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所有会计基础核算中比较重要的工作,随着党中央“三去一降一补”的提出,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经营成本、构建全面的企业成本管理思维,成为了一个突出而且迫切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企业战略
一、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企业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采用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原材料、人工工资和其他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形成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1.成本核算有助于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工业企业经营战略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营利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总体目标,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挖掘企业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可以让企业准确掌控经营战略,避免与其他企业的无序竞争。
2.成本核算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工作,是企业制定市场竞争性价格的前提条件,随着国际经贸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利润空间差别已经十分接近,完善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产品定价依据,在市场营销中使企业产品能够准确定价,从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成本核算是成本考核的基础,在工业企业中成本考核往往和员工签订的经济责任制考核紧密相连,成本核算的结果通常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只有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成本核算中,才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降低成本带来的相关利益,从而形成全员降成本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核算理念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思想下,成本核算基本依靠人工计算,而没有使用信息时代新产生的先进管理手段,不太重视企业资源管理ERP及授权审批流程OA的推广应用;成本核算仅仅依赖于财务部门,不能调动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享核算数据;成本核算只注重事后的结果核算,不注重事前的预算和事后的分析,使成本的管理缺乏行动目标和责任划分。以上这些做法都不适合现代成本核算的理念。
2.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企业普遍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首先,没有形成健全的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很多企业成本核算的人员配备缺失,岗位职责分工不清,应该采取二级核算的却采取一级核算。其次,没有建立原材料的收发、领用、退库、盘点制度,造成原材料管理混乱,计量不够准确,导致成本核算失真。最后,成本数据的原始记录不能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很多企业缺少原材料领用、人员费用的支出及半成品产成品入库的原始单据,或者即使有原始单据,也不能准确反映领用和消耗情况。
3.成本核算方法缺乏适用性
(1)成本核算内容不恰当
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生产成本的核算,而且一般工业企业只重视生产阶段等中游成本的核算,不核算产品研发阶段和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阶段的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的核算,造成企业的成本数据和实际成本相背离,最终导致工业企业对于产品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做出错误的决策。由于只计算产品在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人工、费用的成本,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生产成本有时只占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而研发环节、采购环节、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有很多企业把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这样研发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核算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仅考虑生产环节的核算范围显得比较狭隘。很明显,仅仅核算生产成本显然不能为决策着提供有意义的决策依据。根据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会使企业做出误判,失去产品占有市场的有利时机,最终导致经营失败。
(2)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不恰当
成本费用分配是否合理是成本核算准确与否的前提条件,设置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标准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重要的工作,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应该设立差异化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一经采用,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变动,且在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由于受陈旧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有很多企业仍然按照单一的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来作为费用分配的依据,还有个别企业按照产品消耗的原材料整体价格作为分配费用的依据,而不考虑该产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还是人工密集型产品,且不考虑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工艺的复杂性,结果导致费用分配与实际耗用不相符,产品成本失真,直接影响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4.成本核算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个别成本核算人员为了部门小集体利益而人为操纵成本分配的结果。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不深入到生产一线实地检查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是否合理真实,只满足于账面上的数据,核算成本时盲目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来的数据闭门造车,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使成本核算的结果不能给管理层的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人员往往不注重财税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核算的理念已经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三、合理解决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建议
1.明确成本核算理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成本核算理念上要树立系统化核算、信息化核算、全过程核算的现代成本核算理念。首先,成本核算要求企业全员化核算,除了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及生产部门也要把成本核算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完成每项工作都要核算投入产出的金额,保证每项经济活动都有成本的思想。其次,要大力开发企业ERP管理,使成本核算结果信息共享、互相制约,从而节约管理成本。最后,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把成本核算理念贯彻到从预算开始到最终决算的每一个管理流程中,使企业在预算开始就可以预见到成本降低的空间和环节,为企业降成本提供行动指南。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在现实工作中,有的生产车间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成本考核指标,月末成本核算时先模拟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不能完成成本考核指标就采取人为分配的方法,把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调整,把原材料消耗按照企业的考核指标上报,导致完工产品费用不真实。工业企业应制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盘点制度,由财务部门牵头,审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参与,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盘点,盘点中要注重在产品的数量及存在状态,对于生產产品约当产量的估算有合理的评估与确认,对于尚未投入生产线而生产部门已经领用的原材料要制定出盘点明细表,从而避免贪污浪费现象的产生。财务部门还应根据盘点结果和技术部门提供的原材料消耗指标准确核算在产品的实际价格。盘点制度应实行全面盘点和不定期抽查式盘点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兼顾全面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内部成本核算控制原则。
