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好,我是北京音乐广播《歌飞扬》的主持人刘慧。在电台做了13年的DJ,我至今仍记得刚入台时的情景:进台之前,我参加了一个北京市歌手选拔大赛并进入前十,当时北京音乐广播台长张勤和作曲家刘青是评委。后来我进台实习的时候又遇到张台,她一下子就把我记起来了,笑着问“你不就是那个唱《为了谁》的小孩儿么?”在她印象中,我就是一个喜欢民歌的小孩儿。
我不拒绝流行乐,但更喜爱民族音乐。对民歌的偏爱与母亲有关,母亲在我小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唱歌,她会唱很多民歌,8个样板戏也能从头唱到尾。母亲把民歌带进了我的童年,让我从小对民歌有一种融入骨血的亲切感,这是我听刘德华张学友的歌时没有的。后来张台问我喜欢做什么样的节目,我就很自然地成了一档民歌类节目的主持人。
用兴趣与民歌结缘
我认为职业规划还是要以兴趣为导向的。我在跳舞时就感觉自己比别人更懂音乐,因为我能感受到音乐的呼吸,知道这一拍应该在哪儿停。我相信音乐和舞蹈是一家,因为一个舞者如果感受不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是跳不好舞的。
其实我原先特别想当舞蹈家,高中时也曾一度梦想考上海舞蹈学院,但当时与老师聊天,她说舞蹈不是一个一辈子的饭碗,况且我的身体素质不算特别好,腰不够软,腿不够长,身材比例不够完美,如果硬要与别人一决高下,可能最后就混成个群舞中最无足轻重的角色。而我的语音面貌好,老师认为我适合做主持人。当时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这个经世的人点拨了,想了许多自己之前从没有想过的事情,冥冥之中我的命运就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实习的时候有两个机会,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一是北京音乐广播。选择北京音乐广播可能是跟从小的音乐爱好有关,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刚到音乐台实习,我跟着许鹏做《民乐逍遥游》这个纯民族器乐类的音乐节目。实习过后我就有了一档自己的节目《您最喜爱的歌》。通过做民歌类节目,我越来越喜欢民歌,民歌中的真、善、美也越来越能够打动我。
我现在感觉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能一毕业就进入电台,在有了一档自己的节目后,还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学习,与此同时电台的工作也没有落下。人生的幸运想必就是如此了,就是你自己规划好的事情能够实现。另一方面,就是我很幸运能够遇到很多肯帮我、扶持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缘分。
用文学解读民歌的美
在北京音乐广播工作4年后,我出现了瓶颈,我发现自己对民歌的感受欠缺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感受力和传播力其实是两码事,那时我就想去进修一下。2005年到2008年,我在军艺修中文。当时考的是脱产研究生,课程相对也不紧张,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工作与学习在这期间是自然衔接的,没有断层。
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传播中的表达特别有帮助,这直接表现在当我有一种感受力时,我会用很准确的语言传播给听众,这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相对于现在,我原先做节目时的表达按东北同事的话讲真是有些“吭哧瘪肚”(意为啰嗦不知所云)。中文专业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能够用优美的语言精准地解读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与音乐本身的质感更为贴近和契合了。就像歌词是一种文学诗意的表达,文学与音乐是相融的,文学带领大家感悟到的东西和音乐也是相通的,在我用文学的理解观望音乐并以文学味较强的表达方式播节目时,呈现在听众耳中的音乐在层面上似乎更为丰富了。实际上,歌曲本身包括旋律与歌词,如果能很好地从歌词作为切入点剖析一个音乐作品,那在理解作品的深刻性上真的会迈进一大步。
在大家对一个音乐作品感受力不一样时,我的这种文学味很强的表达更能直抵人心,更富有感染力。我真的希望通过我的表达,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民歌,了解民歌背后的故事,让民歌融入生活。在节目中,除了文学味的表达,我也会注意用当代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习惯来吸引更多的年轻听众,向他们传递民歌的美——我想这也是民歌类节目主持人应该细细琢磨的事。
用情怀直抒民歌的真
我和《歌飞扬》这个节目是相互感染、共同成长的。到现在为止,我听有些地方台做的民歌类节目都会觉得死板,你会发现很多节目是没有情怀的。就包括在做一些访谈节目时,我也有很深切的感受,那就是很多人没有带着对民歌深深的爱做节目,他们选的歌和说的话有很多是言不由衷的。
这么多年来,我和《歌飞扬》这个节目共同成长,其间源源不断地向对方输送着情怀,我希望我能通过节目把这种情怀传递给更多的听众。
其实,现在听众听广播音乐也并非都是伴随式倾听(一边忙别的事一边听广播),他们中也不乏很多真正热爱民族音乐的发烧友,我每次录节目都像是跟他们坐在一起办一个音乐沙龙,共同分享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怀。
