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学老师往往能体会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少。怎么让数学基础较差的职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数学呢?这个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现从以下三方面来探索这个问题: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的教材教学,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进行教学。
二、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这一点对于高中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中职学校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数学老师对我们的爱,让我们也爱上数学”,“老师的期望使他们没有继续放弃数学学习”。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太快”,“老师,字太小了”,“老师,再讲一遍,行吗?”,并及时调自我整;作业要全批全改,并要用心去体会,碰到有进步的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学生的作业本留下“你真行”之类的暗示;在评析试卷时常说“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 在提问或学生板演时总说“抓住机会,展示自己,你最棒”;碰到不懂的要说“没事,下次要加油哦”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老师的爱,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点燃爱数学的火花
1.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离开生活,数学就变得枯燥无谓。单单爱是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喜欢数学,还需要去挖掘数学的乐趣。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如故事激趣——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创设情境. 如
3.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应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性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辩论会,小组PK等。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四、认真备课,有舍有得。
学生的基础薄弱,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上课的时候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普通班的老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有些老师觉得“难题不能不讲”,备课的时候看到一些好题要“拿给学生看一看”,考前的总复习练习量大、难度更大,对这些做法我并不是很认同。在我看来,普通班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比基础更重要了,一节课四十分钟,应该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收获、有成功的体验,而不是让大部分的学生无所事事、讨厌学习。
?倓 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先把教材解读透彻,再看两本习题集,反复出现的题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围绕重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让“有效”二字在备课的时候就埋下伏笔。在课堂教学中,对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我会尽量简化,甚至可能跳过,但是讲重点题型的时候我会渲染气氛,让学生觉得这个东西非常重要、非学不可,讲一遍学生听不懂就多讲几遍,紧跟着马上变式训练巩固知识点,接下来的练习环节也很重要,它是老师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理念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商品打折、银行利息、住房贷款等现实生活中情境新颖的应用问题,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数列综合应用”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大楼共层,现每层指定一人,共人集中到设在第层的临时会议室开会,问如何确定能使位参加人员上、下楼梯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以上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给学生创设了动脑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怀有爱心,不放弃每个高中生,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措施,让每个高中生都“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朱红亚 关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评价[J].考试周刊,2007,(52).
[2]陶兴模 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数学月刊.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冯跃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中学数学,1997.2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快乐学习数学。
一切教学活动、措施和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来开展,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全面的教材教学,往往是事与愿违,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却听不懂,结果步入恶性循环,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直至不学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他们掌握必须的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材结构,采用“基础教学模块”进行教学。
二、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重新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本尼斯用了一句话概括了教师期望的价值:“只要教师对学生抱有很大的期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力提高二十五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因此,教师要构建对每个学生的期望,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考虑学生原有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这一点对于高中生尤为重要,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被老师“忽视”甚至“放弃”,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不少在中职学校数学学习上有进步的学生认为:“数学老师对我们的爱,让我们也爱上数学”,“老师的期望使他们没有继续放弃数学学习”。当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当他们有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除此之外,教师要经常听听学生的心声:“老师,太快”,“老师,字太小了”,“老师,再讲一遍,行吗?”,并及时调自我整;作业要全批全改,并要用心去体会,碰到有进步的可以有针对性的在学生的作业本留下“你真行”之类的暗示;在评析试卷时常说“你很聪明,老师相信你”; 在提问或学生板演时总说“抓住机会,展示自己,你最棒”;碰到不懂的要说“没事,下次要加油哦”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老师的爱,老师的期望,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点燃爱数学的火花
1.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离开生活,数学就变得枯燥无谓。单单爱是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喜欢数学,还需要去挖掘数学的乐趣。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如故事激趣——与新课有关的数学和数学家的趣味故事等创设情境. 如
3.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应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性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辩论会,小组PK等。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四、认真备课,有舍有得。
学生的基础薄弱,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缺,上课的时候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是普通班的老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有些老师觉得“难题不能不讲”,备课的时候看到一些好题要“拿给学生看一看”,考前的总复习练习量大、难度更大,对这些做法我并不是很认同。在我看来,普通班的课堂教学没有什么比基础更重要了,一节课四十分钟,应该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收获、有成功的体验,而不是让大部分的学生无所事事、讨厌学习。
?倓 在备课的时候,我会先把教材解读透彻,再看两本习题集,反复出现的题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围绕重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让“有效”二字在备课的时候就埋下伏笔。在课堂教学中,对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我会尽量简化,甚至可能跳过,但是讲重点题型的时候我会渲染气氛,让学生觉得这个东西非常重要、非学不可,讲一遍学生听不懂就多讲几遍,紧跟着马上变式训练巩固知识点,接下来的练习环节也很重要,它是老师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的必由之路。在新课程理念下,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可以选择商品打折、银行利息、住房贷款等现实生活中情境新颖的应用问题,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数列综合应用”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大楼共层,现每层指定一人,共人集中到设在第层的临时会议室开会,问如何确定能使位参加人员上、下楼梯所走的路程总和最短?以上问题情境,贴近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给学生创设了动脑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教师应该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怀有爱心,不放弃每个高中生,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和措施,让每个高中生都“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 朱红亚 关于职业中学学生的数学评价[J].考试周刊,2007,(52).
[2]陶兴模 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数学月刊.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4]冯跃峰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 中学数学,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