作人员将蛇先放在工作台上,用一只手提住蛇颈,另一只手将一个玻璃器皿送入蛇口,让蛇咬住玻璃器皿口壁后,毒液就流了出来。采集毒液时,蛇缠来绕去,确实很恐怖。陈生告诉她,像金环蛇、银环蛇等,虽然咬人就像蚊子叮一样,不是很痛,可是一旦被咬,发现再快都已没什么用了,死亡率达到98%以上!
亲眼目睹蛇毒的稀缺性和危险性后,卢桦心里着实难以平静,这时她才明白美国人为什么愿意出那么高的价钱收购。她对陈生说:“你放心地干吧,我保证你有多少,就帮你卖多少,有钱大家一起赚!”陈生连连点头:“那是,那是。”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卢桦靠当中间商,挣到了980多万元!
魄力!神秘制定行业“潜规则”
然而,到了1999年,国家对蛇毒的出口有了严格的限制,蛇毒不再归类于“农产品”,而是属于特殊商品,手续变得异常繁杂起来。卢桦每年卖给美国客商的蛇毒少了很多,钱自然没有过去那么好赚了。不久,她特意去了趟美国考察市场,发现蛇毒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癌、止血镇痛、降血压、科学研究等,而且还能被加工成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利润比过去增加了几十倍。
回国后,卢桦心有不甘,觉得祖国的“稀缺资源”如此出口,太低廉了,利润大部分都给美国人占了。了解到蛇毒的种种用处后,她不禁心动:如果自己也能深加工,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可她对蛇毒加工技术一无所知,于是,她琢磨出了一个办法——以出口有限制为由,一次次地减少供应,然后提出与美国客商合作办厂。
没想到美国客商根本就不同意,而且识破了卢桦的计谋。2001年秋,在广交会上,Noah面对她的“威胁”,傲慢地说:“没有我们的技术支持,你的蛇毒根本就没有用!再说了,中国马上就加入WTO了,以后我们来中国做生意更方便,现在的信息又越来越发达,没有你,我同样能从别人手中买到蛇毒!”几句话说得卢桦无言以对。
第一次与美国客商交锋,就败下阵来,卢桦觉得自己好没面子。但她不愿意就此妥协,没多久,她进一步向Noah减少了蛇毒供应量,并发誓:一定要让美国客商上门来找我!
卢桦之所以这么坚定,是因为她精心制定了一个“降服”美国客商的计划。当时她发现了蛇毒行业的一个秘密: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印度、泰国以及越南等少数国家人工养殖毒蛇,而从中采集蛇毒的都在中国;蛇毒量少,采蛇毒的人也少,如果能和采蛇毒的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垄断”蛇毒资源,她便有了和美国人谈判的资本。因此,她决定秘密制定一个交易规则,即与取蛇毒的人达成协议,蛇毒价格、卖到哪里、在哪交易都不能向外人透露。
卢桦真的能如愿以偿吗?2001年冬,卢桦得知有个名叫杨延建的小收购商取蛇毒很厉害,便找上门去说:“你手上有多少货?我全要了。”由于她给的价格不菲,杨延建十分高兴,全卖给了她。听说杨延建只在省内做,她又建议他到外地去收购,并称只要质量达标,能收多少她就要多少。但是,她提出了一个必须遵守的条件:“我从你手上收购蛇毒的价格,你不能告诉别人;你把蛇毒卖给了我,也不能告诉别人。”杨延建一听,大喜过望,因为遵守这个规定,他就可以做起独门生意,而且在发展“下线”时,他同样可以如法炮制。就这样,每一次蛇毒交易都是由收购商向供应商下达指令,这种单线联系的交易方法,使得蛇毒市场变得异常神秘,也成了蛇毒行业里的“潜规则”。
卢桦通过这种方式,用了三年时间发展了数十名取蛇毒的人,逐渐控制了大量蛇毒资源,并把蛇毒的交易方式神秘化,从而切断了美国客商从别的地方收购蛇毒的念想。即便是现在,很多养蛇人都不知道蛇毒市场在哪里,更不用说外行人了。许多养蛇户只知道蛇毒能卖出高价钱,但具体是什么价,最后的买主是谁,他们都不清楚。毫无疑问,这种状况与卢桦制定的特殊交易规则密不可分。
2004年底,在“垄断”了蛇毒资源后,卢桦第二次跟美国客商谈判:“从明年起,我的蛇毒不卖给你了!”Noah惊讶而急切地问道:“为什么?”她说:“我可以在自己的国家建一个药厂,把蛇毒变成产品。”Noah当时不屑地说:“你又在威胁我!”她认真地回了一句:“我是说真的,除非你们跟我合作办厂!”
美国客商照样不买账,而卢桦真的停止了蛇毒供应,双方就这样僵持着。这时的她在蛇毒行业已奠定了“大姐大”的地位,很多地方的蛇毒最终都到了她的手里,她家里收藏了400多公斤蛇毒,当时价值高达40多亿元。由于蛇毒用瓶瓶罐罐装着,放在家里的几个冰柜里,外人根本不知道那些都是无价之宝。
可卢桦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里,她差点精神崩溃。2005年,她在家乡建了幢别墅,然后又开办了两个厂。这让邻居们纷纷猜测:从没见过她做什么大生意,哪来这么多钱?难道她在搞白粉?后来谣言传得越来越逼真,可为了不破坏自己制定的行业“潜规则”,卢桦又不便解释。
接下来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从2006年年初起,卢桦就感觉每天出去都有人在跟踪自己,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
自己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为什么会被人跟踪呢?莫非是有人盯上了家里的蛇毒?那又是谁呢?是曾跟她打过交道的收购商?还是美国人派过来的“间谍”?
