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柴达木情结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al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这么多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与你交流少了。尽管这样,你在《化不开的柴达木情结——由李玉真的<西部柔情>引发的感慨》一文中认识的我,还是差不多这个样子:一个内心深处爱着柴达木的十足的西部女人。
  过去我有近十年为自己初恋的失落而落泪,更为柴达木可爱可敬可怜的姐妹而落泪。我不能不提起笔来写她们,我希望内地的人知道远在青藏高原的戈壁荒漠上有这么一群女人,我希望世界上有她们的一席之地,她们是在用真情与生命开发着西北的生命禁区,她们比城市女人难得多。城市的人们也许知道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和博大的胸怀,对社会对家人对朋友就会少一些斤斤计较,少一些矫情。
  定居北京之后,应《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之约,有几年在写“城市碰撞”专栏文章。越写越是思念那片纯净的土地。如果说,过去是为那里的女人而落泪,现在则是为那片土地,我有太多的思念太多的感慨。城市的喧嚣使我思念柴达木的宁静——就是大风起兮云飞扬,黄沙涌兮鬼狼嚎,也是宁静的,那是心的宁静。人生最闹心的就是人为的喧嚣,柴达木没有。城市的喧嚣里有那么多的虚情假意尔虞我诈,有那么多的自私自利小肚鸡肠。就是这些东西在互相碰撞,让城市不得安宁。
  人类奋斗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而心的宁静就是一片辽阔无边的自由天地。年轻的我们在柴达木,那是多么令人回忆的日子啊。嘴唇干裂着口子流着血,却依然唱着喊着哭着笑着,那么大的天,那么大的地,谁也吵不着谁,那种自由,城市没有。远离城乡心里孤独着,什么都没有只有人,所以人与人就相互依赖、相互信任,所以心灵没有遮拦想说就说想喊就喊,谁的心扉都像天空一样透明,谁的话语都像漠风那样爽直。那种自由,城市太少。
  人类追求自由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得到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想得到精神生活的满足。人们终于发现物欲酿就的精神生活只是没有心肝的骷髅,于是将目光转向大自然、转向动物,想从它们身上得到灵魂的洗礼。然而城市人终究逃脱不了物欲的羁绊。他们就在物质与精神的撕杀中渐渐老去。城市人真累真可怜,所以农村人说城市人总是不正常:农村人好不容易吃上白面好米了,城市人把农村人喂猪的玉米当作美味了;农村人好不容易用卫生纸擦屁股了,城市人用来擦嘴了;农村人把狗当作忠诚的朋友,城市人却把狗叫儿子,把儿子叫做兔崽子……城市人,城市人真的很怪,走一点路都开小车或者乘车,回到家里就在跑步机上跑步;城市人过去同情讨饭的,现在同情的是流浪猫流浪狗……不仅乡村的农民对城市人有看法,柴达木人也有看法。所以柴达木人越是为自己是柴达木人而欣慰。
  我们不适应城市生活,是我们的内心不适应。我们原本就与大自然协同开发,原本就与动物亲密友好;我们原本就是城市人总想返璞归真的纯朴真实的那一群人,原本就是城市人最不放在眼里的物质贫民却又最羡慕的精神贵族。我们在城市里围起了自己的小圈子,我们白天可以到城里去过城里人过的生活,夜晚却回到了自己纯净的精神家园。我们在碰撞中生气也在碰撞中学习和改变自己,但是我们不愿改变我们的真诚和淳朴,所以我们还是很幸运的。
  其实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城市全面肯定柴达木。柴达木有许多被社会忽略或关注不够的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残霞如梦》,发表在2003年第2期《报告文学》杂志上,与你写钢琴天才郎朗的《迈着大师的脚步》在同一期,我想你已经看过。我如实记下了西部戈壁滩上一群神经失常的女人。远离城乡生活艰辛文化贫乏是造成他们精神失控的重要原因,她们的憧憬与现实的差距之大城市女人是无法相比的。她们承受的内心拼杀是城市女人难以想象的。人的心理素质不一样,遭遇不一样,终有一些人会在那片荒漠牺牲自己。虽然她们生命还在,但那种形式的生存比死亡更令人难过。我在篇末向社会呼吁,关爱她们吧,她们是为开发西部做出牺牲的人!