3.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1)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建立与当今市场形势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迫在眉睫,成本核算链条应逐步延长,企业经常采用的品种法和分步法等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应该与企业具体的成本管理要求相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种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品种法和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的有机结合,将各项费用按照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使各项费用与产品实际消耗具有相关性,在不同的成本核算链条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者绩效考核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
(2)调整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内容
新形势下成本核算会计已经从简单被动的做账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它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在管理层级上深度增加,管理覆盖面扩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本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要求,财务成本核算要体现从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人力资源和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核算。研发阶段成本核算要注重试验阶段原材料耗费的核算,要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记录原材料的使用情况,避免在该阶段因尚未形成可销售的产品而出现随意浪费的现象。销售阶段要注重开发市场阶段的宣传费用的成本核算,这样就可以避免流于形式上的推广,最终造成企业有效资源的浪费。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应要求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各个职能部门提供真实可信的核算基础数据,在工作中还要注重信息化建设,尽量避免人为因素,从源头上保证各项成本费用数据的真实性。
4.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及解释,尤其是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固定资产原值的入账价值变小,在不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前提下,折旧相对减少,这样就减少了成本核算中固定费用折旧费的比例,对于部分老工业基地国家政策允许加速折旧,这样就增加了企业折旧费,短期内增加了成本,所有这些会计处理都需要成本核算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会计政策,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状况的合理的会计估计,所以新形势下会计的思想与职业判断能力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越来越重要。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应仅仅是财务方面的水平,还要提高管理方面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水平,核算人员要从只会简单的数字计算向多领域多范围复合型管理人才发展,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风向标。
参考文献:
[1]丁雪艳:《工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北方经贸》,2015年第5期.
[2]陈秀军:《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14期.
[3]樊明:《浅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5年第36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企业战略
一、加强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是企业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管理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采用适合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原材料、人工工资和其他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形成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准确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对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1.成本核算有助于实现经营战略目标
工业企业经营战略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营利润,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总体目标,在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同时,挖掘企业潜力降低产品成本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可以让企业准确掌控经营战略,避免与其他企业的无序竞争。
2.成本核算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础的工作,是企业制定市场竞争性价格的前提条件,随着国际经贸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利润空间差别已经十分接近,完善的成本核算可以为企业提供合理的产品定价依据,在市场营销中使企业产品能够准确定价,从而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成本核算有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成本核算是成本考核的基础,在工业企业中成本考核往往和员工签订的经济责任制考核紧密相连,成本核算的结果通常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只有让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成本核算中,才能让员工切实感受到降低成本带来的相关利益,从而形成全员降成本的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目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核算理念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思想下,成本核算基本依靠人工计算,而没有使用信息时代新产生的先进管理手段,不太重视企业资源管理ERP及授权审批流程OA的推广应用;成本核算仅仅依赖于财务部门,不能调动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共享核算数据;成本核算只注重事后的结果核算,不注重事前的预算和事后的分析,使成本的管理缺乏行动目标和责任划分。以上这些做法都不适合现代成本核算的理念。
2.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
企业普遍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首先,没有形成健全的成本核算组织架构,很多企业成本核算的人员配备缺失,岗位职责分工不清,应该采取二级核算的却采取一级核算。其次,没有建立原材料的收发、领用、退库、盘点制度,造成原材料管理混乱,计量不够准确,导致成本核算失真。最后,成本数据的原始记录不能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很多企业缺少原材料领用、人员费用的支出及半成品产成品入库的原始单据,或者即使有原始单据,也不能准确反映领用和消耗情况。
3.成本核算方法缺乏适用性
(1)成本核算内容不恰当
