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高效教学目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创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和谐环境中汲取数学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在本文中,笔者以“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为例阐述如何实现初中数学高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开始逐渐探究新颖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同时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将他们培养成具备高强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全能性人才。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在教师指引下自主完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方程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之一,问题教学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方程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同时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很难将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上课,教师便问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逛商场吗?”学生齐声道:“喜欢!”教师随之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显示商场正在打折销售,同时问道:“同学们你在视频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道:“很多商家在打折,有的五折,有的8.8折,还有满减活动。”教师继续问道:“这样打折难道不会亏本吗?”学生道自信的说道:“不会,亏本就不会卖了!”教师道:“非常正确,商人推出打折优惠自有他的秘诀,今天我们就跟随商人的步伐一起来探究一下商场打折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起课来。数学教师通过连续提出几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解答问题中,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
二、组织生活化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
数学课堂活动不是简单地讲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自主汲取知识。初中数学方程问题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教师想要实现高效教学,需要在课堂中组织生活化娱乐活动,将学生代入到特定场景中,使其通过亲身体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进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时,通过问题教学情境导入教学活动后,安排四名学生分别扮演批发商、商贩、顾客A和顾客B,并按照剧本表演小品。批发商在讲台桌子上摆了一个小牌子,并说道:“批发铅笔,2元一盒,一盒10支,只批发,不零售!”一名学生模拟小商贩走过来要了一盒后,便在教室里来回走动,问道:“谁买铅笔,5毛一支!”顾客A说:“我想买两支,能不能便宜点!”小商贩道:“两支太少了,不能优惠!”顾客A付了两支的钱就走掉了,这时顾客B来了,说:“我想多买几支,能打折吗?”商贩说:“如果你把剩下的全买了,我给你打8折!”顾客B说:“太贵了,6折如何?”小商贩高高兴兴地将剩余的铅笔卖掉了。在学生表演完小品后,教师带领学生重温了其中的买卖的进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使其在轻松环境中清楚地懂得了商品打折的奥秘。
三、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交流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会和其他学生交流与合作。方程问题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方程问题时,可以通过分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方程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交流能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将成本、进价、标价、利润等概念讲述给学生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讨论自主得出结论,进一步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课上,教师道:“同学们,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进价、标价、利润、利润率,那接下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刚才的小品为范本,讨论出其中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小组成员说道:“利润等于售价减去成本价!”有的小组说道:“售价等于成本价乘以利润率再加上成本价。”教师随后带领学生进行了总结,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商品中各个概念之间的等量计算关系。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积极性比傳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表现地要高,同时能够通过与其它同学积极地讨论问题提升交流能力,为后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实现了有意义学习目的。
四、例题讲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际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想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解例题和教会其如何从例题中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又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例题能够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和步骤,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顺利解出其他相似题目,提高他们应用意识。
例如,课上,数学教师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于是直接将例题“某服装店将所有衣服按照成本价提高百分之四十后再进行标价后又推出8折优惠活动,最终每件衣服净赚15元,问每件衣服成本”展示出来,使学生根据刚才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的“利润等于售价减去成本”数量关系思考“15元的利润是怎样得来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设每件衣服的成本为x元,得出每件衣服的标价、实际售价、利润”,最终列出方程求得成本。在学生通过例题讲解懂得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教师又列出几道商店促销打折题目,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实现了有效学习目的。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通过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开展高效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交流,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凤.感受数学魅力提升学习效能——刍议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0(31):8-8.
[2]曹素燕.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刍议[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2):48-48.
[3]朱生林.坚持三个结合提升教学效能——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初探[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2(11):80-80.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开始逐渐探究新颖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同时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将他们培养成具备高强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全能性人才。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标指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在教师指引下自主完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方程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之一,问题教学情境对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十分重要,因此数学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方程问题变得简单易懂,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同时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很难将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教学情境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上课,教师便问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逛商场吗?”学生齐声道:“喜欢!”教师随之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显示商场正在打折销售,同时问道:“同学们你在视频中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道:“很多商家在打折,有的五折,有的8.8折,还有满减活动。”教师继续问道:“这样打折难道不会亏本吗?”学生道自信的说道:“不会,亏本就不会卖了!”教师道:“非常正确,商人推出打折优惠自有他的秘诀,今天我们就跟随商人的步伐一起来探究一下商场打折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起课来。数学教师通过连续提出几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解答问题中,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热情。
二、组织生活化娱乐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
数学课堂活动不是简单地讲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活动中自主汲取知识。初中数学方程问题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教师想要实现高效教学,需要在课堂中组织生活化娱乐活动,将学生代入到特定场景中,使其通过亲身体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进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时,通过问题教学情境导入教学活动后,安排四名学生分别扮演批发商、商贩、顾客A和顾客B,并按照剧本表演小品。批发商在讲台桌子上摆了一个小牌子,并说道:“批发铅笔,2元一盒,一盒10支,只批发,不零售!”一名学生模拟小商贩走过来要了一盒后,便在教室里来回走动,问道:“谁买铅笔,5毛一支!”顾客A说:“我想买两支,能不能便宜点!”小商贩道:“两支太少了,不能优惠!”顾客A付了两支的钱就走掉了,这时顾客B来了,说:“我想多买几支,能打折吗?”商贩说:“如果你把剩下的全买了,我给你打8折!”顾客B说:“太贵了,6折如何?”小商贩高高兴兴地将剩余的铅笔卖掉了。在学生表演完小品后,教师带领学生重温了其中的买卖的进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使其在轻松环境中清楚地懂得了商品打折的奥秘。
三、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提升学生交流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提出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初中数学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会和其他学生交流与合作。方程问题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方程问题时,可以通过分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方程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和交流能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将成本、进价、标价、利润等概念讲述给学生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通过讨论自主得出结论,进一步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课上,教师道:“同学们,我们既然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进价、标价、利润、利润率,那接下来,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刚才的小品为范本,讨论出其中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小组成员说道:“利润等于售价减去成本价!”有的小组说道:“售价等于成本价乘以利润率再加上成本价。”教师随后带领学生进行了总结,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商品中各个概念之间的等量计算关系。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积极性比傳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表现地要高,同时能够通过与其它同学积极地讨论问题提升交流能力,为后期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实现了有意义学习目的。
四、例题讲解与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实际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想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通过讲解例题和教会其如何从例题中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够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又能够提高他们解决问题能力。学生通过例题能够掌握基本解题方法和步骤,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顺利解出其他相似题目,提高他们应用意识。
例如,课上,数学教师知道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于是直接将例题“某服装店将所有衣服按照成本价提高百分之四十后再进行标价后又推出8折优惠活动,最终每件衣服净赚15元,问每件衣服成本”展示出来,使学生根据刚才通过小组活动得出的“利润等于售价减去成本”数量关系思考“15元的利润是怎样得来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设每件衣服的成本为x元,得出每件衣服的标价、实际售价、利润”,最终列出方程求得成本。在学生通过例题讲解懂得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教师又列出几道商店促销打折题目,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列方程自主解决问题,实现了有效学习目的。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通过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和创新变革教学方式开展高效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能够促进他们交流,提升其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金凤.感受数学魅力提升学习效能——刍议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0(31):8-8.
[2]曹素燕.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能——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刍议[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12):48-48.
[3]朱生林.坚持三个结合提升教学效能——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运用初探[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2(11):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