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具实效的教学模式。实行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从合作学习的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及有效性、合作学习的误区、合作学习的思考等方面,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以期揭示其可能的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
【关键词】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
本人以所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发表年份、发表途径、研究视角、研究主题、教师层次等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综合现有文献资料,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的“关注”。
一、自主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受到教育学界的关注
第一,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规划者。首先,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目标的规划者。其次,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情境、氛围的规划者。第二,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的亲密伙伴。亲密伙伴式,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平等研讨问题,提出和验证假设,参与和体验实验操作,在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的思辨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方案或结论。第三,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督导者。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督导性的提示,不越位代替学生孕育和产出“结论”,学生难产“结论”时老师又要及时充当热心的结论“助产婆”。第四,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调控者。自主合作学习是依据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这一辩证原理,要求教师尽可能把课堂时间还给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学生。
二、广泛关注到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经过测试,全面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后,就该分组了。一般是4-6人一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尽量使同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不以学习成绩作单一的参考指标,使学生领会“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理念。不同小组之间要实现组间零差距,这样才会在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在分组的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独特地位。当然,这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气质影响力。划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三、关注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式是确保“主体参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做事的能力。2、同伴的坦诚评价。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同时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3、组际的友好互评。组际互评,一方面增强了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4、教师的激励评价。教师评价不仅要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更要重视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四、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意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意识。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合作学习”的行为也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三、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意识。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愈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四要培养学生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人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六要培养学生积极通过实践来把握知识、提商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习惯意识。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也需要实践来验证。
五、关注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中的误区并制定对策
误区一: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学习。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教师认为,一些教师在教室里面将桌子摆成各种新奇的组合方式,几名学生围在一起听课或者看书就叫做合作学习了。更有甚者,教师在课堂内忙于组织小组活动,结果往往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误区二:合作学习排斥其他学习方法。一些教师认为现在的教学必须要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他教学形式,特别是讲授法已经落伍了,要彻底摒弃。误区三:合作学习的内容只能限于本学科教学。教师在为合作小组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时候,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很难脱离本学科知识范围的限制。误区四:小组成绩等同于个人成绩。合作学习强调的是集体的成就,每个学生对集体的成就都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有的教师就简单的认为个人的成绩就是集体成绩的简单平均,并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在实践中,这种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是很危险的。
【关键词】文献综述 合作学习
本人以所搜集的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发表年份、发表途径、研究视角、研究主题、教师层次等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综合现有文献资料,总结出如下五个方面的“关注”。
一、自主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受到教育学界的关注
第一,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规划者。首先,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目标的规划者。其次,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情境、氛围的规划者。第二,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的亲密伙伴。亲密伙伴式,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平等研讨问题,提出和验证假设,参与和体验实验操作,在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的思辨过程中生成问题解决方案或结论。第三,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督导者。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一种督导性的提示,不越位代替学生孕育和产出“结论”,学生难产“结论”时老师又要及时充当热心的结论“助产婆”。第四,教师应是自主合作学习的调控者。自主合作学习是依据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这一辩证原理,要求教师尽可能把课堂时间还给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学生。
二、广泛关注到科学分组是合作学习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经过测试,全面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后,就该分组了。一般是4-6人一组,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尽量使同组成员进行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不以学习成绩作单一的参考指标,使学生领会“一个好汉三个帮”的理念。不同小组之间要实现组间零差距,这样才会在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在分组的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小组中的独特地位。当然,这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气质影响力。划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分组时,尽量做到科学合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要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要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优等生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
三、关注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式是确保“主体参与、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做事的能力。2、同伴的坦诚评价。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同时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3、组际的友好互评。组际互评,一方面增强了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4、教师的激励评价。教师评价不仅要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更要重视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即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四、关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意识。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意识。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合作学习”的行为也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三、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意识。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更要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愈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四要培养学生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人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六要培养学生积极通过实践来把握知识、提商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习惯意识。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也需要实践来验证。
五、关注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中的误区并制定对策
误区一:合作学习就是小组学习。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教师认为,一些教师在教室里面将桌子摆成各种新奇的组合方式,几名学生围在一起听课或者看书就叫做合作学习了。更有甚者,教师在课堂内忙于组织小组活动,结果往往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计划。误区二:合作学习排斥其他学习方法。一些教师认为现在的教学必须要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其他教学形式,特别是讲授法已经落伍了,要彻底摒弃。误区三:合作学习的内容只能限于本学科教学。教师在为合作小组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时候,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很难脱离本学科知识范围的限制。误区四:小组成绩等同于个人成绩。合作学习强调的是集体的成就,每个学生对集体的成就都负有重要责任。因此有的教师就简单的认为个人的成绩就是集体成绩的简单平均,并以此作为奖励的依据。在实践中,这种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