  不仅社会应该关爱她们,也应该关爱所有从内地去柴达木的人们,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去柴达木的人们。因为那里恶劣的气候和偏远荒凉,不适宜老人与孩子,不少人都离乡背井抛家别子,造成与父母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隔阂。我在柴达木最西部的茫崖石棉矿当广播员时,曾多次对着话筒哭着播音,某家的孩子在大风里失踪了,请车队立即派车去寻找,请知道情况的同志立即到工会提供线索……
  每年都有失踪的孩子,有的被大风刮走,有的是离家出走,不是冻僵或冻死在戈壁滩上,就是永远消失了。离家出走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内地老家出生,或者在柴达木出生后因缺氧或营养不良而送回内地,几年后又接到柴达木,因长期分离而导致与父母感情不和。这些,柴达木人是没有错的。但是,他们为了柴达木,不仅永远忍受着对父母的不孝之痛,还永远承受着得不到儿女感情的悲伤。我写的长篇小说《滴血的母爱》就是流着泪讲述这种悲伤。然而,这是柴达木开发的前30年的社会问题,它和其他社会问题不一样。其他社会问题,如果政策改变,遗留问题就迎刃而解。这却是难以改变的遗留问题,它只能永远遗留在这一群柴达木人的心里,泪,也流在心里,因为当初他们离乡背井抛家别子是自愿的。
  柴达木,我们就是这样爱着你。柴达木,我们不需要告诉你,在内地我们柴达木退休职工居住的大院里,有多少家职工与儿女团聚了,但是还有一些家庭,那层因距离垫厚的隔膜并没有让两代人的感情牵起手来。让它永远遗留吧,这是早期开发柴达木的印记,带着悲怆,也辉映着难能可贵的人格力量。就像正义的战争需要牺牲一样,早期柴达木开发也需要牺牲,包括情感和生命。
  我还写过一篇纪实文学《永远忏悔》。也是讲述的这种感情隔膜的事情,只是悲剧色彩更浓。从内地老家接来的孩子总是不理解父母的爱,总是闹着要回老家找奶奶。千里戈壁,走不出去就是死,母亲决不会让孩子去冒险,也舍不得送孩子走。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这位年轻的母亲情急之下,顺手举起了铁钩。原本只想吓唬吓唬孩子的她,不小心打在了孩子致命的地方,她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在自己怀里。她自首了,坐牢了。当时那个单位的报纸掀起了大批判、大讨论。谴责的人多,也有人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柴达木,什么时候能适合孩子生存与发展?
  这些问题后来都解决了,比如,柴达木的石油基地建在了敦煌,柴达木石油人的孩子都可以在敦煌上学了,老人也可以在敦煌生活了。离乡背井虽然还存在,抛家别子的事情却几乎没有了。然而,失手杀掉孩子的母亲,却永远洗不清罪过,只能忏悔一辈子。
  开发柴达木,因地理环境的恶劣导致的社会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我们去揭示。我曾写过一篇纪实文学《失衡的荒漠》。说的是从1954年第一支石油地 质大队进入柴达木开始,直到80年代,柴达木西部都是男多女少。荒漠上,有女人才有色彩,有女人才有家,有女人才能生育繁衍。当然,有女人也增添男人的精神力量。但是,男女失衡有30年之久。很多很多的男人是怎样承受缺一半的空虚的?很少很少的女人是怎样尽到女人的职责的?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有时候,在那片荒漠,发生什么故事,都是无可厚非的。在内地可能觉得有传奇色彩,在那里却是平凡得不足挂齿的。
  在那片土地,人性与人情的解释与内地城市是不一样的;在那片土地,精神的内涵与内地城市是不一样的。内地城市可能刻意打造和装饰、张扬一种精神,柴达木却是人们在与大自然的较量和融合中自然形成一种精神。就像流行于亚洲、非洲最北部地区的萨满教,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崇奉之神。对柴达木的虔诚就是那种精神的核心支柱,像原始宗教,却又不像萨满教那样有跳神作法的男巫。那种虔诚是群体无意识生成,柴达木有人类原初生长精神的最好的土壤。
  柴达木有人类追寻的很多精神资源,她潜藏在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之中,她高于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一些去过柴达木的著名作家、评论家意识到了,挖掘过,写过。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有李季、李若冰、肖复兴、雷抒雁、李炳银、刘元举……说到这里,我要对你们说声谢谢。柴达木开发的前30年我们没有想到需要理解,甚至宁愿父母、儿女不理解也要坚守在柴达木。有两代人为开发柴达木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一些人牺牲了生命和亲情。这两代人不管在九泉之下还是在安度晚年,也不管现在居住在哪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社会不要忘记柴达木开发的最早30年——可以忘记那些人的名字,不要忘记两代人怎样坚守一种精神。
  如今两鬓斑白的我们已经希望有识之士对那种宝贵精神的理解了。我们的儿孙一代比一代离那种精神更远,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在淡化中走向消亡。尤其是定居城市的我们,耳闻目睹了太多的城市病,深深地体会到精神贫乏对社会的危害。你们的理解,就是我们两代人坚守的精神像血液一样输送给城市的通道。我们希望城市精神像物质一样丰满,希望我们的儿孙健康成长。
  谢谢你在百忙中还想起我的《西部柔情》。我们柴达木人也一样不会忘记你的获奖散文集《西部生命》和电视散文《西部生命》,因为那是你几进柴达木倾注的真情。柴达木还有很多值得挖掘、提炼的东西,我想,你还会倾注你的心血的。
其他文献
一说到我国的粮仓,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湖广熟,天下足”的两湖平原,“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一年三熟的珠江三角洲,“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的东北平原,您能想到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会成为我国未来的粮仓吗?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粮食生产具有特殊性。如果充分保护好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利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形成高原特色农业,青藏高原成为我国未来的粮仓是
期刊