我感觉民歌在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方面更直接,而且现在新民歌相对于传统民歌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很多低沉婉转的叙述。我做节目选歌的一个标准就是选一些有“真性情”的歌曲。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会经常收到民歌手给我寄来的碟,一些民歌手的工作室也会跟我套关系,希望我能放他们的歌曲。不过我这个人比较“轴”,选歌靠关系肯定不行。
诚然,民歌在中国多少会承载一些政治任务,这是我不能推开的,但就是那些宣传意味比较浓的歌曲,我在播出时也会尽量不留太多宣传的痕迹,争取做到与其他歌曲自然融合。
用融合复兴民歌的路
现在,民歌歌手对市场有了重新的理解、包装和展现,这绝对是好事。相应的,主持人也有责任展现给大家一种多样性和共融性。
如很多传统民歌的坚守者就很反对刀郎,很多人质疑他怎么能用一种沧桑的感觉演唱民族歌曲,就很排斥。我觉得我们不要以人云亦云的感觉去听一首歌,我在节目中就会说“这是一种方式,一种态度,这是他的一种致敬的方式或者说很自我的一种表达”。我希望大家对很多东西能够积极看待,与其排斥,不如用更宽容的方式去观望民歌的发展。 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无论发展成什么样子,民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你可以看看现在的选秀节目,只要有一个选手唱起了民歌,引发的那种共鸣和情感的认同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实际上,民歌是有根的,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一种情愫,是无法回避、更无法忘记的。中歌榜中很多歌曲都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无论歌词、旋律,还是乐器、唱法。
现在融合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越来越流行,比如周杰伦很火的一首歌《青花瓷》。再说周杰伦的御用填词人、华语乐坛金牌作词人方文山,他是一个对唐诗宋词特别有研究的人,于是能信手拈来那些意境深远的歌词。这就是,当你熟悉自己民族历史上所有精华的时候,才有可能在这个精华之上绽放出一枝花。从这个角度上讲,周杰伦和方文山都是很聪明的人,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东西在现世与众不同。
现在很多人抱怨为什么歌没有原来好听了,有人回答说因为创作乏力,编曲不行。那么想想看,为什么创作乏力?我想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些创作者没有真正俯下身来聆听大地的声音,他们前所未有地浮躁着。
不过,也有很多流行歌手和制作人班底浩浩荡荡地挺进民族村寨进行采访和创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是民歌复兴的标志。这也说明了民歌的复兴不仅仅要依靠传统民歌圈内的音乐人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流行乐坛的各路歌手,他们带来了市场的活力。
链接: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歌手
王宏伟 对新疆深深的眷恋
2008年前后,我正在以每周至少一位歌手的节奏进行民歌类歌手的访谈。民歌手身上带有一些本民族的特色和烙印,那些成名歌手也一定有过人之处,如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他长期生活在新疆,对那边的音乐有很深的感受。对于新疆音乐,他有非常著名的“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他演绎新疆歌曲的时候有更多的情怀。我经常会在节目中为大家展示一个歌手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王宏伟就是个特别会摄影的人,他每年都会回新疆拍摄那里的风物,比如说胡杨,我看过觉得非常震撼。
阎维文 坚持民族唱法原貌
阎维文是山西人,他把山西人对民歌的热爱扩充到了很多地方。他喜欢云南民歌,并去当地访问了很多民间老艺人,出了一张名为《红土情缘》的唱片。阎维文尤为可贵的是,他不迎合当下人们的收听习惯,没有把流行元素随意渗透进自己的作品中,而是坚持了民歌最原汁原味的唱法。他认为民歌的包装和宣传可以越来越走向市场,越来越像流行歌曲的营销模式,但民歌的唱法一定是很传统、很民族的。对于民歌在发展过程中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阎维文有很独到的见解,这恰好也是我想传达给听众的。
韩红 固守藏族人内心的纯洁
韩红是一个“通民”歌手(以通俗唱法为主,但唱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果以民族唱法为主,加了一点点通俗的感觉,就是“民通”,代表人物是谭晶)。我对韩红印象深刻是因为她至今仍固守着藏族人内心的纯洁,并以此执着坚持和追求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
韩红一直做公益,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最底层的人,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多一份信任与真诚。韩红的想法和做法契合了我想对听众表达的:生活本身不需要太多的欲望,很多欲望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生活可以很简单,可以更质朴,更快乐。
链接 与刘慧的职业对话
音乐周刊:听说你唱歌着实不错,为何没有想过当歌手?
