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能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还明确指出高中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而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阅读面狭窄,难于提高阅读效率,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并且高中的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也难以经常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萎缩,阅读素养逐步退化。
网络阅读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脑开始走进普通百姓之家,网络进一步得到了普及,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条件。而相对于书本阅读,学生也更热衷于网络阅读。因为网络阅读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1.网络独特的视听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导火线,是使学生乐此不疲、主体飞扬的绝佳的兴奋剂,是使学生胃口大开饱食精神食粮的上好“味精”。网络资源的形象动画,生动语音,迷人音响,绚丽的色彩一下子便能抓住学生们的心。这比单纯的文字阅读不知道要鲜活多少倍。如教学宋词《雨霖铃》时,让学生网上搜索《雨霖铃》的歌曲,学生一下子就被《雨霖铃》动画迷住了,不但会背而且会唱了。
2.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各种相关知识都以链接的方式联系起来,网络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上网,扩展阅读的环境和内容。
3.网络特有的异地交互,留给学生自由的阅读时空
每个人因为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及生活规律的不同,读书时间、地点的选择安排必然有差异;而网络就像一个万能的魔法师,能在一瞬间把古今中外的相似文章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语文材料,开发了极其丰富的语文资源,切实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支配阅读时间。这为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自行掌握阅读速度,从容自如地进行阅读。
4.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快捷的搜索通道,同一主题可以搜索到不同的内容
网络阅读是高效率的阅读方式。无论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资料,只要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与目标相关的信息,你尽可“顺藤摸瓜”,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获取到自己满意的信息。其方便、快捷是任何工具都无可比拟的。
此外,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还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些课文,常常会涉及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的知识。如果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时,学生因为从未远离家乡,对于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感受不深,就布置学生网上查找老北京的相关资料。课前,学生展示了从网上选取的大量的丰富的有着图片以及文字素材的资料。有的是歌曲《大碗茶》,有的是照片“北京的胡同”,有的是一些作家写北平的文章(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学生在网上的阅读,迅速快捷地获取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资料,轻松地解决了人物内心复杂世界这一难题。
网络阅读的方式
在指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呢?
1.引领推荐阅读材料
引领学生做好网上读物选择。《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量及预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体例,以不同类型的文本为单位,分时间段倡导教师去网上阅读经典文章,然后推荐给学生并以自身的阅读经验引领学生。
2.设立“网络交流”平台
为促进学生的自由交流,激发思维火花,在校园网设立BBS讨论区,结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定期给出一个话题,供学生讨论。如阅读《红楼梦》时,话题是:“你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物?对他有何评价?”之后把一些比较好的帖子集中起来,在阅读交流课上组织学生读、议,进一步交流。
3.开展活动 读写结合
阅读促进写作,同样写作能够促进阅读的深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开展撰写读书心得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精彩的片段摘录,可以是故事续编……登载在学生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上,供教师和其他学生浏览。我们定期评选出优秀读书心得,在校园网上公布获奖名单给予表彰,并在校园网开辟栏目展出优秀作品。这样在写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表彰,提升了学生读书的成果,并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增长了网络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一批优秀的阅读网站
在平时的网络阅读浏览过程,我注意收集一些优秀的阅读网站,并及时推荐给学生。例如:天涯社区、西祠胡同、榕树下等文学文化网站;三槐居、中学学科网、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网等教学资源网站。
借助网络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积累,也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养成了利用网络实现自己阅读愿望的习惯。我深深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为语文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透过这个窗口,学生们将会看到无限的风光,收获无穷的希望。
而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阅读面狭窄,难于提高阅读效率,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并且高中的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也难以经常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萎缩,阅读素养逐步退化。
网络阅读的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脑开始走进普通百姓之家,网络进一步得到了普及,这就为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条件。而相对于书本阅读,学生也更热衷于网络阅读。因为网络阅读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1.网络独特的视听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导火线,是使学生乐此不疲、主体飞扬的绝佳的兴奋剂,是使学生胃口大开饱食精神食粮的上好“味精”。网络资源的形象动画,生动语音,迷人音响,绚丽的色彩一下子便能抓住学生们的心。这比单纯的文字阅读不知道要鲜活多少倍。如教学宋词《雨霖铃》时,让学生网上搜索《雨霖铃》的歌曲,学生一下子就被《雨霖铃》动画迷住了,不但会背而且会唱了。
2.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和资源库,各种相关知识都以链接的方式联系起来,网络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上网,扩展阅读的环境和内容。
3.网络特有的异地交互,留给学生自由的阅读时空
每个人因为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及生活规律的不同,读书时间、地点的选择安排必然有差异;而网络就像一个万能的魔法师,能在一瞬间把古今中外的相似文章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语文材料,开发了极其丰富的语文资源,切实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这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支配阅读时间。这为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自行掌握阅读速度,从容自如地进行阅读。
4.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快捷的搜索通道,同一主题可以搜索到不同的内容
网络阅读是高效率的阅读方式。无论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资料,只要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就能找到与目标相关的信息,你尽可“顺藤摸瓜”,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获取到自己满意的信息。其方便、快捷是任何工具都无可比拟的。
此外,利用网络开展课外阅读还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些课文,常常会涉及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学生非常感兴趣、想要了解的知识。如果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准备,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时,学生因为从未远离家乡,对于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感受不深,就布置学生网上查找老北京的相关资料。课前,学生展示了从网上选取的大量的丰富的有着图片以及文字素材的资料。有的是歌曲《大碗茶》,有的是照片“北京的胡同”,有的是一些作家写北平的文章(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学生在网上的阅读,迅速快捷地获取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资料,轻松地解决了人物内心复杂世界这一难题。
网络阅读的方式
在指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呢?
1.引领推荐阅读材料
引领学生做好网上读物选择。《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量及预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们结合教材编写体例,以不同类型的文本为单位,分时间段倡导教师去网上阅读经典文章,然后推荐给学生并以自身的阅读经验引领学生。
2.设立“网络交流”平台
为促进学生的自由交流,激发思维火花,在校园网设立BBS讨论区,结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定期给出一个话题,供学生讨论。如阅读《红楼梦》时,话题是:“你喜欢《红楼梦》中哪个人物?对他有何评价?”之后把一些比较好的帖子集中起来,在阅读交流课上组织学生读、议,进一步交流。
3.开展活动 读写结合
阅读促进写作,同样写作能够促进阅读的深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开展撰写读书心得活动,内容和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是读后感,可以是精彩的片段摘录,可以是故事续编……登载在学生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上,供教师和其他学生浏览。我们定期评选出优秀读书心得,在校园网上公布获奖名单给予表彰,并在校园网开辟栏目展出优秀作品。这样在写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表彰,提升了学生读书的成果,并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增长了网络课外阅读的兴趣。
4.推荐一批优秀的阅读网站
在平时的网络阅读浏览过程,我注意收集一些优秀的阅读网站,并及时推荐给学生。例如:天涯社区、西祠胡同、榕树下等文学文化网站;三槐居、中学学科网、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网等教学资源网站。
借助网络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积累,也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养成了利用网络实现自己阅读愿望的习惯。我深深地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为语文教学打开了另一扇窗,透过这个窗口,学生们将会看到无限的风光,收获无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