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和引导城市实现良性增长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对于城市的有序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管理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引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城市的扩张性给予了高度关注,城市的无序扩张必然会带来恶性结果,然而如何有效引导城市向良性方向持续增长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些列研究下,1976年,美国首次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对城市和乡村之间制定出科学的界限,从而使城市发展避免盲目性,这一工具迅速得到了各国的认可。我国在城市发展管理领域,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类政策,包括“五线三区”、“三界四区”等等政策,这些政策都在一些层面表现出了与城市增长边界相似的理念和内涵,2006年,建设部首次提出“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这以后政策界逐渐开始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相关研究。2014年,有14个城市正式被确立为试点来探索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这也标志着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正式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管理中运用于实践[1]。
1 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
在一些学者看来,我国的“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发达国家“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国的开展方式;然而对此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尽管二者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探讨的都是城市发展、生态保护;但是依然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多规合一”性, 既包括了生态环境保护,也包括了城县规划、土地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等。因为学术界对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有不同看法,所以概念也并未得到完全同意。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线,是城市扩展的边界,是阻止城市蔓延乡村的界限。大多数国内学者更支持另外的观点,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分割线[2]。两种不同概念,其根本的差异在于,城市开发边界内是否包含除城镇建设用地以外的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区等其他建设用地 。
2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目的
2.1 抑制城市无序扩张
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剧。统计数据表明,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3.52%的速度保持增长,同时一大批现代化城市出现在世人面前,仅仅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城镇面积增幅高达76.4%,这样的扩展速度比人口增速要超出许多。但是,在取得这些可可喜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城市在扩张过程中也逐渐处在一些为。一是“鬼城”逐渐出现的同时城市新区依然在大力新建;二是一些城市开发强度超过30%。城市扩张表现出了一定的无序性,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让城市发展出现了诸多隐忧。所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城市无序扩张。
2.2 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
事实上我国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已经出台了包括四线(黄线、绿线、蓝线、紫线)三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在内的相关政策。但是在城乡规划中,“规划失灵”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城市规划受到许多相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的冲击,使期原本具有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个城市的总体规划通常都会出现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的大量开发建设用地,使得后期逐渐规划失控。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不同部门之前, 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不够清晰所造成的。城市开发边界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只是一条空间规划的限制线,更是改善当前规划和管理体制的解决对策。所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其根本目的是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
3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
当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在我国是非常人们的课题,诸多学者在该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而國外学者在这方面同样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就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来看,理论上存在诸多不同的方法。然而实践领域来看,因为城市开发边界具有较为显著的多元化目标和功能,所以其划定方法的技术思路主要包括了如下的两种。
第一种控制法。这种划定方法是基于“底线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针对区域内的不宜建设开发的区域予以排除,这些区域或者是因为建设条件不足,或者是因为自然生态敏感等等;将全部不宜建设开发的区域排除之后,进而形成一条城市扩张的边界线,作为城市蔓延的底线。
第二种增长法。这种划定方法采用的是“正向思维”展开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当成一个有机体,这样的一个包括了诸多因素的有机体会不断的成长和扩大;然后针对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和区位等因素,建立一个城市假设用地有机体发展的模型,从而对城市发展实施有效模拟,以最终得到的发展最优结果作为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案。增长法是当前学术界较为推崇的一类方法,就其具体的技术手段来看,基于元胞自动机(CA)模拟,是受到认可度最高,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采用 CA 模拟城市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明确元胞转换规则,从而提升模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关于元胞转换规则的确定,很多学者也纷纷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予以尝试,从而对传统 CA 模型予以改进,也是,出现了诸如FLUS 模型、遗传神经网络、多智能体模型等等[3]。
上面的两种方法,都有其相对的优势,但也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控制法的原则是从限制因素的角度,来对城市发展的最大范围划定了界限, 界限以外的区域皆为不适宜建设的区域,这样的一种方法,从生态环境上来说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其问题在于控制法的限制因素往往都是静态不动的,对于城市发展的相关动力因素考虑明显不足;而事实上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排除法刚性过强的特点,会让划定的方案很多时候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增长法则是以城市的运行轨迹作为依据,对城市的发展实施了具有较高精准度的模拟,所以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划定方法完全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性,而忽视了“自上而下”的发展动力,诸多政府的规划政策、国家的城市发展控制等等,这些因素完全没有被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增长法忽略了政策调控、土地供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开发边界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上的边界,更是对传统城市规划体制中的矛盾的一种清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不断创新规划编制方法,还要不断推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要关注开发边界划定对城市规划改革的正向推动作用,将边界划定过程作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席超,刘星宇. 国土空间规划中乡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简阳市禾丰镇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9(05):6-12.
[2] 高晓路,吴丹贤,周侃,廖柳文.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J]. 地理研究,2019,38(10):2458-2472.
