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借助外商投资提高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大背景下,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市场的日益完善以及国内企业家优秀精神的培养是欠发达经济前进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力,我国的制造业应该加大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本文针对我国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的迫切性,在政策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外商投资;制造业;政策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二经济体,但是从总体上说仍处于欠发达经济时期。要想在欠发达地区做出一些客观的成绩,就要加速工业化建设,通过革新工业化技术来提高工业生产值。尽管吸收外商投资能够将先进的外部技术引入到欠发达区域内,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否适用于欠发达区域还要由一些条件决定。
一、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
(1)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外商投资带来的技术引进不应该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作为唯一目标,而应该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国民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吸收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方面,应该选取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在工业化建设初期阶段的过早引进外商资本导致了国内经济的全面紧张,迫使政府重新制定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适用技术的政策。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准和知识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教育导向,国家要想让国民整体的知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当前新技术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科研人才,为支撑我国制造业技术尽早地步入先进技术行列奠定基础。首先,应该投入大量的资本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然后应该增加产业的研发费用,并加大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补贴力度,政府应当广聚社会资本,对一些研发周期较长且花费较高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最后,加大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避免出现上不起学的现象发生,进一步保障国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
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1)坚持劳动工资改革。欠发达经济的制造业技术倾向于发达经济的特征是外商投资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随着外商引进的越来越多,必然会出现一种节约劳动和耗费资本的社会现象,劳动者的工资会出现较快速的增长。倘若不能消除这种社会现象,就会导致国内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需要投资于维护社会公平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致使欠发达区域的社会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政府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制度是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这要求政府在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户籍制度以及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市场整合方面应该多下工夫。
(2)完善资本市场。政府往往会通过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给欠发达经济企业,这也是导致外商引入区域内出现节约劳动和耗费资本现象的重要因素。对目前人为压低的利率资金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确保制造业技术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减少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审批贷款项目的干涉。当地政府官员一般会从地方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争取低利率贷款,而这种愿景在当期那财政分权的社会背景下的可操作性低。值得一提的是,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责任监管力度并强制多方参与信誉评估来制衡行政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干预。其次,避免出现偏袒现象,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经营风险成为资金使用差异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与企业的法人和股权所有者的性质毫无关联。只有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取得与国有经济体平等的竞争地位,才能够彻底消除不同量级企业间的资本价格扭曲难题。
三、培养企业家精神
作为企业的组织者与创新的引航者,企业家只有在社会的政策环境有利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否则将不能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得不承认企业家的动机是多样的,因此在对企业家进行相应激励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家的初衷与动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体的董事长并不能将企业的利益全部纳为己有,他们只是公有产权的暂时代理人。在对这类企业家进行激励时应该注重倾向于多元化,即除了经济激励外还要给予其他激励,但要保证企业家的优秀精神不被宏观的政策环境改变。
(1)健全企业领导人的遴选机制。欠发达经济体的公有企业领导者往往是通过政府的任命产生,因此这类企业家一般与行政长官有着某种关系甚至其本身又是政治家。这会导致企业家在领导企业发展时会将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企业的市场业绩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深化企业领导人的遴选机制改革迫在眉睫,考虑到企业是面对市场的,必须遴选那些能够团结企业内部人员共同迎接市场带来的挑战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改革机制中胜出的企业家会在一种潜在激励下勇往直前。
(2)构建统一的商品市场。不管企业家领导企业是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会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實现自己的初衷,重中之重是建立一种公平法制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还要打破地区市场的垄断和市场分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划清行政部门的职责。政务公开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开政务内容,应该将各道组织程序透明化。最后,政府应该建立一些必要的商品技术标准与认证标准,防止出现地方性技术垄断分割市场的现象。
综上所述,除了吸收外商投资制造业技术之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出台相关政策以完善资本市场与改革选人机制以培养优秀企业家是行政部门应该给予市场提供的必要政策支持。通过上述政策支持保障内生性技术不断进步,进而促进制造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提升区域内制造业的经济产值。
参考文献
[1]刘培培. 吸收外商投资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政策研究[J]北方经贸, 2008(11):49-50.
[2]朱雪梅, 龚向明. 外商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22):252-253.
