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块放大镜,去映照学生习作中的词汇和句子,便会发现很多学生的写作是有固定词汇量和句式模式的,而且整个学生群体的词汇也大致相同。学生习作中出现的词语并非来自于自身的感受和体会,而出于间接的搬用。“桃红柳绿、春风和煦、春光明媚、莺歌燕舞”之类的经典词语成为“春天式作文”的专用词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灿烂”成为“天气式开头”的专用语库;“蝴蝶翩翩起舞、青蛙呱呱歌唱、脸蛋像红苹果”成了专用的比喻拟人语录。写作文,成了熟知词汇的堆叠。此类习作,读后便不能给人以清新之感。长期这样的搜词式写作过程,亦不能让学生享受到创作之乐。
究其根源,与传统作文教学中两个不引人注目的局部小模式有很大关系。
一是“好词好句摘录法”。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一般都备有摘录本,也称“采蜜本”。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之时,能摘录好词佳句,实为读书之好方法。但如若不加引导,便会弄巧成拙,反成为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障碍。首先学生的鉴赏能力尚不高,他们摘录的词句兴许是一些陈词朽句,将此词句用于作文,作文便显得老气横秋,无童心童趣。其次学生借用词句时,不从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出发,只做了搬动,写出的句子自然不能打动人。
二是“好词佳句圈画法”。用红笔圈画好词佳句是语文教师惯用的习作批阅之法。然现实中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看重习作中成语的使用数量、名言名句的引用,以及一些常用比喻拟人句子的复写,对习作中真正能表达学生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有生命力的语句反而发现不了。这样的评价导向也为陈词朽句的泛滥创造了条件。
正是这样的两个作文教学局部模式,导致了学生习作词句文风的陈旧,在语言上难以清新起来。倘要让学生言为心声,就必须改革这两个局部模式,去掉这种惯用的以陈词朽句堆砌作文的方式。
一、善用感性词句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的词汇可谓极其丰富。学生惯用陈词朽句绝非因为可用之词稀少,而是依着固定模式使用语言而致。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新词,使用切合自己体验和需求之词。我常常把习作中一些闪烁着学生新奇感受和思维的词句圈画出来,给予肯定,并将一些类似的词作比较,让学生细细辨析品味其差异,培养语感。
(一)词汇选用合乎情
选用合乎自己情感和真意的词,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表情达意的实际功用,使他们将写作视为自己倾吐情感、表达见解的途径。如此,写作便能成为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从而让他们爱上它。
如学生描写河岸草色,—开始只能写到绿色为止。显然,他们也觉得没有表达出自己看草之后真实的感受。我这样引导他们:同样是绿色,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词汇选用:新绿、翠绿、嫩绿、墨绿、幽绿、亮绿、草绿、淡绿、深绿、暗绿……究竟用哪一个,要视自己的观察感受而定。再比如,学生在描写一个小女孩的外貌时,开始只能用到“漂亮”这个词,让人觉得比较含糊。我告诉他们,这是难以让人感同身受的陈词。于是,他们便从自我感受出发,写出了“秀气”“水灵灵的”“如一朵晨露中还没有绽开的莲花”等这样一些让读者有知有觉的词。久而久之,学生从词语选用中多加留意,就能让自己的习作语言真正表己情、达己意了。
(二)词汇选用合乎新
即便是同题材、同内容的写作,语言也是可以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作文求新、求异、求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新语新词,使学生感觉趣味无穷。
如有一幅修椅子的画面,需要学生把过程写具体、写生动。一开始,学生觉得这个题材并不新鲜,没有兴趣。我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医学术语,学生一下子来劲了。他们的习作听起来好像是医生在做外科手术一样:“我把那断了的腿拾起,正对着断的截面,先粘上‘石膏’,再缠上‘绷带’……”学生从多次的练习中渐渐感受到了这些新颖用语的有趣。于是,在写赶田间吃谷子的麻雀的时候,有学生就用上了武侠小说的语言:“我先使一套狮吼功,希望把它们镇住,但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挥动竹竿,使出少林罗汉棍。这一招果然见效。它们全被吓跑了,飞上了高高的电线杆。可是,当我一转身,它们又来反攻。我只好扎了几个稻草人,在田间摆起了龙门阵……”还有的学生在写同学间的矛盾时用上了侦探术语,写足球比赛时用上了军事术语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新奇语言的尝试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写作过程的乐趣和成功收获的喜悦。
二、善于破词组句
