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如同演好一场戏,而结束语作为戏的压轴部分,虽然才短短几分钟,却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清代李渔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若难遽别”①,强调编戏、写文章结尾要清亮美约,余音绕梁,其实讲课亦然。结束语作为一堂完整语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所用时间不多,有时甚至只有几句话,却关系着整堂课的完美与否。结束语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课毕思不断、言尽意不绝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结束语;语文课堂;方式;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结束语存在的相关问题
明代学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道:“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②即写文章开头要能吸引人,结尾要有无穷韵味。实际上,对于语文课堂而言也同样如此。“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这一经典俗语折射出了非常耐人寻味的哲学意味,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非常巧妙的课堂教学导入,在“先声夺人”中渐入佳境地开展教学,而且还应该看到课堂结尾教学“尾声”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们致力于导语的精彩,却忽视了结束语。仅仅以作业代替,更有甚者,下课铃声一响,便戛然而止,草草收场,破坏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有的教师能注意到结束语的重要性,但是却禁锢于以下几个问题:枯燥乏味,缺乏生动;用语繁琐,不够精练;生硬呆板,意蕴不足。
从笔者对关于结束语的资料查询发现,从数量上来说,与教学设计其他环节的研究相比,数量远远少于关于教学目标、导入语等的研究;从质量上来说,首先,基本都是一线教师的思考与分析,虽然比较贴近课堂实际,仅仅从课堂结语的各种形式去分析,限于归纳总结式、设置悬念式、发散延伸式、情感激发式等,少有创新突破。其次,缺乏专家们的研究与理论支撑,浮于结束语表面的几种形式归纳,大同小异。再次,缺少实践调查,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怎样形式的结束语为一堂课收尾,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去深入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则更为准确。
二、结束语应具备的条件
在语文课堂上,结束语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去把握。但不管什么样的结语,都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重视预设,巧妙设计。所谓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课堂的导入、教学环节、课堂收束、教学方法、情景问题等进行精心的预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构建更好的语文课堂。如李镇西老师在《致女儿的信》结束语是:“其实爱情这个重大话题,我们怎能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里说清楚呢?如果你想知道爱情的力量,可以读一读白朗宁夫人至善至美的爱情情书;如果你想了解爱情的高尚,那你将来一定要去读一读《简·爱》,到那时,我相信你会对爱情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优美的句式一出,不仅给整堂课添彩,而且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使语文不仅学在课堂,还在生活。
其次,重视生成,余音绕梁。所谓生成,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活动中产生的超出师生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学生的生成性东西,加以发挥,可能就是一个很完美的结束语。例如:郭初阳老师在《愚公移山》讲课中,有位同学提出,愚公移山带给他的是一种沉淀在内心里的依托的精神,他还列举了鲁迅和三毛的话语来论述精神的重要性。郭初阳老师立刻抓住了这个生成性的点,作为了整节课的结语,引人深思。生成是无法预设的美丽,教师如果多让位于学生,把握他们的内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特别精致。
再次,重视方法,灵活多样。对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给予不同的结语,让结语各式各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无论什么样的结语最终都归属于教学设计,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让语文课堂体现出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位。教师们不仅可以采用设置悬念式、概括总结式、比较探究式等,也可以几个方式联合运用,在学生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的时候,以一个华丽的结束语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你作为教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③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既教文又育人;即是任课教师,又是活生生的导师和思想的引路人。在指导学会阅读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时,一定要意识到结束语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回顾所有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对所教学的内容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还有利于促使他们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外在延伸,促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升华他们的感情,使他们热爱语文,热爱课堂。
注释
①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
②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16.
③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42.
参考文献
[1]朱红梅.语文课堂结语七法[J].山东教育,2003(11).
[2]王有鹏.锤炼课堂结束语——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教师语言艺术之四[J].中国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3]薛吉辰.一堂课之妙在结语[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
[4]王晓莉.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J].现在语文,2012(7).
[5]臧胜楠.语文课堂中的教师结束语探究—以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教学实录为例[J].中国教师,2010(22).
