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4年1月,我从学校党办转岗到纪委。机缘巧合,有一天值班,我经过学生科时,学生科的科长问我:“现在有一个班没有老师带,你愿不愿意接手呢?”由于我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后来又当过班主任导师,可以说,我对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充满热爱。因此,听到科长的话后,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没想到,这个选择竟然成了我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为记录带班故事而写札记
  就这样,我走马上任,担任了2012级护理7班的班主任。此次担任班主任,和我毕业时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有所不同,这时候的我内心极其平静。
  当年的我太急于用成绩证明自己,一上任就把同学们不满意的班干部全部换掉了。然而,大刀阔斧地除旧习、立新规,并没有得到我所期待的效果。不仅如此,当时还发生了一件令我极为伤心的事情:我同时兼任另一个班的德育课老师,在评教时,一个学生干部竟然把分给其他同学的评教表拿过来,全部给我打了最低分。
  如今,重新走上班主任岗位,我不再急于用班级管理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教育是慢的艺术,急功近利得不到真正的成绩。我要陪伴学生慢慢改变,一步步成长。
  因此,接手这个班以后,我没有选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在严格落实班规、责任到人的前提下,着眼于做人做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没想到,这种看似“不管”的管理方式,因为没有违背教育规律以及学生成长的规律,反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带班一个月后,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我的带班故事呢?一是为创建一个师生沟通的平台,让学生能经常翻阅,巩固教育成果;二是为记录与同学们在一起的青葱岁月,展示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传递正能量。
  想好了就去做。深夜里,我披衣而起,拿起手机开始撰写QQ空间日志。此时的我回忆着与学生相处的点滴细节,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两千多字的文章。就这样,《攻心为上,以爱立威》一文完成了。我将此文在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发表。没过多久,很多老师、学生和朋友纷纷留言、点赞。
  受到鼓励的我又相继发表了《谋在事先,有预则立》《阳光心态,向好处看》《积极进取,力避侥幸》《持平常心,静待花开》《规则至上,操守为先》《敞开心扉,有效沟通》等文章。这些文章引起了广泛的好评,有的家长运用这些方法来教育孩子。有的班主任看了我的带班故事,把一些做法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撰写管理札记取得积极影响以后,我就把这种做法坚持了下来。等我写到十几篇文章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涂老师,你将来可以出书了。”在我的印象里,一本书最少也得要十几万字,而我才写了十几篇文章,总共才几万字,还差得远着呢。但出书的想法,在这个时候就萌生了。
  为共享管理理念而成书
  班级管理的实践给我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我用德育的视角来关照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故事,并一一整理成文字。就这样,在2012级护理7班毕业时,我共写了27篇札记。
  很快,我又有了新的实践机会——担任2014级护理12班的班主任。我在2014级护理12班这块实验田里幸福地耕耘着。这一阶段,我一共撰写了9篇札记。现在我面对教育同仁分享的很多故事和做法,都来源于此,或者在此得到验证。
  随后,学校组建南校区,派我到南校区主持工作,管理这里的500多名学生,同时兼任2014级毕业班的班主任。就这样,我又获得了新的舞台,为我思考如何管理毕业生提供极好的实践机会。
  南校区工作基本稳定之后,我以《我在南校区》为题,从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度切入,发表了14篇管理札记。与前面的札记相比,此时的我由于担任南校区的负责人,考虑问题更加深刻、全面,文章中涉及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人际沟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也表明,在撰写札记的过程中,不仅学生在成长,我也在专业领域上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2015年3月10日,我的管理札记在职教圈论坛的“班主任交流”专栏上发表,引起了一家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关注。随后,我听从主编的建议,开设了“跟着涂涂学带班”的专栏。专栏推送以后,受到了广泛好评,我因此受到多个QQ群的线上讲座邀请。
  《跟著涂涂学带班之履新亮剑六式》《跟着涂涂学带班之磨合期的较量》讲座陆续推出。紧接着,讲座由线上发展为线下,我开始走进全国各大院校,与教师同仁们分享我的教学管理经验,足迹走遍全国二十多个省,惠及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等各学段教师。
  后来,我成立了“涂涂老师德育工作室”,同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与老师们分享我的最新理论,与此同时,我学习到了更多教育同仁的实践经验。在全国各地教师们的支持和出版社编辑的鼓励下,我将这50篇文章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修改,撰写了自序和后记,这才有了这本《爱的智慧·班主任管理札记》的诞生。
  回望过去,我之所以能出版此书,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德育专业的持续学习夯实了我的理论基础。1991年我在河南大学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5年毕业后,我来到郑州市卫生学校担任德育课教师,2004年又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深造。在此书中,辩证的思维方式、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生为本的育人路径、舍己从人的育人方法等内容贯穿始终。可以说,没有德育专业的学术背景,就没有这本书的诞生。
  不同岗位的历练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先后担任过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后来又走上中层领导岗位,担任学生科副科长、团委书记、党办主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这些经历让我既了解学生、又了解老师;既了解领导、又了解中层;既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又清楚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担任南校区负责人后,更是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文字功底的持续锤炼磨砺了我的表达能力。我从小喜欢读书。自幼养成的读书习惯为我的写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在大学期间,我担任过通讯员、广播站编辑、校新闻中心记者等职务。参加工作后,我坚持撰写新闻稿件。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期间,严格的学术训练,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再加上七年的《郑州市卫生学校校报》执行主编的工作经历,对我的文字功底更是极大的磨砺。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我曾经彷徨过,也曾经怀疑过。但是很庆幸,我始终坚持。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卫生学校)
其他文献
解决学生违反纪律问题,可以采用如下八个对策。  自省。学生违纪,教师要反省。如果学生违纪是因为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而有意为之,教师就要及时检讨自己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课堂的吸引力,比任何严格的管制措施更有意义。另外,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学生也可能以老师为“榜样”,因此,老师要用“身教”引导学生形成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沟通。禁令三千不如明白道理,老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认识到:守纪
乙脑病毒抗原离子交换层析中,使用新型的凝胶填料Capto-DEAE替代DEAE-Sepharose纯化乙脑病毒抗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离子交换凝胶填料Capto-DEAE层析不仅产品质量更好
走进数控班教室,我发现地板上整齐地贴着数行黄色即时贴,好好的地板为何要贴上这个东西呢?我感到有些不解。上课时,我偶然发现有的学生在悄悄移动课桌,把桌腿移到即时贴划定的方框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即时贴是一道“三八”线啊!再仔细一看,班里的卫生工具、学生文具等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虽然这只是一个个小的细节,但我不得不佩服这位班主任治班有方。  第二天,我又去焊接班上课,进去一瞧,竟全是男生,心里便不禁
一、促进流转的指导思想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可否流转,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已有定论.当前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央的法规、政策,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