关键词:外商投资;制造业;政策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第二经济体,但是从总体上说仍处于欠发达经济时期。要想在欠发达地区做出一些客观的成绩,就要加速工业化建设,通过革新工业化技术来提高工业生产值。尽管吸收外商投资能够将先进的外部技术引入到欠发达区域内,但是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否适用于欠发达区域还要由一些条件决定。
一、国民知识水平的提高
(1)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外商投资带来的技术引进不应该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作为唯一目标,而应该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国民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吸收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方面,应该选取劳动密集型产业。日本在工业化建设初期阶段的过早引进外商资本导致了国内经济的全面紧张,迫使政府重新制定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适用技术的政策。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准和知识水平取决于国家的教育导向,国家要想让国民整体的知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当前新技术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科研人才,为支撑我国制造业技术尽早地步入先进技术行列奠定基础。首先,应该投入大量的资本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然后应该增加产业的研发费用,并加大对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补贴力度,政府应当广聚社会资本,对一些研发周期较长且花费较高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最后,加大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避免出现上不起学的现象发生,进一步保障国民受教育的公平权利。
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
(1)坚持劳动工资改革。欠发达经济的制造业技术倾向于发达经济的特征是外商投资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随着外商引进的越来越多,必然会出现一种节约劳动和耗费资本的社会现象,劳动者的工资会出现较快速的增长。倘若不能消除这种社会现象,就会导致国内的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需要投资于维护社会公平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致使欠发达区域的社会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政府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制度是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这要求政府在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户籍制度以及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市场整合方面应该多下工夫。
(2)完善资本市场。政府往往会通过提供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给欠发达经济企业,这也是导致外商引入区域内出现节约劳动和耗费资本现象的重要因素。对目前人为压低的利率资金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有利于确保制造业技术的健康发展。首先,应该减少相关部门对金融机构审批贷款项目的干涉。当地政府官员一般会从地方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争取低利率贷款,而这种愿景在当期那财政分权的社会背景下的可操作性低。值得一提的是,强化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责任监管力度并强制多方参与信誉评估来制衡行政部门对金融机构的干预。其次,避免出现偏袒现象,政府对于中小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企业的经营风险成为资金使用差异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与企业的法人和股权所有者的性质毫无关联。只有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取得与国有经济体平等的竞争地位,才能够彻底消除不同量级企业间的资本价格扭曲难题。
三、培养企业家精神
作为企业的组织者与创新的引航者,企业家只有在社会的政策环境有利时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否则将不能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得不承认企业家的动机是多样的,因此在对企业家进行相应激励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家的初衷与动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体的董事长并不能将企业的利益全部纳为己有,他们只是公有产权的暂时代理人。在对这类企业家进行激励时应该注重倾向于多元化,即除了经济激励外还要给予其他激励,但要保证企业家的优秀精神不被宏观的政策环境改变。
(1)健全企业领导人的遴选机制。欠发达经济体的公有企业领导者往往是通过政府的任命产生,因此这类企业家一般与行政长官有着某种关系甚至其本身又是政治家。这会导致企业家在领导企业发展时会将政治利益放在第一位,企业的市场业绩就没有办法得到保证。深化企业领导人的遴选机制改革迫在眉睫,考虑到企业是面对市场的,必须遴选那些能够团结企业内部人员共同迎接市场带来的挑战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在改革机制中胜出的企业家会在一种潜在激励下勇往直前。
(2)构建统一的商品市场。不管企业家领导企业是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会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實现自己的初衷,重中之重是建立一种公平法制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还要打破地区市场的垄断和市场分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划清行政部门的职责。政务公开不能仅仅局限于公开政务内容,应该将各道组织程序透明化。最后,政府应该建立一些必要的商品技术标准与认证标准,防止出现地方性技术垄断分割市场的现象。
综上所述,除了吸收外商投资制造业技术之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出台相关政策以完善资本市场与改革选人机制以培养优秀企业家是行政部门应该给予市场提供的必要政策支持。通过上述政策支持保障内生性技术不断进步,进而促进制造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提升区域内制造业的经济产值。
参考文献
[1]刘培培. 吸收外商投资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政策研究[J]北方经贸, 2008(11):49-50.
[2]朱雪梅, 龚向明. 外商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2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