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文化、健康、技能和思想素质等方面。由于人的思想不可视、不可触摸、不可度量,人们关注的只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贫富的资本、劳动、技术等原因,贫困的人的思想原因及思想反贫困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实,国内外发展经济学家及研究者并不乏对贫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人的思想观念原因的考察。主要包括思想、精神、宗教伦理、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方面。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尚存在不
期刊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总是受到人类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不断拓展和提升,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仅仅在一个世纪以前,人类还自以为生存在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世界中。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危机已不期而至,自然资源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如何解决有限的资源与
期刊
一、引言    最早的电子商务形式是EDI(电子数据交换)业务,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是为了方便贸易过程中的票据交换,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越来越把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新手段而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它已经对传统经济贸易方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推动了国际贸易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伴着春风夏雨,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己任的格尔木市人民法院全体干警,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用辛勤和汗水再次浇铸出属于自己的荣誉。  2007年3月,格尔木市人民法院与全国50个法院一起荣膺"全国优秀法院",成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荣获"全国优秀法院"称号的先进集体。这是法院几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干警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进取,在捍卫法律维护公正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大步。  该院在市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坚持
期刊
纳·才仁巴力和宫日格玛两位同志调查、搜集、整理的《青海蒙古族民歌》一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书由《劳动歌曲》、《宴席曲》、《婚礼歌曲》、《史诗歌曲》、《情歌》、《酒令曲》、(也叫猜拳歌)、《祝赞词曲》等7个部分、136首歌曲和曲调组成,是较全面、系统、完整地介绍青海蒙古族民歌的唯一版本。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研究青海蒙古族民歌,乃至研究整个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
期刊
地处祖国西北腹地的青海省,近几年来,在省、市政府的重视以及省观赏石协会和奇石文化协会的努力下,通过举办全国性石展、发展会员、组织石友参展等形式,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江河源奇石资源,并逐步将其定位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产业。青海三江源奇石在全国的知名度日益扩大,这让我们欣喜地看到——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被誉为“三江源”,省内高山大川广布,地质构造
期刊
2006年,海燕的创作再度大丰收,继《篷窗小语》和《青藏铁路》两本新闻著作出版之后,又推出了38万字的散文集《昨夜西风》。这些散文都是作者在紧张采访的余暇或南来北往的旅途中零敲碎打,日积月累而成的,既凝结着心血,又闪烁着文采,实在值得一读。  首篇作品《西行记》就将我带到了那块萦魂绕的高原:昆仑山、柴达木、饮马峡……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唤起了心底几多往事?几多回忆?我和海燕相识便是在那片荒凉而神奇的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西宁市湟源县于2018年获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湟源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经验对西宁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课题选择以湟源县为例进行研究,希冀对西宁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  一、一二三产
期刊
八月的青海,雪山静谧,碧湖扬波。  八月的青海,激情飞扬,歌舞升平。  就在青海各族人民喜气洋洋,沉浸在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国际性节会所带来的欢乐之时,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又满怀激情地向我们走来了!  于是,我们的思绪,就在充满芬芳的诗意中起伏。  于是,诗人们的足迹,就在大美的青海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一)    尽管,盛会已经徐徐拉下了帷幕,可是盛景却历历在目。  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