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4+7”带量采购实施前后ARB类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来源 :中医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某院“4+7”带量采购实施前后ARB类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某院“4+7”政策于2019年12月25日开始实施,统计实施前(2019年6月1日~12月1日)与实施后(2020年6月1日~12月1日)降压药物的金额、数量、日均费用(DDC)、用药频度(DDDs)、B/A值等数值,采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选目录的厄贝沙坦片和氯沙坦钾片在ARB类降压药中的DDDs占比分别是23.75%和29.82%,坎地沙坦酯片直接取代原研药,占比4.45%.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99%、13.72%和0.55%.通过比较“4+7”实施前后半年总金额、DDDs可见,“4+7”实施后比实施前总金额下降57.64%,DDDs下降20.28%(P<0.05).结论:“4+7”政策落地半年,切实降低了部分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对神经内科门诊中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为神经内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神经内科2020年6~12月门诊中药处方1800张.对处方的合理性、常见诊断疾病、饮片使用剂量、频数和种类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处方68张,占总抽取处方3.78%,以缺少中医诊断、均贴超医保、用量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其中黄芪、丹参、当归、党参、三七、川芎、牛膝、郁金、桃仁、地龙、白芍、麦冬、红花、附子、柴胡、牡蛎、龙骨、山楂、全蝎、玉竹等使用频数较;处方中高血压481张,占26.72%;失眠373张,占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