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在肥胖患者上腹部扫描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wei78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宽体探测器联合全模型实时迭代重建技术(ASIR-V)在肥胖患者上腹部低辐射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根据体模实验找出常规上腹部扫描(管电压为120 kVp,噪声指数为10 HU)最佳前置及后置ASIR-V比例;在体模实验基础上,前瞻性收集需行上腹部CT增强的87例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30 kg/m2),依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用宽体探测器(80 mm)CT联合前置40%ASIR-V行上腹部双期增强扫描获得A1组图像(默认为后置40%ASIR-V),再联合60%后置ASIR-V技术重建获得A2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探测器CT(40 mm)扫描后联合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重建获得B组图像。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图像噪声和主观评分(5分制法)。

结果

常规上腹部扫描最佳前置及后置ASIR-V比例分别为40%及60%。试验组的有效剂量E为(4.55±0.95)mSv,低于对照组的(9.58±2.04)mSv(t=-14.773,P<0.001)。A2组除双期肝脏外,各部位CNR均高于A1及B组(q=2.160~3.209,P<0.05),双期图像噪声低于A1及B组(q=-4.212~-3.202,P<0.05),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1及B组(Z=-5.155~-2.561,P<0.05)。A1组双期各部位CNR及图像噪声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B组(Z=-3.298~-3.030,P<0.05)。A组双期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结论

肥胖患者采用宽体探测器联合前置40%ASIR-V技术,可比常规探测器扫描减少约53%的辐射剂量;联合后置ASIR-V重建技术,可在保持或提高图像CNR的同时优化总体图像质量。

临床试验注册号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DCD-15005932

其他文献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radiation on autophagy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radiation injury of hepatic cells.MethodsAutophagy in mouse liver tissues was examined by GFP-LC3 staining and We
目的观察利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前、后血清CA19-9水平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应的预后、预测与疗效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放疗科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5例病理诊断明确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放疗前及放疗后4~6周CA19-9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生物剂量估算能力考核结果,研判近年来此类机构检测能力发展情况。方法对2015—2017年参加考核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合格率、优秀率、参加单位情况及剂量估算偏差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格率逐年升高,2017年同2015年比较,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8,P<0.05)。3年共53家单位参与了生物剂量考核,其中连续3年均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像素闪烁算法在低剂量一站式肾脏CT灌注扫描(CTP)检查中提高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8月本院行全肾脏CT增强及灌注扫描的患者21例。采用Revolution CT机,先行肾脏平扫,然后进行灌注和增强3期扫描,管电压120 kVp,CTP采集管电流为20 mA,增强3期管电流为100 mA,轴扫模式,ASiR-V 80%,X射线管旋转时间0.5 s,z轴覆
目的研究分割照射后残留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HepG2细胞以2 Gy/次X射线进行分割照射,累积剂量达到20 Gy后继续培养30 d,检测残留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建立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分割照射(2 Gy×10次),观察肿瘤生长情况,肿瘤接种39 d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放射防护作用。体内外研究表明,白藜芦醇能够减轻放射损伤,在放射防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白藜芦醇对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器官的放射防护作用和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HO1信号通路、Nrf2途径等抗氧化机制以及激活Sirt1调节下游信号、促使TyrRs入核等发挥放射防护的作用,并对白藜芦醇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有效剂量评价的相关指标、个人有效剂量监测方法以及各个方法中引起争议较大的问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标准,列出已找到的全球范围内从1979年至2014年关于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有效剂量监测算法,指出影响算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重点对剂量计的佩带位置进行了讨论。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及目前介入工作人员剂量计佩带情况提出建议,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目的调查云南省某铀矿退役环境保护区周边食品放射性水平,及时发现和预警放射性物质的释放情况,为食品放射性水平监测积累基线数据。方法监测铀矿退役环境保护区周边3 km范围内20个采样点的粮食、蔬菜和鲜茶叶的放射性水平。样品经现场预处理、实验室制备后,进行放射性核素γ能谱分析。结果食品中的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和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238U、232
目的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光致发光剂量计(OSLD)测量125 I粒籽源植入过程中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皮肤剂量,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同批次中,选取TLD退火,包装,贴在仿真人模体腹部平坦处,125 I粒籽源放在与模体相同高度,距离15 cm处,分别照射不同剂量:1.0、1.5、3.0、5.0、10.0、12.0、20.0、25.0、30.0、50.0、60.0μGy,照射后的TLD经热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