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实验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软件工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国家对软件行业人才需求的增长,多数高校都设置了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满足软件行业的社会需求,面向应用、面向工程,培养从事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中、高级软件工程师,包括软件分析和设计人员、软件开发人员、软件集成和测试人员、软件维护人员、技术支持人员、软件项目策划和管理人员、系统架构师等。依据此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侧重于工程思想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要想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单单依靠独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在学校开设的一系列相关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去贯穿这一思想。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笔者在总结自己讲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1.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在讲述软件部分时,学生普遍感到难学难记,主要在于汇编语言指令丰富,编程复杂。在讲解的过程中,建议可以适当调整内容的讲解顺序。例如在介绍“指令系统”这一章时,可以先讲基本指令,如: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对于转移指令,可以分别调整到分支、循环程序设计章节介绍,串处理指令可以调整到循环程序设计章节介绍,中断指令可以调整到中断系统章节来介绍,而输入输出指令可以调整到输入/输出系统章节来介绍。这样不但学生不容易混淆,而且也在一定程序上对汇编指令的用途进行了分类总结,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起到辅助作用。在讲述硬件部分时,采用先综合后具体、重应用轻细节的方式。首先要介绍各种芯片的功能以及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介绍芯片的具体细节。在介绍芯片本身时,每个管脚的功能可以少讲,而芯片与其它功能部件如何配合、如何使用芯片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多讲。这样有助于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1)在汇编语言的讲授过程中,注意与先修课程的关联。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C语言,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与C语言进行对照来讲。例如PRT伪指令可以对照C语言的强制转换语句,LOOP指令可以对照C语言的DO WHILE语句。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另外,在程序设计章节的讲解过程中,也可以穿插介绍良好的编程风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2)在接口部分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例如在介绍8254定时计数器时,先演示一个使用8254和光电门配合计数的产品(属自主研发项目),然后再介绍芯片细节。这样不但让学生对芯片的外观和用途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促进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达到了科研项目与教学相结合的目的,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起到辅助的作用。或者也可以先演奏一段用汇编语言编写的通过控制微型机的扬声器发声的流程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然后再分析发声的原理,以及如何对芯片进行编程。
  (3)注意与英语的结合。例如在介绍微处理器的外部引脚时,引脚AEN扩展成“ADDRESS ENABLE”,即为地址允许信号;引脚DREQ也可扩展成“DMA REQUEST”,即为DMA请求信号。在讲解接口芯片引脚时也可用到此方法,如芯片8255A中,引脚IBF可扩展成“INPUT BUFFER FULL”,即输入缓冲器满;引脚INTQ可扩展成“INTERRUPT REQUEST”,即为中断请求;ACK引脚可以扩展成“ACKNOWLEDGE”,即为确认应答。由于本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大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授课方式,强调学生的英文水平,因此这一方法即可以强化记忆,又符合该专业的特点。
  3.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理论部分的讲解进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实验环节,不但能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按照循环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笔者把实验环节分为3个类型,即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
  (1)验证型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主要针对基本的汇编程序设计、以及8254定时计数器等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各种芯片的引脚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已提供的程序代码,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达到实验的要求。通过验证性实验,能够使学生对汇编语言以及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2)设计型实验。设计性实验主要针对本课程介绍的多个芯片进行组合,来完成一定功能。例如把中断控制器8259A芯片与并行芯片8255芯片相结合,动态的显示学生的学号。在设计和调试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型实验。此类实验,最好是从相关科研项目中抽取部分功能作为题目。在做实验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组长。各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合作,由组长进行整体协调。研究型实验使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结束语
  
  由于软件工程与其它计算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所以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调整课程的实验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软件开发、项目协作、项目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洪玫,李旭伟.关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方案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年8期:67-68.
  [2]张文国.关于提高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5期:49,51.
  [3]孙力娟等.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周玉庭,陈静,郝培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5):191-193.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08年奥运会女排前8强队伍自由人为研究对象,对各国自由人使用情况和制约自由人发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各国自由人年龄普遍偏大;自由人身高基本低于球
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课程改革入手,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为主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尝试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以“练打结合”教学法作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探讨和阐述了该理念的概念、内容及其运用,以期进一步深化和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研究认为,高校武术教学中“练打结合”教学理念的运用,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过程结构以套路学练和招法应用相契合,重视突出
本文针对民办院校辅导员的现状,揭示了民办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民办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腐败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腐败问题十分复杂,其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改革开放以来,腐败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出
复调课作为传统作曲专业四大基础学科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不仅在传统作曲技术领域.而且在近现代作曲技法的演进过程中,复调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作曲家赋予新的应用价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的明确目标。本文结合我院绿色电子材料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情况.总结了开展适应当前人才市场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在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