2006年3月的一天,卢桦回家时走到一个巷子的拐弯处,猛然一回头,又发现身后有一个陌生男人在跟着她。见她发现了,那男的赶紧溜走了。后来她又发现了多次。2006年12月底,精神几近崩溃的她实在扛不住了,便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听说她家里存放的蛇毒价值高达几十亿元时,接待她的民警大吃一惊,亲自来到她家进行调查。在得到证实后,第二天,派出所就为她的蛇毒储藏室安装了监控设备,并与110报警系统联网。自那以后,她每次带蛇毒去广西医科大学做化验,都请公安人员“保驾护航”,而她被人跟踪长达1年之久的恐怖事情也再没有出现过。
聪明!智斗美国客商成为亿万富姐
这是一场漫长的较量,比的就是双方的耐心。到2007年初,卢桦已经两年没有出口蛇毒了,这两年里,她只收蛇毒,不卖蛇毒,经济上渐渐入不敷出,家人和朋友都劝她:“卖一点蛇毒吧!你跟美国人过不去,但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啊!”卢桦虽然很着急,但是她很清楚,这时向美国客商妥协,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惟有坚持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007年8月,卢桦找到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提出跟他们合作用蛇毒生产药品。蛇毒研究所所长张学荣听后十分高兴:“我们已经研究出了不少成果,你的蛇毒资源,结合我们掌握的一些技术,共同开发一定能够成功!”
与此同时,卢桦又有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美国客商。因为她真正的目的是“声东击西”,引美国客商过来跟她合作——她知道,她与广西医科大学在资金方面都很有限,一起合作也只能小打小闹。可是,美国客商好像看穿了她似的,仍然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卢桦明白,不来点真家伙是征服不了美国人的。于是,2008年底,她竟真的在桂平市中沙工业区竞标了一块200多亩的土地,然后修建起厂房来。
这个“样子”确实做得有点大,而且是一次极大的冒险,差点让她倾家荡产、陷入绝境。为了竞标土地,她把自己其它的实业都卖了,可还是杯水车薪,她又想到了用蛇毒抵押向银行贷款。当时,经权威机构鉴定,她储藏的424公斤蛇毒,价值高达47亿多元。然而,得到大片土地、成立公司后,她的资金链很快面临断裂,到了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
许多人都劝她卖点蛇毒应急,卢桦却顽固到底:“不卖,一点都不能卖!否则我们就制约不了美国人!”她觉得,谁顶住了,谁就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了渡过这个难关,她开始四处举债过日子,整整熬了将近一年。2009年10月,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终于用蛇毒研制出了治疗脑血栓和肿瘤的药品,并且拿到了生产批文。这让她十分高兴,因为即便美国人不合作,她也可以把药厂办起来。
这次,卢桦终于有了底气,她马上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美国客商。她清楚,用蛇毒生产艾滋病疫苗创造的价值更大,而广西医科大学还没有这个技术,如果能与美国人合作,她的事业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卢桦的这一招终于让美国客商低下了高傲的头颅。Noah接到她的电话后,起码有30秒时间没吭声,最后才说:“请容我们再想一想,你真是一个可怕的女人!”Noah的语气,明显妥协了,卢桦暗自窃喜。
几天后,卢桦就接到了Noah的来电,他说:“卢总,我想送一台车给你。你要什么车?”卢桦当时十分震惊,但很快知道了对方的意图,便笑而不语。Noah竟又替她做主:“还是送你一台比较特别的吧,因为我们这个行业很特别,来一台悍马车怎样?悍马车是我们美国指挥官打仗时坐的车……”卢桦立即开心得哈哈大笑起来:“行啊,我就想要那种!”不久,Noah竟真的送来了一辆悍马!
原来,得知卢桦真的跟别人合作后,美国客商再也坐不住了,觉得她那么多蛇毒资源,如果用于生产普通药品,实在太“浪费”了,因为生产治疗艾滋病的疫苗,价值要翻几十倍。为了表示诚意,美国客商这才不得不决定免费送给卢桦一辆200多万元的悍马车。而卢桦经过10年与美国客商的“智斗”,终于大获全胜。
2010年,双方多次谈判后决定,卢桦用蛇毒和土地入股,美国商人出技术、资金,与广西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项目,共同成立制药公司,卢桦担任董事长。2011年,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规模庞大的朗田公司已基本建成,准备于2012年正式投入生产。让卢桦欣喜的是,目前虽然尚未正式生产,但她已经签定了8.4亿元的销售订单!
就这样,年仅40多岁的卢桦,成了全国最大的“蛇毒女王”,创造了近50亿元的财富。
卢桦的创业经历充满传奇,仔细解读其中的秘诀,我们不难发现,她的成功是必然的:比如她心细胆大,在工作中偶然发现了蛇毒的高利润,便大胆放手搏击;她善于钻研、眼光长远,秘密制定行业新规则、与美国客商“马拉松”式的较量等,都折射出她非同寻常的智慧与毅力……
(责编/陶仁友)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