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5年5月—12月对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28个,测定K+、Na+、Ca2+、Mg2+、HCO3-、N
【机 构】
: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5年5月—12月对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进行现场调查并采集浅层地下水样品28个,测定K+、Na+、Ca2+、Mg2+、HCO3-、NO3--N、NH4+-N等20种指标,利用Duncan差异显著性检验法进行水化学特征分析,用水质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呈微碱性,主要阴离子为HCO3-、SO42-、Cl-,主要阳离子为Ca2+、Mg2+.从季节变化来看,Cl-、SO42-、K+、TN是春季>夏季>秋季,在冬季时其含量升高,HCO3-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NO3--N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Na+、Mg2+是秋季和冬季较低.pH、NH4+-N是春季和秋季较低,4个季节中呈"N"型分布,可见,在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水质综合评价表明,在喀斯特山区秋、冬季节水质较春、夏季节好,总体质量较好.而从单项组分来看,部分地区有的指标已超过Ⅳ类水的限值,主要是总Fe和NH4+-N质量浓度较高影响水质.总Fe的最高质量浓度为1.2948 mg·L-1,NH4+-N的最高质量浓度为0.71 mg·L-1,这与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有关,对浅层地下水质量具有潜在的影响.综上,研究贵州高原喀斯特流域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可为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研究了一个具有长期调节水库的水电站和若干个径流式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联合运行的最优调度图,以及各种运行特性的计算问题.在计算
通过查阅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相关文献,评述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重要性,论述了国内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把握自己学习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作者采取了“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航海文化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阐述了航海文化的定义、特征,说明了航海文化与海上交通安全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航海文化的海上交通安全文化策略。
本文建立了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测定环境水体中31种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分析方法.水样通过MCX固相萃取柱一步富集.采用BEH C18色谱柱(150 m
随着现代社会各种文化和高科技手段对平面设计的不断冲击,设计作品多用复杂的表现手法来展示自己的风格,人们创造传递信息的工具不是用来迷惑自己,而是进行对信息的本意传达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需要通过语言加以传承和表达,语言更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具有重要影响。中西方文
针对当前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资金缺失或落实不及时、管理空间划分不合理、管理对象不具体、信息获取滞后、评价不科学、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网格化管理思想
电力市场建设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我国目前已经在电力市场开展了多期中长期交易实践,电力产品中长期交易竞价决策日益成为发电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以新一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其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路径与效应尚未厘清,而健康状况作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重要因素,却很少被纳入到分析框架中。基于1 992户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