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绿色食品逐渐变为人们选购的热点。绿色大豆要求大豆种植与生产期间保证较好的环境条件,远离城市污染,且肥料的施加使用相关的绿色肥料,确保生产出的大豆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契合。然而当前绿色大豆种植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这便需要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确保大豆的优质高产。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大豆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介绍了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主要技术,研究了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能够对绿色大豆的标准化栽培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绿色食品;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绿色大豆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一)应用价值
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生产绿色大豆,对于绿色大豆,国家农业部门承认的标准应同时兼具优质和卫生等相关条件。绿色大豆的种植应保证种植环境条件的良好,优质并无污染等,与人们的健康饮食要求相契合,同时能够进行豆浆、豆腐和豆油等各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另外,从大豆植物油中提取而出的可以形成大豆饼粕相应的农副产品,是较为优质的蛋白饲料,大豆农作物相应的提取物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市场发展前景
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人们对于食物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丰富的品种,绿色健康的食物才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更相契合[1]。所以,绿色无公害食品近年来变得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当前,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以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对农产品的种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应确保区域的生态优化,因此政府部门对于绿色农业予以的大力支持。另外,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进步,绿色大豆在工业、医疗等众多领域中都获取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具有十分宽广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主要技术
(一)双条密植栽培法
过往所采用的“垄三”栽培技术,具体是指以垄作作为基础,应用相关农业机械设备针对垄体和垄沟实施分期间隔深松处理,针对垄上实施双条精播处理,对于大豆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底肥应再次予以分层施肥处理。对于大豆种植所采用的行距,从原本的65-70厘米范围缩减为45厘米,应用垄上双条密植的栽植方法。关于双条密植栽培方法,其主要优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植株间的密度,确保植株可以更加良好的分配,并且加大了植株绿色种植的面积,有效提升了对于光照的实际应用率。
(二)穴播种植法
关于穴播种植法,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大豆种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生产率,然而对于小型种植通常不是十分适用。和双条密植栽培法不同的是,这种种植方法会有意地将大豆栽培的密度加大,加大大豆植株相应的间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延长大豆的成长期,在大豆生出嫩芽时,可以使其更加充分地对阳光加以运用。
三、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分析
(一)绿色大豆品种的合理选取
1.选取合适的绿色大豆品种
实际进行绿色大豆品种选取时,需要选取品质优良且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大豆品种。当前,国内优质的大豆品种主要有鲁豆1与鲁豆2。在进行绿色大豆种植以前,需要首先针对种子实施相应处理。具体进行处理时,应确保大豆种子的纯度符合绿色大豆种植的相关要求。
2.合理拌种
针对大豆种植进行处理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拌种方法。当前,比较普遍的拌种方法主要包含钼酸铵拌种法、药剂拌种法与根瘤菌拌种法。上述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大豆种子的发芽速度与发芽率,更加利于大豆植株的生长,加强大豆植株对于外界环境所具有的抵抗能力。
(二)合理选地
实际对大豆进行种植以前,种植人员应确保种植区域周边没有工厂与企业,确保水质条件与相关要求相符。种植人员应科学地针对土地实施深翻处理[2]。可以在秋季实施整地处理,对翻地深度加以控制,使其保持约为20厘米,然后应进行耙地处理。
(三)适时播种
大豆种子播种的质量和种植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种植人员应保证适时播种,且在播种以前针对大豆种植实施相应处理,有效加强大豆播种质量。一方面,昼夜温差会对大豆播种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过早播种会造成大豆生长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促使大豆检查情况的发生。种植人员可以使用大型机械执行播种操作,提升播种、肥料施加以及平茬等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
(四)合理密植
农作物种植中,密植种植技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窄行密植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优势是能够加大作物种植的面积,通过减小作物种植行距,加大作物种植株距,能够实现大豆植株种植的科学分配,加大绿色种植面积,确保大豆具有更大的受光面。大豆种植过程中,充足的光照十分必要,这样条件下更加利于大豆进行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优质高产。
(五)肥料的科学施加
