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是提高能力和修养的重要过程。但目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堪忧。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急功近利(主要是针对就业班学生),打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旗号,置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于不顾,简单地认为学生懂得技能就行了,重点应放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这些实用知识上,至于阅读教学,基本上选几篇课文简单讲讲让学生了解内容就完事了。二是应试化(主要是针对对口单招班学生),无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沿袭普高应试化的教学模式,以知性分析为主,习惯于将课文肢解,课堂上只是一味机械分析层意、段意与文章中心、写作特色等,却忽视了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可谓“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两种做法从学生层面来说,严重挫伤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学习索然无味,更不要说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了;从教师的角度讲,这样的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只是蜻蜓点水,比较飘忽,不够实在,只求囫囵吞枣地感知而忽视了真正的语言教学,使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儿。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实施,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呈现了一些新气象,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但从一些公开课、探讨课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课堂讨论热烈了,但琅琅的读书声少了;个性化的解读多了,但合理化的推演少了;多元化解读多了,但误读也不少了。课堂教学看起来热闹,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基本无所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内在目的,架空语言进行所谓的分析,丢掉了语文本色。
1、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教什么”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本色就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程是学生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关注它的形式和语言。”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学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品味、揣摩、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基础,是“本”;语文课改方案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积极探究语言”。这些论述与要求都强调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带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岂能忽略语言?如上文所说的常态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漠视语言本身,不去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腹地”,让他们与语言真正接触,试问语感从哪里来,语文素养从哪里来?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智能应包括7种能力,其中第一种就是语言能力,从中可以看出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语言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对教材范文中典范语言进行揣摩、评点、推敲、赏析。中职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很多是名篇佳作,这些经典作品是语言运用的范例,在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充分学习其优秀语言,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内化语言所负载的内容。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语言是一座冰山,八分之一浮在海面上,八分之七藏在海水里,浮在海面上的是语言表象,藏在海水里的是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我们要通过海面上的八分之一来挖掘海水里的八分之七,挖掘作者内在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文章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这才是阅读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把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于无疑处见疑,于平常中见奇崛,从平平常常的语句中挖掘出作者深藏的感情,可以说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由品“文”而悟“道”,不仅落实了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审美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也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使“人文性”有了着落。“品文”与“悟道”相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模式。而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品味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听说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也才有语文味儿。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对帮助学生揣摩和感悟语言,通过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做得远远不够。
现在的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很多,如文本阅读、影视阅读、网络阅读等,完全可以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以外的地方吸取语言营养。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多花点时间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导他们学习、帮助他们积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进学生将课内外的人文营养更好地转化、吸收吗?阅读教学中学生亲近语言,沉潜于文本语言内部,涵咏一字一词的生命,就在语言中和通过语言,学生在倾听、在吐露、在表现,处在一种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存在价值得到展露、得到生长。对师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更有诱惑力呢?
2、阅读教学中怎样品味语言?
(1)朗读。阅读教学必须亲近语言、亲近文本,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首先要多读多背,这样,文本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阅读教学要多读,尤其要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法。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理解课文的词句和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来,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专家说,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中的语言就基本上属于他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
(2)引导。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体验与探究、感悟与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尝体验的愉悦,而不应是架空的条分缕析;应始终以语言为本体,引导学生品读一些关键语句,做最纯粹、最原始的阅读。如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写往日繁华如梦,今夕同病相怜,抓住此句,也就把握住了全诗的情感主线。教学中一旦把握住了在文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句、段就足以带动学生对全文的学习,既避免了肢解文本的常见病,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只有当学生能关注句子通过语句进入文本研读时,学生的学习才会离语文更近些。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分析品味重要的字、词、句、段,倾听文字的声音,辨清文字的色彩,掂掂文字的份量。有个语文名师在教《荷花淀》一文时引导学生品味“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一句中“跳跃”一词,有学生品出“水生嫂娴熟的编席技术”,有学生读出“水生嫂心情的不平静”,还有学生看出“白洋淀的美丽富饶”和“水生嫂们对家乡的热爱”;既品出了人物的心情,又品出了人物的性格,还品出作品的主题,展示了语文课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感受语言的意蕴魅力。如教舒婷的《致橡树》时,在充分朗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后重点探讨“作者通过哪些意象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中的三类意象的特点、象征的爱情观及诗人的态度:(1)“凌霄花”——“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攀附富贵型爱情观——“绝不像”;(2)“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只知依附型爱情观——“绝不学”;(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一味奉献型爱情观——“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有了这样的具体品味,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诗人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面的痴恋,即使有爱的奉献,也是不够的。很自然地由“品文”而“悟道”,效果比较好。
还可以采用置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将“彩虹似的梦”置换为“美丽的梦”,让学生比较两者的表达效果,学生品味比较后,围绕“彩虹似的梦”谈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有的读出了“梦”的绚丽多彩却又稍纵即逝,有的读出了“梦”的高于现实却又遥不可及,有的读出了“梦”的只可远观和逼取便失。