传统的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生产成本的核算,而且一般工业企业只重视生产阶段等中游成本的核算,不核算产品研发阶段和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阶段的上游成本和下游成本的核算,造成企业的成本数据和实际成本相背离,最终导致工业企业对于产品是否具有财务可行性做出错误的决策。由于只计算产品在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人工、费用的成本,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生产成本有时只占产品成本的一小部分,而研发环节、采购环节、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有很多企业把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这样研发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核算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仅考虑生产环节的核算范围显得比较狭隘。很明显,仅仅核算生产成本显然不能为决策着提供有意义的决策依据。根据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会使企业做出误判,失去产品占有市场的有利时机,最终导致经营失败。
(2)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不恰当
成本费用分配是否合理是成本核算准确与否的前提条件,设置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标准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重要的工作,对于不同类别的产品应该设立差异化的分配标准,分配标准一经采用,在一定时间内不允许变动,且在研发、生产、销售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由于受陈旧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有很多企业仍然按照单一的机器工时或人工工时来作为费用分配的依据,还有个别企业按照产品消耗的原材料整体价格作为分配费用的依据,而不考虑该产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还是人工密集型产品,且不考虑不同产品具有不同的工艺的复杂性,结果导致费用分配与实际耗用不相符,产品成本失真,直接影响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4.成本核算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个别成本核算人员为了部门小集体利益而人为操纵成本分配的结果。很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人员不深入到生产一线实地检查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是否合理真实,只满足于账面上的数据,核算成本时盲目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来的数据闭门造车,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使成本核算的结果不能给管理层的管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人员往往不注重财税相关法规制度的学习,核算的理念已经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三、合理解决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对策建议
1.明确成本核算理念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成本核算理念上要树立系统化核算、信息化核算、全过程核算的现代成本核算理念。首先,成本核算要求企业全员化核算,除了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及生产部门也要把成本核算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完成每项工作都要核算投入产出的金额,保证每项经济活动都有成本的思想。其次,要大力开发企业ERP管理,使成本核算结果信息共享、互相制约,从而节约管理成本。最后,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把成本核算理念贯彻到从预算开始到最终决算的每一个管理流程中,使企业在预算开始就可以预见到成本降低的空间和环节,为企业降成本提供行动指南。 2.完善成本核算制度
在现实工作中,有的生产车间为了完成年初制定的成本考核指标,月末成本核算时先模拟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不能完成成本考核指标就采取人为分配的方法,把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调整,把原材料消耗按照企业的考核指标上报,导致完工产品费用不真实。工业企业应制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盘点制度,由财务部门牵头,审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共同参与,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盘点,盘点中要注重在产品的数量及存在状态,对于生產产品约当产量的估算有合理的评估与确认,对于尚未投入生产线而生产部门已经领用的原材料要制定出盘点明细表,从而避免贪污浪费现象的产生。财务部门还应根据盘点结果和技术部门提供的原材料消耗指标准确核算在产品的实际价格。盘点制度应实行全面盘点和不定期抽查式盘点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可以兼顾全面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内部成本核算控制原则。
3.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1)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目前,建立与当今市场形势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迫在眉睫,成本核算链条应逐步延长,企业经常采用的品种法和分步法等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应该与企业具体的成本管理要求相配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种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比如品种法和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的有机结合,将各项费用按照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使各项费用与产品实际消耗具有相关性,在不同的成本核算链条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这样才能准确核算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者绩效考核提供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
(2)调整成本核算的范围和内容
新形势下成本核算会计已经从简单被动的做账会计逐步向管理会计转变,它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在管理层级上深度增加,管理覆盖面扩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本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要求,财务成本核算要体现从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人力资源和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核算。研发阶段成本核算要注重试验阶段原材料耗费的核算,要根据实际试验情况记录原材料的使用情况,避免在该阶段因尚未形成可销售的产品而出现随意浪费的现象。销售阶段要注重开发市场阶段的宣传费用的成本核算,这样就可以避免流于形式上的推广,最终造成企业有效资源的浪费。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还应要求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各个职能部门提供真实可信的核算基础数据,在工作中还要注重信息化建设,尽量避免人为因素,从源头上保证各项成本费用数据的真实性。
4.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企业会计准则及解释,尤其是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固定资产原值的入账价值变小,在不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前提下,折旧相对减少,这样就减少了成本核算中固定费用折旧费的比例,对于部分老工业基地国家政策允许加速折旧,这样就增加了企业折旧费,短期内增加了成本,所有这些会计处理都需要成本核算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会计政策,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状况的合理的会计估计,所以新形势下会计的思想与职业判断能力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越来越重要。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不应仅仅是财务方面的水平,还要提高管理方面和生产技术方面的水平,核算人员要从只会简单的数字计算向多领域多范围复合型管理人才发展,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风向标。
参考文献:
[1]丁雪艳:《工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北方经贸》,2015年第5期.
[2]陈秀军:《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策略》《中外企业家》,2017年第14期.
[3]樊明:《浅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