完成大豆的种植工作以后,种植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底肥的施加,磷铵肥的施加量是0.013-0.018kg/m2,渣肥的施加量是1.199-1.499kg/m2。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豆通常使用0.045-0.060kg/m2的过磷肥和0.037kg/m2的大豆复合肥,对于氮肥的使用,不能将其作为底肥,因为这样会导致烂种情况的发生。在大豆结英的过程中,应进行尿素的追加,肥料追施量为0.015kg/m2。
(六)田间管理
在各种绿色大豆栽培技术中,霜霉病是大豆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百菌清与多菌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每月三次,采用喷施的方式。一些地区大豆也会产生灰斑病的问题,可以联合应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除却病虫害问题以外,鼠害也是大豆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由于鼠害的消灭存在一定困难,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灭鼠,必然需要加大药物的使用浓度与剂量,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所以一般采用诱杀的方法。
(七)适时采收
临近采收期,种植人员应对大豆的实际生长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对于人工采收方法,应尽量避免产生掉英与丢枝的问题,对于机械采收方式应对大豆的成熟期予以格外关注,不同成熟期大豆的采收方法也有所不同,机械设备的选取格外重要,应保证选取机械设备的省力与省时,且缩减设备的成本投入。
四、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
(一)做好宣传工作
对于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于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视度,利用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确保农户对于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具有更为充分地掌握。可以对农户进行相关知识手册的发放,让农户知晓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怎样对这种种植技术进行科学应用。也可以同村委会相互联合,通过广播对该项技术进行大力宣传,也可以在相关网站上进行与该项技术相关文章的定期发布。
(二)做好培训工作
农业相关部门应对所属管辖范围中的种植人员加强培训,以提升农户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农业部门,可以在村中进行流动站的设置,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农户存在的各种疑问进行解答,另外,农业部门可以开办相应的培训班,针对农户实施专业化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农戶具有更加丰富的绿色大豆种植经验,从而使农户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大豆是非常重要的绿色食品资源,然而当前国内绿色大豆的种植与栽培过程中存在众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大豆生产整体质量及产量的提高十分不利。所以,实际进行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应做好大豆选种、选地、田间管理和肥料施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提高大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获取更高的大豆产量,使人们对于大豆食品的需求得到良好满足,并给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文晶.大豆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J].新农民,2019(10):43-44.
[2]王瑞,李杜娟,陈晓露,等.绿色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9).
关键词:绿色食品;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绿色大豆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发展前景
(一)应用价值
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运用主要是为了生产绿色大豆,对于绿色大豆,国家农业部门承认的标准应同时兼具优质和卫生等相关条件。绿色大豆的种植应保证种植环境条件的良好,优质并无污染等,与人们的健康饮食要求相契合,同时能够进行豆浆、豆腐和豆油等各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另外,从大豆植物油中提取而出的可以形成大豆饼粕相应的农副产品,是较为优质的蛋白饲料,大豆农作物相应的提取物在工业和医疗等领域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市场发展前景
伴随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人们对于食物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丰富的品种,绿色健康的食物才与人们的实际需求更相契合[1]。所以,绿色无公害食品近年来变得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当前,国家更加重视农业的绿色生态化发展,以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对农产品的种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应确保区域的生态优化,因此政府部门对于绿色农业予以的大力支持。另外,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进步,绿色大豆在工业、医疗等众多领域中都获取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具有十分宽广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主要技术
(一)双条密植栽培法
过往所采用的“垄三”栽培技术,具体是指以垄作作为基础,应用相关农业机械设备针对垄体和垄沟实施分期间隔深松处理,针对垄上实施双条精播处理,对于大豆种植过程中所使用的底肥应再次予以分层施肥处理。对于大豆种植所采用的行距,从原本的65-70厘米范围缩减为45厘米,应用垄上双条密植的栽植方法。关于双条密植栽培方法,其主要优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植株间的密度,确保植株可以更加良好的分配,并且加大了植株绿色种植的面积,有效提升了对于光照的实际应用率。
(二)穴播种植法