刘慧:当歌手是一个特别辛苦的职业,需要你“削尖了脑袋”在市场中不停地冲,不停地闯——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职业。很多人追求功成名就,我相对淡泊一些,我从没想过带着功利心去做一个职业,更不渴望光环。包括2010年因做了一个《请跟我回家》广播访谈节目获得了中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这个奖也不是我苦苦寻求的一个结果,就是我关注到了一个别人可能忽略的一个领域。我家庭环境从小比较宽松,父母认为只要给我一个好的教育就足够了,我往哪个方向发展、做到什么程度是自己的事情。而对于我自己,我更多挑战的是自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
音乐周刊:《歌飞扬》的听众大概是哪个年龄段的?
刘慧:主要听众群体还是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较少。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听一些老歌翻唱,比如刘欢翻唱的《我生于60年代》这张专辑。
音乐周刊:相比流行乐,民歌还是很小众。你作为小众节目的主持人,有没有过把民歌发扬光大的想法?
刘慧:我承认这一点,我就是做了一个很小众的节目,我就是要把这个小众的节目做好。我不会呼吁大家像热爱流行歌曲一样热爱民歌,我觉得那不现实,很多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的,市场注定了民歌是很小众的。不过,之所以还存在《歌飞扬》这类民歌节目,就是因为喜欢民歌的群体虽然小众,但是固定,电台多元化的节目类型还是非常符合市场需求的。
我不拒绝流行乐,但更喜爱民族音乐。对民歌的偏爱与母亲有关,母亲在我小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唱歌,她会唱很多民歌,8个样板戏也能从头唱到尾。母亲把民歌带进了我的童年,让我从小对民歌有一种融入骨血的亲切感,这是我听刘德华张学友的歌时没有的。后来张台问我喜欢做什么样的节目,我就很自然地成了一档民歌类节目的主持人。
用兴趣与民歌结缘
我认为职业规划还是要以兴趣为导向的。我在跳舞时就感觉自己比别人更懂音乐,因为我能感受到音乐的呼吸,知道这一拍应该在哪儿停。我相信音乐和舞蹈是一家,因为一个舞者如果感受不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是跳不好舞的。
其实我原先特别想当舞蹈家,高中时也曾一度梦想考上海舞蹈学院,但当时与老师聊天,她说舞蹈不是一个一辈子的饭碗,况且我的身体素质不算特别好,腰不够软,腿不够长,身材比例不够完美,如果硬要与别人一决高下,可能最后就混成个群舞中最无足轻重的角色。而我的语音面貌好,老师认为我适合做主持人。当时我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被这个经世的人点拨了,想了许多自己之前从没有想过的事情,冥冥之中我的命运就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
实习的时候有两个机会,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经济之声,一是北京音乐广播。选择北京音乐广播可能是跟从小的音乐爱好有关,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也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刚到音乐台实习,我跟着许鹏做《民乐逍遥游》这个纯民族器乐类的音乐节目。实习过后我就有了一档自己的节目《您最喜爱的歌》。通过做民歌类节目,我越来越喜欢民歌,民歌中的真、善、美也越来越能够打动我。
我现在感觉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能一毕业就进入电台,在有了一档自己的节目后,还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学习,与此同时电台的工作也没有落下。人生的幸运想必就是如此了,就是你自己规划好的事情能够实现。另一方面,就是我很幸运能够遇到很多肯帮我、扶持我的人,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缘分。
用文学解读民歌的美
在北京音乐广播工作4年后,我出现了瓶颈,我发现自己对民歌的感受欠缺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感受力和传播力其实是两码事,那时我就想去进修一下。2005年到2008年,我在军艺修中文。当时考的是脱产研究生,课程相对也不紧张,所以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工作与学习在这期间是自然衔接的,没有断层。