[6]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结束语;语文课堂;方式;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结束语存在的相关问题
明代学者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写道:“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语当如撞钟,清音有余。”②即写文章开头要能吸引人,结尾要有无穷韵味。实际上,对于语文课堂而言也同样如此。“编筐织篓,重在收口。”这一经典俗语折射出了非常耐人寻味的哲学意味,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需要非常巧妙的课堂教学导入,在“先声夺人”中渐入佳境地开展教学,而且还应该看到课堂结尾教学“尾声”的重要价值。
结束语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们致力于导语的精彩,却忽视了结束语。仅仅以作业代替,更有甚者,下课铃声一响,便戛然而止,草草收场,破坏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有的教师能注意到结束语的重要性,但是却禁锢于以下几个问题:枯燥乏味,缺乏生动;用语繁琐,不够精练;生硬呆板,意蕴不足。
从笔者对关于结束语的资料查询发现,从数量上来说,与教学设计其他环节的研究相比,数量远远少于关于教学目标、导入语等的研究;从质量上来说,首先,基本都是一线教师的思考与分析,虽然比较贴近课堂实际,仅仅从课堂结语的各种形式去分析,限于归纳总结式、设置悬念式、发散延伸式、情感激发式等,少有创新突破。其次,缺乏专家们的研究与理论支撑,浮于结束语表面的几种形式归纳,大同小异。再次,缺少实践调查,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以怎样形式的结束语为一堂课收尾,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去深入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则更为准确。
二、结束语应具备的条件
在语文课堂上,结束语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们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去把握。但不管什么样的结语,都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重视预设,巧妙设计。所谓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课堂的导入、教学环节、课堂收束、教学方法、情景问题等进行精心的预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构建更好的语文课堂。如李镇西老师在《致女儿的信》结束语是:“其实爱情这个重大话题,我们怎能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里说清楚呢?如果你想知道爱情的力量,可以读一读白朗宁夫人至善至美的爱情情书;如果你想了解爱情的高尚,那你将来一定要去读一读《简·爱》,到那时,我相信你会对爱情有更深刻的了解。”这样优美的句式一出,不仅给整堂课添彩,而且让学生有更广阔的语文阅读空间,使语文不仅学在课堂,还在生活。
其次,重视生成,余音绕梁。所谓生成,是师生在与教学情境的交互作用以及师生对话活动中产生的超出师生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好学生的生成性东西,加以发挥,可能就是一个很完美的结束语。例如:郭初阳老师在《愚公移山》讲课中,有位同学提出,愚公移山带给他的是一种沉淀在内心里的依托的精神,他还列举了鲁迅和三毛的话语来论述精神的重要性。郭初阳老师立刻抓住了这个生成性的点,作为了整节课的结语,引人深思。生成是无法预设的美丽,教师如果多让位于学生,把握他们的内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特别精致。
再次,重视方法,灵活多样。对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给予不同的结语,让结语各式各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无论什么样的结语最终都归属于教学设计,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让语文课堂体现出来自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位。教师们不仅可以采用设置悬念式、概括总结式、比较探究式等,也可以几个方式联合运用,在学生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的时候,以一个华丽的结束语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你作为教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③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既教文又育人;即是任课教师,又是活生生的导师和思想的引路人。在指导学会阅读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时,一定要意识到结束语的重要性。引领学生回顾所有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对所教学的内容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还有利于促使他们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外在延伸,促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育,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升华他们的感情,使他们热爱语文,热爱课堂。
注释
①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中华书局,2007:95.
②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16.
③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42.
参考文献
[1]朱红梅.语文课堂结语七法[J].山东教育,2003(11).
[2]王有鹏.锤炼课堂结束语——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教师语言艺术之四[J].中国语文教学参考,2007(12).
[3]薛吉辰.一堂课之妙在结语[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5)
[4]王晓莉.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J].现在语文,2012(7).
[5]臧胜楠.语文课堂中的教师结束语探究—以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教学实录为例[J].中国教师,2010(22).
[6]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