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直面文本,直面语言,从注重语言品味入手来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努力彰显语文本色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中职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常金梅,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一直以来,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急功近利(主要是针对就业班学生),打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旗号,置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于不顾,简单地认为学生懂得技能就行了,重点应放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这些实用知识上,至于阅读教学,基本上选几篇课文简单讲讲让学生了解内容就完事了。二是应试化(主要是针对对口单招班学生),无视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沿袭普高应试化的教学模式,以知性分析为主,习惯于将课文肢解,课堂上只是一味机械分析层意、段意与文章中心、写作特色等,却忽视了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可谓“知识一大堆,文本不着边”。这两种做法从学生层面来说,严重挫伤了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学习索然无味,更不要说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了;从教师的角度讲,这样的阅读教学对文本的解读只是蜻蜓点水,比较飘忽,不够实在,只求囫囵吞枣地感知而忽视了真正的语言教学,使语文课不像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儿。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颁布实施,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呈现了一些新气象,阅读教学的理念、模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但从一些公开课、探讨课来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课堂讨论热烈了,但琅琅的读书声少了;个性化的解读多了,但合理化的推演少了;多元化解读多了,但误读也不少了。课堂教学看起来热闹,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基本无所得。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内在目的,架空语言进行所谓的分析,丢掉了语文本色。
1、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
“教什么”是阅读教学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语文学科的根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因此,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要彰显语文本色就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叩击学生的语言敏感点,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程是学生运用语言的本领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说过“阅读教学要关注课文内容,更要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关注它的形式和语言。”语文新课标指出“中学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品味、揣摩、感悟、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基础,是“本”;语文课改方案要求“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积极探究语言”。这些论述与要求都强调语文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带领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教学岂能忽略语言?如上文所说的常态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漠视语言本身,不去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腹地”,让他们与语言真正接触,试问语感从哪里来,语文素养从哪里来?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智能应包括7种能力,其中第一种就是语言能力,从中可以看出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语言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对教材范文中典范语言进行揣摩、评点、推敲、赏析。中职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很多是名篇佳作,这些经典作品是语言运用的范例,在教学中应重视让学生充分学习其优秀语言,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内化语言所负载的内容。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语言是一座冰山,八分之一浮在海面上,八分之七藏在海水里,浮在海面上的是语言表象,藏在海水里的是作者的思想与感情。我们要通过海面上的八分之一来挖掘海水里的八分之七,挖掘作者内在的思想和感情。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文章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这才是阅读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把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于无疑处见疑,于平常中见奇崛,从平平常常的语句中挖掘出作者深藏的感情,可以说抓住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通过品读文本,积累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由品“文”而悟“道”,不仅落实了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审美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也落实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使“人文性”有了着落。“品文”与“悟道”相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才是阅读教学的有效课堂模式。而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品味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听说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也才有语文味儿。在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对帮助学生揣摩和感悟语言,通过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做得远远不够。
现在的学生学习语言的渠道很多,如文本阅读、影视阅读、网络阅读等,完全可以从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以外的地方吸取语言营养。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多花点时间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导他们学习、帮助他们积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进学生将课内外的人文营养更好地转化、吸收吗?阅读教学中学生亲近语言,沉潜于文本语言内部,涵咏一字一词的生命,就在语言中和通过语言,学生在倾听、在吐露、在表现,处在一种充满生机的“语文状态”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存在价值得到展露、得到生长。对师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更有诱惑力呢?
2、阅读教学中怎样品味语言?
(1)朗读。阅读教学必须亲近语言、亲近文本,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首先要多读多背,这样,文本中的语言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因此,阅读教学要多读,尤其要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法。通过反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语言的结构和规律,理解课文的词句和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中来,并使之受到思想教育。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字词句的训练就有了,语言的内化也就有了(专家说,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文中的语言就基本上属于他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
(2)引导。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以语言为载体进行体验与探究、感悟与积累、应用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尝体验的愉悦,而不应是架空的条分缕析;应始终以语言为本体,引导学生品读一些关键语句,做最纯粹、最原始的阅读。如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写往日繁华如梦,今夕同病相怜,抓住此句,也就把握住了全诗的情感主线。教学中一旦把握住了在文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效果的句、段就足以带动学生对全文的学习,既避免了肢解文本的常见病,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只有当学生能关注句子通过语句进入文本研读时,学生的学习才会离语文更近些。
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分析品味重要的字、词、句、段,倾听文字的声音,辨清文字的色彩,掂掂文字的份量。有个语文名师在教《荷花淀》一文时引导学生品味“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一句中“跳跃”一词,有学生品出“水生嫂娴熟的编席技术”,有学生读出“水生嫂心情的不平静”,还有学生看出“白洋淀的美丽富饶”和“水生嫂们对家乡的热爱”;既品出了人物的心情,又品出了人物的性格,还品出作品的主题,展示了语文课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感受语言的意蕴魅力。如教舒婷的《致橡树》时,在充分朗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后重点探讨“作者通过哪些意象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中的三类意象的特点、象征的爱情观及诗人的态度:(1)“凌霄花”——“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攀附富贵型爱情观——“绝不像”;(2)“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只知依附型爱情观——“绝不学”;(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一味奉献型爱情观——“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有了这样的具体品味,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诗人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诗人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面的痴恋,即使有爱的奉献,也是不够的。很自然地由“品文”而“悟道”,效果比较好。
还可以采用置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将“彩虹似的梦”置换为“美丽的梦”,让学生比较两者的表达效果,学生品味比较后,围绕“彩虹似的梦”谈出了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有的读出了“梦”的绚丽多彩却又稍纵即逝,有的读出了“梦”的高于现实却又遥不可及,有的读出了“梦”的只可远观和逼取便失。
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直面文本,直面语言,从注重语言品味入手来提高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努力彰显语文本色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中职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常金梅,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