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语言文字的脉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出词感(词语的感觉)。
  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清段落,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初识阿炳,名曲激情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音乐有关的课文。(齐读课题)
  2.《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谁创作的?(阿炳)
  3.大家对阿炳有哪些了解?
  4.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盲人音乐家,二胡曲《二泉映月》代表了他艺术的最高水平。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时,曾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听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究竟是什么样的曲子,能如此地打动小泽征尔的心呢?你们想听吗?(想)听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同学们不仅要用耳朵听,更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想到了什么?
  (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点评]从介绍小泽征尔听完《二泉映月》的感受入手,用简洁的语言激发起学生对这首名曲的欣赏期待,从而让学生心先感动而后闻其声。这样的导入既奠定了全课的情感基调,又为下一环节学生用心灵感受阿炳的不幸命运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导入: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你们能做到字字读得准确响亮吗?
  操作:分自然段指名朗读,相机正音,从而粗通文意,感知全文。
  2.提纲挈领,深化字词间的联系
  (1)出示第一组词语: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清泉;流水淙淙;蜿蜒而来
  A.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相机正音,淙cóng。
  B.师:这一组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二泉)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二泉的美景。(齐读)
  C.师:“一泓清泉”中有一个“泓”字,还可以说“一____ 清泉”?(道,片,眼),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泓”,而不说“一道”“一片”“一眼”呢?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用“一泓”有什么深意?(泓,水深而广)
  师:读读这个字,读出清泉的深,清泉的广。
  D.师:大家再读读这组词语(生齐读),想一想,读了以上这组词语,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指名描述。
  [点评]中国的语言很美,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更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活活泼泼地散发着。
  
  (2)出示第二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A.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
  B.师(示范):茫—茫—月—夜,如—银—月—光。(放慢语速,读出韵味,读出清幽旷远的感觉)(反复领读,指名读)
  C.师: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月亮)同学们细心地看一下,这五个词当中,有四个词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月)为什么“静影沉璧”这个词中没有“月”字,它描写的是不是月亮呢?(相机品析“璧”字)
  师:来读一读这个词,静—影—沉—璧,闭上眼睛,读(生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月亮倒映在水中,就像什么一样?(美玉)
  师:那样皎洁,那样清纯,就像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美玉一样,何等的清幽、静美啊,大家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生读)
  D.月亮把它的清辉吐洒在水面上,水波荡漾着月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指导朗读)
  E.齐读这一组词语。
  [点评]在教学这组词语的时候,引导孩子们去反复涵泳。这样整组词语,就以它们独特的意象进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读着这些词语,孩子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二泉映月的美景,当词语成为鲜活的画面,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3)出示第三组词语: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经历坎坷;热爱音乐;向往光明
  A.让学生闭眼1分种,体会一下双目失明的感受。
  师:对我们来讲,只有短暂的1分钟,可对阿炳来讲,他从此将生活在黑暗当中、孤独当中,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读——(生:双目失明)
  B.师:双目失明的阿炳只能靠卖艺度日,那是怎样的生活呢?谁来谈一谈?
  师:你读出了卖艺度日中包含的哪些情感?(生答:苦,累,艰难,屈辱……)
  C.师:双目失明,卖艺度日,吃不尽的苦,受不尽的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我们说这样的生活真的是——(生:坎坷)
  D.师:可是阿炳仍然——(热爱音乐,向往光明)
  E.引导学生齐读这一组,启发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点评]抓住这些浓缩阿炳悲惨一生的关键词语,让学生相互交流、深入体会,使学生既积累了重点词语,又深刻地感受到阿炳的悲惨命运,与阿炳产生情感共鸣。
  
  (4)出示第四组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起伏;恬静激荡
  A.这一组是描写什么的?(《二泉映月》的旋律)
  B.播放《二泉映月》片断,引导学生感受旋律之美,鼓励、启发学生读出这一组词所表现的旋律变化。(相机进行朗读艺术点拨)
  C.结合阿炳的身世经历,回味一下在这琴声当中,你都听到了什么?
  [点评]读描写乐曲旋律的词、句,读出委婉连绵,读出升腾跌宕,读出舒缓起伏,读出恬静激荡。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探索和理解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含蓄美。
  三、理清思路,归纳纲要
  1.师:读完课文,我们再来看一看,课文写了阿炳几次来到二泉?请看看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二泉,师父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年后的又一个中秋之夜,阿炳再次来到二泉 ,他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听着听着,阿炳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三个小标题来概括这三句话吗?(听泉、悟泉、创曲)
  3.分清段落。
  [点评]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根据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小标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分段。
  四、质疑问难,设置悬念
  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同学们,你细心地比较阿炳两次来到二泉边,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
  师:同样是二泉,同样是中秋之夜,同样是阿炳,为什么两次的感受截然不同呢?(引导学生明白音乐和生命体验之间的相关性)
  [点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质疑和批判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质疑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
  
