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讨论世界建筑史理论的框架结构、差异和共同性,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Marcus Vitruvius Pollio,80 BC-15 BC)《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的建筑理论,到现代建筑史专家布鲁诺·泽维(Bruno Zevi,1918-2000)的《建筑的现代语言》(The Mod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世界建筑史理论的框架结构、差异和共同性,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Marcus Vitruvius Pollio,80 BC-15 BC)《建筑十书》(De architectura),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和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的建筑理论,到现代建筑史专家布鲁诺·泽维(Bruno Zevi,1918-2000)的《建筑的现代语言》(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提出“反规则”(antirules)七条原则,科林·罗维(Collin Rowe,1920-1999)非线性历史研究方法(non-linear),建筑史的年鉴方法(chronological view of history),关于同时性(simultaneous);列奥纳多·本奈沃洛(Leonardo Benevolo,1923-2017)和曼佛列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1935-1994)、肯尼斯·弗莱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建筑史方法;工业革命以后的建筑史理论,当代建筑理论发展情况.
其他文献
《三友图》,一幅小画,却有大气象,挺有派的.rn妥贴的人物安排、景物配置及大片空白,都让人十分舒服.三位主人公形各有自,同款宽绰的僧袍、相似的盘坐和发式,平添了视觉的顺畅.概括精炼的表述显出画者剪裁的匠心,没有多余的话.
大英博物馆现藏以中国媒材绘制的英女王维多利亚肖像一幅.本文从该画题跋入手,梳理了《南京条约》签订之时,作为英方代表团成员的李太郭(George Tradescant Lay)订制该幅画作赠送中国官吏的始末和原由.通过大量画作比对,作者锁定了较有可能作为该画原型的女王肖像.通过考查李氏所著出版于同一时间的《真实的中国人》一书中对于中国女性的描述和总结,作者认为该肖像在保留维多利亚外在特征的同时,也以中国品味为参照,体现出19世纪上半叶跨越国界的艺术交流与融合.同时,这一以艺术品为手段的沟通活动显然受到基督教
大卫·霍克尼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中国传统绘画对他的艺术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1983年,霍克尼读到乔治·罗利的《中国画原理》一书,该书中提到“移动焦点碌则令霍克尼大受启发.在此基础上,霍克尼形成了以”移动焦点“为核心的艺术观念.本文重点阐释霍克尼”移动焦点\"观念的内涵,以及他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观念和作品,如何给出的自己独特的应对方案.
《点石斋画报》从办刊动机到图像生产,民族情感的传播策略始终贯穿其中.图像的线描形式将诸实体形象统合成一个整体的意义体系,成为唤起民族情感的契机.而读者产生的情感唤醒与文化认同,亦演化为读者与国家形象之间情感关系的确认与不断凝聚.在情感策略的统摄下,其图像叙事在显性与隐形两方面展开图像修辞.画家的底层身份与底层视角事实上呈现了国家形象建构中的社会深刻结构与生活真实逻辑,其以自觉的主体意识对国家形象塑造进行历史与现实书写,使情感与图式共同参与到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职贡图”是反映中国古代四夷前来朝贡的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创作手法.“职贡图”不仅昭示着艺术观念、创作技法的变迁,而且也是跨民族、跨文化艺术传播效果的有力佐证.从艺术传播的视角出发对(传)李公麟《万方职贡图》中两帧图像的分析表明:图像的“视觉性”和“图画性”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与思想内涵可以揭示两宋绘画艺术传播之于不同阶层受众群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不同效果,从而把图像研究纳入到艺术传播学等交叉学科,进而拓展和深化图像学、传播学等传统学科的研究领域.
在当代艺术实践中,对于材料的探索正在涉及越来越多的艺术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可触摸的材料,甚至由此延伸出的电子信息等新媒体介质,都成为连接当代社会与艺术创作的新媒介.本文将从雕塑的角度对当代艺术材料的选择来进行讨论,并且探讨新的分类方法将如何为材料体系的建立做出贡献.
本文选择以文徵明的书画赠礼活动为取径,将作为礼物的绘画——赠礼画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徵明的社交生活与艺术实践进行合理重构,检视文徵明处理书画请索的方式,探寻其作品制作与流通的具体运作过程,尝试分析赠礼画图式的表意结构,较完整地理解画家在面对关系亲疏、时机和场合各异的不同情况时,如何借由特定主题、风格类型、技法、结构、意境的塑造以及形制、尺寸及制作时长等多种策略与修辞,将绘画作品塑造成“恰如其分”的礼物,并借助礼物的流动来维持、强化、创造,抑或中止社会联结.
本文对“中国表现”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与界定,梳理了其形成过程.通过对“中国表现”赖以形成的德国表现主义和中国传统书画的两大资源分析,厘清了其内涵和特点.“中国表现”把中国传统艺术有效地进行了当代性转换并走向世界舞台,实际已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
当代艺术在媒介的拓展、手法的多样化以及不断挑战艺术惯例的野心中发展壮大,成为一股持续冲击欧美文化领域的强大力量.传统艺术欣赏要求我们具备的那种审美能力,在当代艺术中发生了重大转变.有别于传统美学强调的感性,当代艺术推崇的是新感性.新感性旨在重塑审美经验,既非简单回归审美经验,也非完全抛弃审美经验.本文希望通过分析马尔库塞、桑塔格、朗西埃的代表观点,力图揭示新感性的实质以及它与当代艺术实践的关联.
我们的团队叫“一专一村”,英文名叫做“One University One Village”,它的理念是整合一所大学的专业知识和人力资源,以策略性、系统性和可持续的方式,去改善一个乡村的环境和民生.简单来讲,我们工作的区域大概在中国西南的贫困农村地区,比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这四个地方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