当读到一篇记事习作的首句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教师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是孩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作文选的示范、一些教师的习惯性示范、代代学生之间的相互传递等等,都造成了这种固定句式的生成。如何让学生将积累的好词好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尝试着“敲碎与重组”语言,让学生习作中的词句绽放新的生命色彩。
(一)学会破词,依自己的真实感受创出新词
将一些固有的词汇,经过自己的独特感受后进行重组,会衍生出自己的语言来。如我在教学时,列举了朱自清《春>里所用到的一个词:朗润。此词为朱自清先生独创,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读者读着这个词,能够和作者一同感受这样一番景象:春日里,那山上的绿草抽出嫩芽,老树长出新枝,那色调自然亮起来了。往日那阴云密布的天空的灰暗色调,在春阳下消失了。天空变得更亮,更明朗了。那山上的冰雪消融,使冬冻的泥土变得湿润了,使空气变得湿润了。这不就是朱自清文中的“山朗润起来了”的原意吗?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能够生出一些新鲜语句来。那些句子里没有连串的成语,没有传统的修辞,读来却有如清风扑面。如一个学生在儿童诗《太阳》中有这样一段语言:“太阳是白天里的,红星星孩子/一大早/就偷偷跑到小河里/蒙住了水的眼睛/把那张清纯的脸/逗红了//接着,他又淘气地打翻了那坛/陈年高梁酒/那红透了的闪光/给有生命力的/大大小小/都灌醉在梦的喜悦中……”
(二)学会破句,新句从心而生,由感而生
一些固有的句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受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如一学生读了黄巢的《咏菊》之后,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句记忆深刻。他在描写一段城市傍晚的美景的时候,看到霞光洒满整座城市,就能破句重组:“霞光照在我们经过的一条小河上,小河的水变成了金黄色,黄得像古代皇帝身上穿的黄丝绸。霞光洒满了我们这座小城,照得那些高楼与大厦一片灿烂,真如满城尽是黄金房啊!”
三、提倡新颖的写句方式,进行感性写句竞赛
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中,常有写句子的练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造句”,这是训练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师经常指导学生用词写句子,但往往只关注这个词语运用的环境正确与否,而不去考虑它是否生动。因而,学生用词造句时也仅求正确无误,不讲究表达水平的高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中组句水平的提高。
我在让学生用词写句子练习时,在评价中加以区分,对于写得好的句子额外加“星”,以示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句训练也变得有趣起来,成为习作语言训练的一个助推器。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一些局部领域需要以辩证的思维去审视一些固用的模式。只有拿捏有度,扶放得当,敢于突破与尝试,才能让学生习作吹起清新之风,充满童真童味。
究其根源,与传统作文教学中两个不引人注目的局部小模式有很大关系。
一是“好词好句摘录法”。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一般都备有摘录本,也称“采蜜本”。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之时,能摘录好词佳句,实为读书之好方法。但如若不加引导,便会弄巧成拙,反成为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障碍。首先学生的鉴赏能力尚不高,他们摘录的词句兴许是一些陈词朽句,将此词句用于作文,作文便显得老气横秋,无童心童趣。其次学生借用词句时,不从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出发,只做了搬动,写出的句子自然不能打动人。
二是“好词佳句圈画法”。用红笔圈画好词佳句是语文教师惯用的习作批阅之法。然现实中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看重习作中成语的使用数量、名言名句的引用,以及一些常用比喻拟人句子的复写,对习作中真正能表达学生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有生命力的语句反而发现不了。这样的评价导向也为陈词朽句的泛滥创造了条件。
正是这样的两个作文教学局部模式,导致了学生习作词句文风的陈旧,在语言上难以清新起来。倘要让学生言为心声,就必须改革这两个局部模式,去掉这种惯用的以陈词朽句堆砌作文的方式。
一、善用感性词句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的词汇可谓极其丰富。学生惯用陈词朽句绝非因为可用之词稀少,而是依着固定模式使用语言而致。因此,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使用新词,使用切合自己体验和需求之词。我常常把习作中一些闪烁着学生新奇感受和思维的词句圈画出来,给予肯定,并将一些类似的词作比较,让学生细细辨析品味其差异,培养语感。
(一)词汇选用合乎情
选用合乎自己情感和真意的词,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表情达意的实际功用,使他们将写作视为自己倾吐情感、表达见解的途径。如此,写作便能成为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从而让他们爱上它。
