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引入单招高考教学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梳理归纳知识、探究疑难问题、组间互考互批、多元评价激励合作方式,变传统的复习教学过程为学生的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复习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复习;教学评价
在一般老师心目中,小组合作学习好像只适宜在高一或高二实行,到了高三就不合适了,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进入高三之后,因为马上就要面临高考,所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强。如果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所以,根据本人的思考与实践,我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在单招高考数学复习中进行了实施,本文以《等差数列及其性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教学体会。
1.小組合作完成专题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专题复习内容包括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等差数列的判定和证明、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以及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等。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都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完成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总结。
(1)学生自主学习针对教师列出的本专题的考点自行整理、归纳出知识要点,标出自己觉得总结的较好的部分——“精彩片段”,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将不同能力、性别和个性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4~6人,由学生选出组长,交流每个人的小结,一起探讨组内学生的疑难问题。
(3)完善专题小结在听取本组学生的小结,以及相互释疑后,每位学生对本专题再进行一次更完美的小结。补充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某些“精彩片段”,对疑难问题的新认识。
(4)汇报小组成果小组内选出修改后的最佳专题小结,由组长在班上汇报小组成果,特别要亮出各组的“精彩片段”,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其他组及教师合作解答。
由于改变了学习方式,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再平淡而烦琐。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现摘录一段课堂实录:
精彩片段: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直接证据:第一组学生提出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an+1-an=d来证明,他们觉得这个方法最好,也最直接;第二组学生立刻提出还可以利用等差中项来证明;这时第一组同学反驳,等差中项证明等差数列有他的局限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并给出了例子。等他们讲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首先肯定了两组学生的小结,说的都有道理,并对第二组同学说的结论进行补充完整,使其进一步完善,有普遍意义。通过这个形式的学习,全班学生对于如何判定等差数列的方法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3.小组合作出题,组间互考互批
将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答题——教师批改的模式,改变为小组合作出题、组间互考互批的模式。要求根据本专题的考点,成员先单独命题,题量为4~5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组间互考互批,评分、解答错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中交给教师;讲评课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或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这种互考互批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保证出好题,学生必须对原题目进行加工、重组,必须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必须全组合作。所有这些过程,都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多元评价激励合作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合理的评价体制便显得格外重要、准确、恰当。因此评价方式上采用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能合理的应用到高三的复习课上,学生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更活跃,思维量就会更大,学生就能在用中学,学中用,知识就能学活学透: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更强,积极性更高,求知欲也更强,那么课堂的讲解也就会更加有效:有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就能逐渐找回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习也就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有了兴趣,信心和成就感,他们就会努力地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率。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我们高三后期的复习工作就会势如破竹,成绩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我们的高考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教授.“新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丛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复习;教学评价
在一般老师心目中,小组合作学习好像只适宜在高一或高二实行,到了高三就不合适了,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进入高三之后,因为马上就要面临高考,所以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的主动性也较强。如果教师在高三复习课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所以,根据本人的思考与实践,我把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在单招高考数学复习中进行了实施,本文以《等差数列及其性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教学体会。
1.小組合作完成专题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纳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专题复习内容包括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等差数列的判定和证明、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以及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等。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都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按照以下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完成对这些知识的梳理总结。
(1)学生自主学习针对教师列出的本专题的考点自行整理、归纳出知识要点,标出自己觉得总结的较好的部分——“精彩片段”,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将不同能力、性别和个性的学生分为一组,每组4~6人,由学生选出组长,交流每个人的小结,一起探讨组内学生的疑难问题。
(3)完善专题小结在听取本组学生的小结,以及相互释疑后,每位学生对本专题再进行一次更完美的小结。补充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某些“精彩片段”,对疑难问题的新认识。
(4)汇报小组成果小组内选出修改后的最佳专题小结,由组长在班上汇报小组成果,特别要亮出各组的“精彩片段”,并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其他组及教师合作解答。
由于改变了学习方式,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再平淡而烦琐。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现摘录一段课堂实录:
精彩片段:判断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直接证据:第一组学生提出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an+1-an=d来证明,他们觉得这个方法最好,也最直接;第二组学生立刻提出还可以利用等差中项来证明;这时第一组同学反驳,等差中项证明等差数列有他的局限性,不具有普遍意义,并给出了例子。等他们讲完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首先肯定了两组学生的小结,说的都有道理,并对第二组同学说的结论进行补充完整,使其进一步完善,有普遍意义。通过这个形式的学习,全班学生对于如何判定等差数列的方法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3.小组合作出题,组间互考互批
将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答题——教师批改的模式,改变为小组合作出题、组间互考互批的模式。要求根据本专题的考点,成员先单独命题,题量为4~5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组间互考互批,评分、解答错题,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中交给教师;讲评课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或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
这种互考互批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保证出好题,学生必须对原题目进行加工、重组,必须对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必须全组合作。所有这些过程,都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多元评价激励合作学习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合理的评价体制便显得格外重要、准确、恰当。因此评价方式上采用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生生评价与师生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能合理的应用到高三的复习课上,学生课堂上的思维就会更活跃,思维量就会更大,学生就能在用中学,学中用,知识就能学活学透:学生的主动性就会更强,积极性更高,求知欲也更强,那么课堂的讲解也就会更加有效:有了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就能逐渐找回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习也就有了更大的兴趣和信心。只要有了兴趣,信心和成就感,他们就会努力地不断地去提高自己做题的准确率。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我们高三后期的复习工作就会势如破竹,成绩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我们的高考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教授.“新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丛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