  [整体点评]该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精设“词场”,以讀词解文为中心,思路清晰、层次深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牢固树立“教学服务”意识和“思维引领”意识的理念。如果说该教学设计存在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教学过程各部分之间的转换不够自然,略显突兀,虽然瑕不掩瑜,但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做教师的人不可不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单位:1.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宗村小学 2.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欣)
  
其他文献
编者按:2008年7月12日,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校发展研究所合作,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小学规范化建设专家指导团项目。丰台区教委选择了10所学校作为项目学校。在一年的合作中,专家指导团创建了核心工作站、小组工作日等制度,开发了学校发展状态评估等工具。项目以学校需求和发展为导向,采取一校先行、九校跟进的策略。前半年以小组工作日形式对每所学校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建议,后半年以课例分
编者按:  于漪老师,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于漪老师在基础教育领域60年辛苦耕耘,不断求索,走过了弘扬高尚师德的光辉历程,留下了坚持教育改革的真实
小学教师要成为专门的职业实践者,就必须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依据,有专门的技能作保证。要培养出这样的小学教师,新时期的小学教师教育就必然要坚持高学历化、专业化、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终身化的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强劲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构建以高水平大学为龙头、师范院校为主体、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为纽带、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职前
编者按:  2011年9月25日至26日,由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承办的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此次大会以“教育与生活”为主题,分设八个论坛,涉及论题与探讨内容丰富。  《中国教师》也关注了这次会议,并围绕大会专题分论坛“教育中的生活世界研究”组稿,即这个专题主要呈现给大家的内容。选文主要体现两个方向的教育实践
2007年,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试点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目的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从教,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目前,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履行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如何进一步明确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坚定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理想,加强履行国家义务、担当教育重任、完成崇
2002年,“班主任专业化”这一命题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研讨会上被明确提出。此后,一系列关于班主任专业实践与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各种专业教育活动,就成为我国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探索。班主任专业发展,不是远离学校、远离班级、远离学生和远离自我的抽象发展,恰恰相反,它是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在与学生的活动交往中、在鲜活的教育生活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教育体验过程。由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必然
汉字既有一般文字的功能和特点,又有间接的图画功能和特点,这与汉字传承脉络清晰、始终蕴含“立象见意”的元素有关,也与中国书道极为丰富的综合表现能力有关。在中国历代的书道实践和书学探索中,对字法的关注是首要的和基础性的。不管是楷书、隶书、篆书,还是多有变化的行书、草书,字法的规范都是学书和欣赏入门必须谨遵的规则。  以隶书、楷书为例,汉晋之时就有崔子玉、钟繇、王羲之等注意研究个体字书写和观赏的最基本规
一、朱自清的人格教育观    1924年10月16日,朱自清先生在《春晖》上发表杂感《教育的信仰》,文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所谓“健全的人格”,在朱自清看来,就是“‘为学’与‘做人’,应当并重,如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但是当时一些教育者“却因为求功利的缘故,太重视学业这一面了,便忽略了那一面;于是便成了跛的教育了”,“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不能行远一样”。他提
《中国教师》:关于中小学校长任期,一般情况下,每届是3到6年。有的地方规定校长连任不能超过两届,到期必须流动到其他学校,而有些地方则没有这一硬性规定。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杨世文:从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来看,是不应该实行校长任期制。但是允许校长长期执政在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同时却无法消除负面影响。在当代中国“官本位”观念还比较严重,如果不实行严格的任期制,就很难克服中小学校长身上的官气。什么是“
什么样的语言可以称得上是“学术性语言”,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但至少有以下一些共同点:讲究逻辑、条理清晰、不以辞害意、以“理”服人而非以“情”动人。通常我们接触到的学术专著或者说论文,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文风”,虽然严谨,但总觉得稍嫌晦涩。但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带给我们的却是不一样的感觉。  黄武雄先生,台湾新竹人,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同时也是台湾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