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学科是自然学科中的边缘学科,其物理是人类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表现。但在教学中发现好多学生不喜欢抽象的物理,所以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物理教学的脉搏在兴趣中得以跳动,物理教学的生命在兴趣中才能得到丰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联系教学实际,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质疑思考求知欲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与学的过程,智力因素固然十分重要,然而非智力因素也绝不能忽视,兴趣、好奇等因素永远应予以重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显然就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和情感的作用。在当今,一些好的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能形成“磁场”,就在于他们既依靠智力因素,又依仗好奇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为物理学习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它对维系注意力,唤起情感体验,变“枯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通过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发掘物理现象。由此,这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一)以“新”引起学习的兴趣
通过新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新的信息,新的感受,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学生对实验室那些冰冷冷的器材不太感兴趣,而对身边素材做的实验兴趣更浓,在讲《惯性》这一知识点是,我用煮熟的鸡蛋和生蛋同时旋转,然后用手按一下再松开,结果发现一个鸡蛋很快停下来了,而另一个继续转了很多圈,然后让学生猜哪个是熟鸡蛋,为什么?结果同学们都带着大大的好奇心,非常想解决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大大增进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疑”促进学生的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有云:学贵质疑,小疑是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要善于激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思维定势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然后一个个解决,从而触类旁通,开启智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即使某些疑问是低层次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引导,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反复的质疑中提出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如在讲《超重和失重现象》时,引导学生提出超重是不是重力增大?失重是不是重力减小?完全失重是不是重力消失?提出质疑,再通过实践和观察图片视频资料证明,在乘坐电梯时,自己的重力是否增大或减少了呢?在太空中,宇航员的重力是否消失了呢?还有的学生说称体重时蹲下或站立,体重计的指针忽大忽小等问题。联系实际,既解决问题又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二、开放学生眼睛,观察中培养兴趣
科学史证明,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著名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从观察中培养兴趣。
第一,观察自然。老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物理,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同时透过现象发掘本质。如在学习《色散》时,可以观察雨后彩虹的色彩,若无彩虹时,通过背对太阳喷射水雾,可以制造人工彩虹等现象,再利用棱镜对光的作用原理,对自然现象用物理去解释,这才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兴趣。
第二,观察生活。生活是物理的源泉,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为学生提供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观察生活就是观察物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在《光的偏振》中,结合液晶电视,3D影视,立体电影拍摄,水下摄影等等,联系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明确物理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
第三,观察插图。物理课本中配有很多生动的插图,我们对这些插图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观察插图放飞想象等。
三、提供思考机会,思考中培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开放学生大脑,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等,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习惯。
第一,提供思考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在授课之前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再考虑新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在问题的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能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后,教师一定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我们还可以怎么想?”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止到变化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不断深化和超越自己的认识,研究那些不同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第二,重视实践操作。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以实验为基础,采用实验和动手唤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学习中,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电动秋千、电台发射和接收等,让学生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一步上升至理性认识,激发学习欲望,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结束语
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耐心的渐进的过程。只有老师充分利用广阔的课堂作为舞台,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和营造思维,创设有意思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客观事实和正确的前提下大胆质疑,激活思维能力,学生的兴趣之花,才会在物理课堂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中结出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质疑思考求知欲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与学的过程,智力因素固然十分重要,然而非智力因素也绝不能忽视,兴趣、好奇等因素永远应予以重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显然就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和情感的作用。在当今,一些好的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能形成“磁场”,就在于他们既依靠智力因素,又依仗好奇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因为物理学习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它对维系注意力,唤起情感体验,变“枯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通过观察生活开阔视野,发掘物理现象。由此,这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一)以“新”引起学习的兴趣
通过新的内容使学生学到新的信息,新的感受,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学生对实验室那些冰冷冷的器材不太感兴趣,而对身边素材做的实验兴趣更浓,在讲《惯性》这一知识点是,我用煮熟的鸡蛋和生蛋同时旋转,然后用手按一下再松开,结果发现一个鸡蛋很快停下来了,而另一个继续转了很多圈,然后让学生猜哪个是熟鸡蛋,为什么?结果同学们都带着大大的好奇心,非常想解决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大大增进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疑”促进学生的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有云:学贵质疑,小疑是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要善于激疑,释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思维定势把疑问一个个提出来,然后一个个解决,从而触类旁通,开启智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即使某些疑问是低层次的甚至是错误的,老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引导,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反复的质疑中提出有价值、有质量的问题。如在讲《超重和失重现象》时,引导学生提出超重是不是重力增大?失重是不是重力减小?完全失重是不是重力消失?提出质疑,再通过实践和观察图片视频资料证明,在乘坐电梯时,自己的重力是否增大或减少了呢?在太空中,宇航员的重力是否消失了呢?还有的学生说称体重时蹲下或站立,体重计的指针忽大忽小等问题。联系实际,既解决问题又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二、开放学生眼睛,观察中培养兴趣
科学史证明,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著名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因此,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从观察中培养兴趣。
第一,观察自然。老师要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物理,学生亲自观察,亲自参与,耳闻目睹,体验置身其间的无限乐趣,同时透过现象发掘本质。如在学习《色散》时,可以观察雨后彩虹的色彩,若无彩虹时,通过背对太阳喷射水雾,可以制造人工彩虹等现象,再利用棱镜对光的作用原理,对自然现象用物理去解释,这才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兴趣。
第二,观察生活。生活是物理的源泉,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为学生提供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观察生活就是观察物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在《光的偏振》中,结合液晶电视,3D影视,立体电影拍摄,水下摄影等等,联系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明确物理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在。
第三,观察插图。物理课本中配有很多生动的插图,我们对这些插图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充分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观察插图放飞想象等。
三、提供思考机会,思考中培养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开放学生大脑,让学生“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等,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习惯。
第一,提供思考机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在授课之前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再考虑新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在问题的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能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后,教师一定要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我们还可以怎么想?”及时帮助学生梳理。这样,有利于学生逐渐养成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止到变化的思维习惯。指导学生不断深化和超越自己的认识,研究那些不同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第二,重视实践操作。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物理以实验为基础,采用实验和动手唤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学习中,指导学生自制望远镜、电动秋千、电台发射和接收等,让学生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一步上升至理性认识,激发学习欲望,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结束语
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耐心的渐进的过程。只有老师充分利用广阔的课堂作为舞台,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和营造思维,创设有意思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客观事实和正确的前提下大胆质疑,激活思维能力,学生的兴趣之花,才会在物理课堂教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中结出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