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孝感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探讨孝感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方法通过《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对孝感地区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儿童手足口病的逐月发病数、逐年发病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回顾性推测发病率与五运六气所主气候的关系。结果手足口病均在5~6月达到高峰,部分年份11~12月出现小高峰。属性为火热性质的年份,手足口病发病偏高。以6年为1个周期分析六气与手足口病的发病吻合率,准确率达到83.33%。结论孝感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多在火热年份、湿热月份,通过五运六气推测每年的气候特点,可以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吴煜教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吴煜教授门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进行核心药物的聚类分析,挖掘药物的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382首,使用药物共109味。最常用的3味药物分别为太子参(364)、茯苓(343)、浙贝母(336);药物组合前3位的依次是太子参-茯苓(337)、浙贝母-太子参(333)、浙贝母-茯
慢性失眠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膏方调治具有明显优势。杨志敏教授系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杰出医学领军人才,擅长运用膏方调治慢性失眠。杨志敏教授立足于整体观念,重视调脾胃的思想,并认为膏方救偏却病,虚实寒热兼调。临床辨治常以健运中焦、调和中土,温肾潜阳、益精固肾,寒热通调、交通心肾,养血疏肝、升发阳气为法,以达五脏和畅,夜寐梦安,并附验案四则进行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入住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ICU需机械通气患者90
中医对脱发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期间,发展于两汉及隋朝,成熟于唐宋金元时期,至明清明确提出沿用至今的斑秃、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疾病名称;病因病机先后经过了由虚转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