我觉得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传播中的表达特别有帮助,这直接表现在当我有一种感受力时,我会用很准确的语言传播给听众,这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相对于现在,我原先做节目时的表达按东北同事的话讲真是有些“吭哧瘪肚”(意为啰嗦不知所云)。中文专业的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能够用优美的语言精准地解读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这与音乐本身的质感更为贴近和契合了。就像歌词是一种文学诗意的表达,文学与音乐是相融的,文学带领大家感悟到的东西和音乐也是相通的,在我用文学的理解观望音乐并以文学味较强的表达方式播节目时,呈现在听众耳中的音乐在层面上似乎更为丰富了。实际上,歌曲本身包括旋律与歌词,如果能很好地从歌词作为切入点剖析一个音乐作品,那在理解作品的深刻性上真的会迈进一大步。
在大家对一个音乐作品感受力不一样时,我的这种文学味很强的表达更能直抵人心,更富有感染力。我真的希望通过我的表达,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民歌,了解民歌背后的故事,让民歌融入生活。在节目中,除了文学味的表达,我也会注意用当代人的思考方式和表达习惯来吸引更多的年轻听众,向他们传递民歌的美——我想这也是民歌类节目主持人应该细细琢磨的事。
用情怀直抒民歌的真
我和《歌飞扬》这个节目是相互感染、共同成长的。到现在为止,我听有些地方台做的民歌类节目都会觉得死板,你会发现很多节目是没有情怀的。就包括在做一些访谈节目时,我也有很深切的感受,那就是很多人没有带着对民歌深深的爱做节目,他们选的歌和说的话有很多是言不由衷的。
这么多年来,我和《歌飞扬》这个节目共同成长,其间源源不断地向对方输送着情怀,我希望我能通过节目把这种情怀传递给更多的听众。
其实,现在听众听广播音乐也并非都是伴随式倾听(一边忙别的事一边听广播),他们中也不乏很多真正热爱民族音乐的发烧友,我每次录节目都像是跟他们坐在一起办一个音乐沙龙,共同分享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怀。
我感觉民歌在表达亲情、友情、爱情方面更直接,而且现在新民歌相对于传统民歌有了很大的改变,有很多低沉婉转的叙述。我做节目选歌的一个标准就是选一些有“真性情”的歌曲。其实很多时候我也会经常收到民歌手给我寄来的碟,一些民歌手的工作室也会跟我套关系,希望我能放他们的歌曲。不过我这个人比较“轴”,选歌靠关系肯定不行。
诚然,民歌在中国多少会承载一些政治任务,这是我不能推开的,但就是那些宣传意味比较浓的歌曲,我在播出时也会尽量不留太多宣传的痕迹,争取做到与其他歌曲自然融合。
用融合复兴民歌的路
现在,民歌歌手对市场有了重新的理解、包装和展现,这绝对是好事。相应的,主持人也有责任展现给大家一种多样性和共融性。
如很多传统民歌的坚守者就很反对刀郎,很多人质疑他怎么能用一种沧桑的感觉演唱民族歌曲,就很排斥。我觉得我们不要以人云亦云的感觉去听一首歌,我在节目中就会说“这是一种方式,一种态度,这是他的一种致敬的方式或者说很自我的一种表达”。我希望大家对很多东西能够积极看待,与其排斥,不如用更宽容的方式去观望民歌的发展。 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无论发展成什么样子,民歌在人们心中留下的记忆是永远抹不掉的。你可以看看现在的选秀节目,只要有一个选手唱起了民歌,引发的那种共鸣和情感的认同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实际上,民歌是有根的,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一种情愫,是无法回避、更无法忘记的。中歌榜中很多歌曲都有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无论歌词、旋律,还是乐器、唱法。
现在融合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越来越流行,比如周杰伦很火的一首歌《青花瓷》。再说周杰伦的御用填词人、华语乐坛金牌作词人方文山,他是一个对唐诗宋词特别有研究的人,于是能信手拈来那些意境深远的歌词。这就是,当你熟悉自己民族历史上所有精华的时候,才有可能在这个精华之上绽放出一枝花。从这个角度上讲,周杰伦和方文山都是很聪明的人,他们懂得如何让自己的东西在现世与众不同。
现在很多人抱怨为什么歌没有原来好听了,有人回答说因为创作乏力,编曲不行。那么想想看,为什么创作乏力?我想很大原因是因为这些创作者没有真正俯下身来聆听大地的声音,他们前所未有地浮躁着。
