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的争议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不断出现沙尘天气,电视台对有关沙尘暴的真实画面和形象描述,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使我们想起了对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争议的有关文字。原诗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神思飞跃、意境开阔,历来脍炙人口。但是对第一句前半句诗文历来颇有争议。宋朝有名的《唐诗纪事》所载王氏《凉州词》是“黄沙直上”,而许多版本则是“黄河远上”。谁是谁非,文学界与自然科学界一直观点不同。那么到底“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呢?
  笔者爱好诗词,也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断地考证古籍旧本,认为从文学角度比较,“黄河远上”比“黄沙直上”富于美感。黄河远上白云间,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的意境,厚此薄彼,因而摒弃了“黄沙直上”的原意。
  研究古代诗文,文人从美感角度提出了取舍,似无不可。但是把诗词内容与唐朝的天文地理、乡土风情和自然环境截然割裂的作法也是不可取的。只要稍微参考一下天气和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和历史事实,《凉州词》中的“黄河”与“黄沙”之争论是容易弄清楚的。
  我国的沙尘暴,史书早有记载,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当时称这种天气为“雨土”。那时沙漠环绕玉门关地区,确曾发生过“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见《引日唐诗》)与“黄沙直上白云间”相同的天气现象。所以一些现代科学家和文学家一再指出“黄河远上”一语与王之涣的原诗有误。例如: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始人竺可桢曾指出“黄河远上”之句,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看是不合理的。其后,地质学家尹赞勋还在《科学报》(562期)撰文,无不遗憾地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时实际情况。佳句流传失真,很可惜。”并根据三年(1947、1957、1960年)考察河西走廊经历,前后往返6次,证实竺老的论断是正确的,并说:“黄沙直上白云间”是描写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绝妙佳作,幸勿改动!
  科学家说得很清楚,可是学校现行教科书中,依然只讲“黄河远上”而不提“黄沙直上”,这是完全错误的,是对广大青少年的误导。为了继承和弘扬我国唐诗中的文化精髓,也为了深刻认识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脆弱性,纠正教科书中对王之涣《凉州词》的片面处理是很有必要的。时下,中央提倡科学发展观,我们在教学中,对古诗鉴赏与评论,应落实这一观点,不仅提倡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还应注入自然科学的思辨与判断。
其他文献
马克思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还通过自学,掌握了一门外语。而如今的许多中小学生们在学英语过程中却倍感吃力。经常有学生问:“老师,我的确是在努力学英语,可为什么还学不好呢?”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我将怎样提高学英语的效率的几点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充分自信    要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并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凡是有点
期刊
“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有力的口号。在解题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心理学指出,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它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逆向思维的联结。逆向思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向,它与通常由已知条件推向结论的正向思维相反,是从结论、从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
期刊
在一般人看来,做班主任是极简单而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系统的艺术工程,你在这里的角色既是工程师、设计师,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设者;你既是学生尊敬、崇拜的偶像,又是他们的知己、贴心的朋友。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呢?我的体会是:    一、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1、“严”与“爱”的关系  “严格要求”“严加管理”是管好一个班级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为此,要针对本班级学生思想特点,制
期刊
太极拳既是祖国绚烂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又是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武术宝库中的明珠;它犹如昆仑山上的一棵灵芝,既是壮丽山河的一个点缀,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一枝武林奇葩。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太极拳,殆技而近乎道者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矜才,不使气,雍容大雅。行所无事而应敌制胜,莫测端倪,不可思议。其行拳若行云流水,飘举欲仙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那如何教学识字呢?课程标准有要求:识字教学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教师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恰当、丰富、有效的识字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识字情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班主任又是这个职业中最具诱惑性和挑战性的岗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是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联系者和学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特别是21世纪的班主任,更应具有高尚的情操,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要真
期刊
语感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培养语感呢?语感是通过学生反复不断的感觉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形成语感能力。    一、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这样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为进行语感训练创设最佳条件。    二、释义悟情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
期刊
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朗读的作用,古语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说的就是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今,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搞扎实,才能激发起学生爱学语文的热忱。所以语文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从而受到熏
期刊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面对写作文,如何让学生真正写到“点”上,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乃是至关重要的。  谈起作文,学生头痛,而对于每个语文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也是费尽心思,同样是深感头痛的问题。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的欲望,对于写作不感兴趣,那么应如何让学生在习作方面有兴趣呢?我总结了几点经验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先鼓励,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鼓励,对于学生来说
期刊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因为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么细致,往往是“一目十行”,他们的策略往往就是“抓观点,找亮点”。高考作文评卷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场眼球争夺战。有亮点的文章自然就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得分理所当然也就高了,这就像在芸芸众生中看见气质高雅、英俊秀丽、个性独特的人感到赏心悦目一样。我们的考场作文如果在做好基本规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