如学生描写河岸草色,—开始只能写到绿色为止。显然,他们也觉得没有表达出自己看草之后真实的感受。我这样引导他们:同样是绿色,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词汇选用:新绿、翠绿、嫩绿、墨绿、幽绿、亮绿、草绿、淡绿、深绿、暗绿……究竟用哪一个,要视自己的观察感受而定。再比如,学生在描写一个小女孩的外貌时,开始只能用到“漂亮”这个词,让人觉得比较含糊。我告诉他们,这是难以让人感同身受的陈词。于是,他们便从自我感受出发,写出了“秀气”“水灵灵的”“如一朵晨露中还没有绽开的莲花”等这样一些让读者有知有觉的词。久而久之,学生从词语选用中多加留意,就能让自己的习作语言真正表己情、达己意了。
(二)词汇选用合乎新
即便是同题材、同内容的写作,语言也是可以截然不同的,这也是作文求新、求异、求趣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新语新词,使学生感觉趣味无穷。
如有一幅修椅子的画面,需要学生把过程写具体、写生动。一开始,学生觉得这个题材并不新鲜,没有兴趣。我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医学术语,学生一下子来劲了。他们的习作听起来好像是医生在做外科手术一样:“我把那断了的腿拾起,正对着断的截面,先粘上‘石膏’,再缠上‘绷带’……”学生从多次的练习中渐渐感受到了这些新颖用语的有趣。于是,在写赶田间吃谷子的麻雀的时候,有学生就用上了武侠小说的语言:“我先使一套狮吼功,希望把它们镇住,但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挥动竹竿,使出少林罗汉棍。这一招果然见效。它们全被吓跑了,飞上了高高的电线杆。可是,当我一转身,它们又来反攻。我只好扎了几个稻草人,在田间摆起了龙门阵……”还有的学生在写同学间的矛盾时用上了侦探术语,写足球比赛时用上了军事术语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新奇语言的尝试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写作过程的乐趣和成功收获的喜悦。
二、善于破词组句
当读到一篇记事习作的首句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时候,教师们是不是应该思考:这是孩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作文选的示范、一些教师的习惯性示范、代代学生之间的相互传递等等,都造成了这种固定句式的生成。如何让学生将积累的好词好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尝试着“敲碎与重组”语言,让学生习作中的词句绽放新的生命色彩。
(一)学会破词,依自己的真实感受创出新词
将一些固有的词汇,经过自己的独特感受后进行重组,会衍生出自己的语言来。如我在教学时,列举了朱自清《春>里所用到的一个词:朗润。此词为朱自清先生独创,来自于他的亲身体验。读者读着这个词,能够和作者一同感受这样一番景象:春日里,那山上的绿草抽出嫩芽,老树长出新枝,那色调自然亮起来了。往日那阴云密布的天空的灰暗色调,在春阳下消失了。天空变得更亮,更明朗了。那山上的冰雪消融,使冬冻的泥土变得湿润了,使空气变得湿润了。这不就是朱自清文中的“山朗润起来了”的原意吗?
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也能够生出一些新鲜语句来。那些句子里没有连串的成语,没有传统的修辞,读来却有如清风扑面。如一个学生在儿童诗《太阳》中有这样一段语言:“太阳是白天里的,红星星孩子/一大早/就偷偷跑到小河里/蒙住了水的眼睛/把那张清纯的脸/逗红了//接着,他又淘气地打翻了那坛/陈年高梁酒/那红透了的闪光/给有生命力的/大大小小/都灌醉在梦的喜悦中……”
(二)学会破句,新句从心而生,由感而生
一些固有的句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感受中变成自己的语言。如一学生读了黄巢的《咏菊》之后,对“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句记忆深刻。他在描写一段城市傍晚的美景的时候,看到霞光洒满整座城市,就能破句重组:“霞光照在我们经过的一条小河上,小河的水变成了金黄色,黄得像古代皇帝身上穿的黄丝绸。霞光洒满了我们这座小城,照得那些高楼与大厦一片灿烂,真如满城尽是黄金房啊!”
三、提倡新颖的写句方式,进行感性写句竞赛
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中,常有写句子的练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造句”,这是训练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一种方式。语文教师经常指导学生用词写句子,但往往只关注这个词语运用的环境正确与否,而不去考虑它是否生动。因而,学生用词造句时也仅求正确无误,不讲究表达水平的高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中组句水平的提高。
我在让学生用词写句子练习时,在评价中加以区分,对于写得好的句子额外加“星”,以示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写句训练也变得有趣起来,成为习作语言训练的一个助推器。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在一些局部领域需要以辩证的思维去审视一些固用的模式。只有拿捏有度,扶放得当,敢于突破与尝试,才能让学生习作吹起清新之风,充满童真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