[3] 殷会良,李枫,王玉虎,王颖. 规划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J]. 城市规划,2017,41(03):9-14+39.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
引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对城市的扩张性给予了高度关注,城市的无序扩张必然会带来恶性结果,然而如何有效引导城市向良性方向持续增长成为了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一些列研究下,1976年,美国首次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对城市和乡村之间制定出科学的界限,从而使城市发展避免盲目性,这一工具迅速得到了各国的认可。我国在城市发展管理领域,也陆续出台了一些类政策,包括“五线三区”、“三界四区”等等政策,这些政策都在一些层面表现出了与城市增长边界相似的理念和内涵,2006年,建设部首次提出“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这以后政策界逐渐开始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相关研究。2014年,有14个城市正式被确立为试点来探索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这也标志着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正式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发展管理中运用于实践[1]。
1 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
在一些学者看来,我国的“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发达国家“城市增长边界”在中国的开展方式;然而对此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尽管二者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探讨的都是城市发展、生态保护;但是依然有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多规合一”性, 既包括了生态环境保护,也包括了城县规划、土地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等等。因为学术界对于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有不同看法,所以概念也并未得到完全同意。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线,是城市扩展的边界,是阻止城市蔓延乡村的界限。大多数国内学者更支持另外的观点,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分割线[2]。两种不同概念,其根本的差异在于,城市开发边界内是否包含除城镇建设用地以外的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区等其他建设用地 。
2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目的
2.1 抑制城市无序扩张
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剧。统计数据表明,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3.52%的速度保持增长,同时一大批现代化城市出现在世人面前,仅仅本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城镇面积增幅高达76.4%,这样的扩展速度比人口增速要超出许多。但是,在取得这些可可喜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城市在扩张过程中也逐渐处在一些为。一是“鬼城”逐渐出现的同时城市新区依然在大力新建;二是一些城市开发强度超过30%。城市扩张表现出了一定的无序性,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让城市发展出现了诸多隐忧。所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城市无序扩张。
2.2 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
事实上我国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已经出台了包括四线(黄线、绿线、蓝线、紫线)三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在内的相关政策。但是在城乡规划中,“规划失灵”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城市规划受到许多相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的冲击,使期原本具有的约束能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个城市的总体规划通常都会出现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的大量开发建设用地,使得后期逐渐规划失控。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在于不同部门之前, 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不够清晰所造成的。城市开发边界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只是一条空间规划的限制线,更是改善当前规划和管理体制的解决对策。所以,,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其根本目的是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体制。
3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
当前,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在我国是非常人们的课题,诸多学者在该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而國外学者在这方面同样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就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来看,理论上存在诸多不同的方法。然而实践领域来看,因为城市开发边界具有较为显著的多元化目标和功能,所以其划定方法的技术思路主要包括了如下的两种。
第一种控制法。这种划定方法是基于“底线思维”而产生的一种方法。其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针对区域内的不宜建设开发的区域予以排除,这些区域或者是因为建设条件不足,或者是因为自然生态敏感等等;将全部不宜建设开发的区域排除之后,进而形成一条城市扩张的边界线,作为城市蔓延的底线。
第二种增长法。这种划定方法采用的是“正向思维”展开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当成一个有机体,这样的一个包括了诸多因素的有机体会不断的成长和扩大;然后针对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和区位等因素,建立一个城市假设用地有机体发展的模型,从而对城市发展实施有效模拟,以最终得到的发展最优结果作为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案。增长法是当前学术界较为推崇的一类方法,就其具体的技术手段来看,基于元胞自动机(CA)模拟,是受到认可度最高,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采用 CA 模拟城市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明确元胞转换规则,从而提升模拟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关于元胞转换规则的确定,很多学者也纷纷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予以尝试,从而对传统 CA 模型予以改进,也是,出现了诸如FLUS 模型、遗传神经网络、多智能体模型等等[3]。
上面的两种方法,都有其相对的优势,但也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控制法的原则是从限制因素的角度,来对城市发展的最大范围划定了界限, 界限以外的区域皆为不适宜建设的区域,这样的一种方法,从生态环境上来说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其问题在于控制法的限制因素往往都是静态不动的,对于城市发展的相关动力因素考虑明显不足;而事实上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排除法刚性过强的特点,会让划定的方案很多时候不具有可操作性。而增长法则是以城市的运行轨迹作为依据,对城市的发展实施了具有较高精准度的模拟,所以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但是,这种划定方法完全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自下而上”性,而忽视了“自上而下”的发展动力,诸多政府的规划政策、国家的城市发展控制等等,这些因素完全没有被考虑在内;也就是说,增长法忽略了政策调控、土地供需等宏观因素的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开发边界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空间上的边界,更是对传统城市规划体制中的矛盾的一种清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不断创新规划编制方法,还要不断推动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要关注开发边界划定对城市规划改革的正向推动作用,将边界划定过程作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席超,刘星宇. 国土空间规划中乡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研究——以简阳市禾丰镇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9(05):6-12.
[2] 高晓路,吴丹贤,周侃,廖柳文.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J]. 地理研究,2019,38(10):2458-2472.
[3] 殷会良,李枫,王玉虎,王颖. 规划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J]. 城市规划,2017,41(03):9-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