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对教师、学生、语文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重新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究性学习。这种学习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个性化阅读。本文以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教材中的《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为例,探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自学指导的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在悠扬悦耳的古典音乐声中,教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瑙河的女神”维也纳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魅力独特的人文景观:翠色欲流的阿尔卑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乐坛大师的铜像和大理石像、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随着教师的导入,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了学习探究活动之中。
基于Internet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生动直观、新颖鲜活的画面,使学生人情入境,心驰神往。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唤起其探究和发现的心向,从而主动地学习。
环节二:突出重点。生成目标
在学生熟悉文本之后,教师重点提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接着请学生围绕重点进行质疑。让一个个问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让学生通过网络上传关注热点。然后,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甄别、筛选、补充,生成课堂学习目标:①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维也纳人是怎样用音乐装饰城市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③在维也纳,音乐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哪里?④了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特点。
这样的目标蓄积了师生互动生成的能量。当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保持长久的兴趣。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将会变得其乐无穷。
环节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目标由学生提出,也应由学生解决。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网站,安排充足的时间,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个性阅读。学生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如鱼得水,放开了手脚,开阔了视野。接着,各小组内交流探究成果,协作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小组学习成果。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相机作以下引导:
1 拓展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尤其需要这种丰富的学习背景。而网络环境为这种背景的建构提供了便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就教学中某一阅读主题,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寻更多的相关材料进行阅读,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自学第二段时,一般会产生这些疑问:曾经有哪些著名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学习、创作?他们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这些问题都可以点击教师精心制作的超级链接,通过超文本阅读寻觅到答案。
2 浏览图片
对于维也纳人是怎样用音乐装饰自己的城市的,国家歌剧院气势恢宏和“金色大厅”金碧辉煌等专题的研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到互联网上去浏览相关的实景图片。这些图片大气恢宏,精彩纷呈,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比拟的。
3 欣赏视频
在了解“金色大厅”后,请学生观看视频《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宋祖英维也纳独唱音乐会》的两个片段。精彩的回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多了对维也纳音乐建筑的真实感受。
4 感情朗读
网络技术只不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不能替代朗读训练,不能替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练习。在读中感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精心设置的各种文字、图像和音像资料,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架构。在本教学环节中,学生完全是主体。通过观察、感知、想象、感情朗读、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他们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在自主的实践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环节四:升华情感,延伸课外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学习课文之后想些什么?要说些什么?在交流平台上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查阅维也纳的相关内容,浏览视频、动画、文字、图片,在网站上交流各自搜集的信息资料和新的学习收获。他们还可以走向更为广阔的Internet,自动检索,再次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更不能仅限于课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供超文本阅读材料。这无疑极大地延伸、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本堂课的设计中,课堂上的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与文本、与老师、与同伴、与网络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内容。体会美感,运用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堂,其质量与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在悠扬悦耳的古典音乐声中,教师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瑙河的女神”维也纳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和魅力独特的人文景观:翠色欲流的阿尔卑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乐坛大师的铜像和大理石像、金碧辉煌的“金色大厅”……随着教师的导入,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了学习探究活动之中。
基于Internet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刺激。生动直观、新颖鲜活的画面,使学生人情入境,心驰神往。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唤起其探究和发现的心向,从而主动地学习。
环节二:突出重点。生成目标
在学生熟悉文本之后,教师重点提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接着请学生围绕重点进行质疑。让一个个问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让学生通过网络上传关注热点。然后,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甄别、筛选、补充,生成课堂学习目标:①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②维也纳人是怎样用音乐装饰城市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③在维也纳,音乐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哪里?④了解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的特点。
这样的目标蓄积了师生互动生成的能量。当学生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并保持长久的兴趣。学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将会变得其乐无穷。
环节三: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目标由学生提出,也应由学生解决。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网站,安排充足的时间,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个性阅读。学生各有所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如鱼得水,放开了手脚,开阔了视野。接着,各小组内交流探究成果,协作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并形成小组学习成果。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相机作以下引导:
1 拓展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尤其需要这种丰富的学习背景。而网络环境为这种背景的建构提供了便利。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就教学中某一阅读主题,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寻更多的相关材料进行阅读,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自学第二段时,一般会产生这些疑问:曾经有哪些著名音乐家在维也纳生活、学习、创作?他们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这些问题都可以点击教师精心制作的超级链接,通过超文本阅读寻觅到答案。
2 浏览图片
对于维也纳人是怎样用音乐装饰自己的城市的,国家歌剧院气势恢宏和“金色大厅”金碧辉煌等专题的研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到互联网上去浏览相关的实景图片。这些图片大气恢宏,精彩纷呈,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这是教师讲解所无法比拟的。
3 欣赏视频
在了解“金色大厅”后,请学生观看视频《2007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宋祖英维也纳独唱音乐会》的两个片段。精彩的回放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多了对维也纳音乐建筑的真实感受。
4 感情朗读
网络技术只不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它不能替代朗读训练,不能替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练习。在读中感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学生通过浏览教师精心设置的各种文字、图像和音像资料,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知识架构。在本教学环节中,学生完全是主体。通过观察、感知、想象、感情朗读、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他们既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在自主的实践中提高了语文能力。
环节四:升华情感,延伸课外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学习课文之后想些什么?要说些什么?在交流平台上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查阅维也纳的相关内容,浏览视频、动画、文字、图片,在网站上交流各自搜集的信息资料和新的学习收获。他们还可以走向更为广阔的Internet,自动检索,再次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不应仅限于课本,更不能仅限于课堂。、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供超文本阅读材料。这无疑极大地延伸、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要“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本堂课的设计中,课堂上的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与文本、与老师、与同伴、与网络对话,在对话中感悟内容。体会美感,运用语言。这样的语文课堂,其质量与效率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