关于穴播种植法,其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大豆种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生产率,然而对于小型种植通常不是十分适用。和双条密植栽培法不同的是,这种种植方法会有意地将大豆栽培的密度加大,加大大豆植株相应的间距,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延长大豆的成长期,在大豆生出嫩芽时,可以使其更加充分地对阳光加以运用。
三、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分析
(一)绿色大豆品种的合理选取
1.选取合适的绿色大豆品种
实际进行绿色大豆品种选取时,需要选取品质优良且具有较强抗逆性的大豆品种。当前,国内优质的大豆品种主要有鲁豆1与鲁豆2。在进行绿色大豆种植以前,需要首先针对种子实施相应处理。具体进行处理时,应确保大豆种子的纯度符合绿色大豆种植的相关要求。
2.合理拌种
针对大豆种植进行处理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拌种方法。当前,比较普遍的拌种方法主要包含钼酸铵拌种法、药剂拌种法与根瘤菌拌种法。上述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升大豆种子的发芽速度与发芽率,更加利于大豆植株的生长,加强大豆植株对于外界环境所具有的抵抗能力。
(二)合理选地
实际对大豆进行种植以前,种植人员应确保种植区域周边没有工厂与企业,确保水质条件与相关要求相符。种植人员应科学地针对土地实施深翻处理[2]。可以在秋季实施整地处理,对翻地深度加以控制,使其保持约为20厘米,然后应进行耙地处理。
(三)适时播种
大豆种子播种的质量和种植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种植人员应保证适时播种,且在播种以前针对大豆种植实施相应处理,有效加强大豆播种质量。一方面,昼夜温差会对大豆播种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是过早播种会造成大豆生长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促使大豆检查情况的发生。种植人员可以使用大型机械执行播种操作,提升播种、肥料施加以及平茬等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
(四)合理密植
农作物种植中,密植种植技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窄行密植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优势是能够加大作物种植的面积,通过减小作物种植行距,加大作物种植株距,能够实现大豆植株种植的科学分配,加大绿色种植面积,确保大豆具有更大的受光面。大豆种植过程中,充足的光照十分必要,这样条件下更加利于大豆进行新陈代谢,从而实现优质高产。
(五)肥料的科学施加
完成大豆的种植工作以后,种植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底肥的施加,磷铵肥的施加量是0.013-0.018kg/m2,渣肥的施加量是1.199-1.499kg/m2。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豆通常使用0.045-0.060kg/m2的过磷肥和0.037kg/m2的大豆复合肥,对于氮肥的使用,不能将其作为底肥,因为这样会导致烂种情况的发生。在大豆结英的过程中,应进行尿素的追加,肥料追施量为0.015kg/m2。
(六)田间管理
在各种绿色大豆栽培技术中,霜霉病是大豆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百菌清与多菌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每月三次,采用喷施的方式。一些地区大豆也会产生灰斑病的问题,可以联合应用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除却病虫害问题以外,鼠害也是大豆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由于鼠害的消灭存在一定困难,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灭鼠,必然需要加大药物的使用浓度与剂量,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所以一般采用诱杀的方法。
(七)适时采收
临近采收期,种植人员应对大豆的实际生长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对于人工采收方法,应尽量避免产生掉英与丢枝的问题,对于机械采收方式应对大豆的成熟期予以格外关注,不同成熟期大豆的采收方法也有所不同,机械设备的选取格外重要,应保证选取机械设备的省力与省时,且缩减设备的成本投入。
四、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
(一)做好宣传工作
对于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于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重视度,利用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确保农户对于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具有更为充分地掌握。可以对农户进行相关知识手册的发放,让农户知晓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以及怎样对这种种植技术进行科学应用。也可以同村委会相互联合,通过广播对该项技术进行大力宣传,也可以在相关网站上进行与该项技术相关文章的定期发布。
(二)做好培训工作
农业相关部门应对所属管辖范围中的种植人员加强培训,以提升农户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绿色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农业部门,可以在村中进行流动站的设置,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农户存在的各种疑问进行解答,另外,农业部门可以开办相应的培训班,针对农户实施专业化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农戶具有更加丰富的绿色大豆种植经验,从而使农户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大豆是非常重要的绿色食品资源,然而当前国内绿色大豆的种植与栽培过程中存在众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大豆生产整体质量及产量的提高十分不利。所以,实际进行大豆种植的过程中,应做好大豆选种、选地、田间管理和肥料施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唯有如此方能有效提高大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获取更高的大豆产量,使人们对于大豆食品的需求得到良好满足,并给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李文晶.大豆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J].新农民,2019(10):43-44.
[2]王瑞,李杜娟,陈晓露,等.绿色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