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牧早在晚唐五代就有"纵声色"的名声,由此形成的风流形象影响了后人对他的诗和人的评价.这个形象的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读者与作者"竞争"的结果.尽管杜牧年轻时的作品创造了浪子的自我形象,但到了晚年却力图摆脱,把与这一形象相关的诗作排除在他的文集之外.然而读者并未遵从他的意愿,继续传播他删除的诗作,同时也想象、制造、讲述他的风情韵事.考察晚唐五代读者建构杜牧形象的具体方式(如想象诗与诗人之间的关系,将诗中描写的普遍性情感读作诗人自身的情感经验表达,化用诗的词语、格调和传记材料讲诗人的故事等),有助于我们思考文学作品在传播中如何被取舍、改写和化用,逸诗和轶事等"不可靠"材料如何揭示历史真实,以及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