不过,也有很多流行歌手和制作人班底浩浩荡荡地挺进民族村寨进行采访和创作,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是民歌复兴的标志。这也说明了民歌的复兴不仅仅要依靠传统民歌圈内的音乐人的努力,同样也离不开流行乐坛的各路歌手,他们带来了市场的活力。
链接: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歌手
王宏伟 对新疆深深的眷恋
2008年前后,我正在以每周至少一位歌手的节奏进行民歌类歌手的访谈。民歌手身上带有一些本民族的特色和烙印,那些成名歌手也一定有过人之处,如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他长期生活在新疆,对那边的音乐有很深的感受。对于新疆音乐,他有非常著名的“西部三部曲”:《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他演绎新疆歌曲的时候有更多的情怀。我经常会在节目中为大家展示一个歌手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王宏伟就是个特别会摄影的人,他每年都会回新疆拍摄那里的风物,比如说胡杨,我看过觉得非常震撼。
阎维文 坚持民族唱法原貌
阎维文是山西人,他把山西人对民歌的热爱扩充到了很多地方。他喜欢云南民歌,并去当地访问了很多民间老艺人,出了一张名为《红土情缘》的唱片。阎维文尤为可贵的是,他不迎合当下人们的收听习惯,没有把流行元素随意渗透进自己的作品中,而是坚持了民歌最原汁原味的唱法。他认为民歌的包装和宣传可以越来越走向市场,越来越像流行歌曲的营销模式,但民歌的唱法一定是很传统、很民族的。对于民歌在发展过程中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阎维文有很独到的见解,这恰好也是我想传达给听众的。
韩红 固守藏族人内心的纯洁
韩红是一个“通民”歌手(以通俗唱法为主,但唱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如果以民族唱法为主,加了一点点通俗的感觉,就是“民通”,代表人物是谭晶)。我对韩红印象深刻是因为她至今仍固守着藏族人内心的纯洁,并以此执着坚持和追求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
韩红一直做公益,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最底层的人,就是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多一份信任与真诚。韩红的想法和做法契合了我想对听众表达的:生活本身不需要太多的欲望,很多欲望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生活可以很简单,可以更质朴,更快乐。
链接 与刘慧的职业对话
音乐周刊:听说你唱歌着实不错,为何没有想过当歌手?
刘慧:当歌手是一个特别辛苦的职业,需要你“削尖了脑袋”在市场中不停地冲,不停地闯——我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职业。很多人追求功成名就,我相对淡泊一些,我从没想过带着功利心去做一个职业,更不渴望光环。包括2010年因做了一个《请跟我回家》广播访谈节目获得了中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这个奖也不是我苦苦寻求的一个结果,就是我关注到了一个别人可能忽略的一个领域。我家庭环境从小比较宽松,父母认为只要给我一个好的教育就足够了,我往哪个方向发展、做到什么程度是自己的事情。而对于我自己,我更多挑战的是自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
音乐周刊:《歌飞扬》的听众大概是哪个年龄段的?
刘慧:主要听众群体还是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较少。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听一些老歌翻唱,比如刘欢翻唱的《我生于60年代》这张专辑。
音乐周刊:相比流行乐,民歌还是很小众。你作为小众节目的主持人,有没有过把民歌发扬光大的想法?
刘慧:我承认这一点,我就是做了一个很小众的节目,我就是要把这个小众的节目做好。我不会呼吁大家像热爱流行歌曲一样热爱民歌,我觉得那不现实,很多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的,市场注定了民歌是很小众的。不过,之所以还存在《歌飞扬》这类民歌节目,就是因为喜欢民歌的群体虽然小众,但是固定,电台多元化的节目类型还是非常符合市场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