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辅相成,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水文化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基础上,总结“北京水文化”通识课教学内容、教学特色及教学成效,分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探讨提高高校通识教育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北京水文化”;素质教育;设计;实践
  通识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自古有之,古人认为博学多识成通才,即博览群书、晓天文地理、识古今往事的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自1995年启动素质教育后,我国通识教育逐渐增加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基因,逐渐构建了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而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认识不同学科的完整的高级人才[1-3]。
  水文化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的北京曾经是一个河流遍布、清泉四溢的“江北水乡”。虽然现今水环境发生巨变,但曾经的水乡风情却积淀成河渠故道、园林湖泊等多样的文化遗产。北京建筑大学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水文化团队历时十年,系统调研了北京16个区206处水文化遗产点,拍摄图片1.4万余幅,积累文字40余万字,由此建立了一个系统全面的“北京水文化遗产历史和环境现状数据库”。团队还完成了两个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水美北京”①“北京水文化遗产”②建设任务并持续运行;完成了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北京水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及功能评价;获批了201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河湖水系历史变迁及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及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019年度课题重点项目“北京河湖水系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指导本科生完成了“图说北京水环境”“北京水情科普知识进小学校园”和“兴水行—大兴河道治理宣传活动”等多项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TOTO水环境专项基金项目及“兴水之韵—北京大兴水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大兴区的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宣传了北京水文化。為了使更多学生了解北京水历史、北京水文化,感受北京城市水环境的发展和变迁,自2017年起,北京建筑大学新型环境修复材料与技术课题组水文化团队为全校学生开设“北京水文化”通识课。
  “北京水文化”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学生通识教育体系生态文明与未来城市方向的核心课程,授课对象为本校全体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北京水文化、北京水情、北京水文化遗产等核心教学内容;邀请水利专家、北京史专家开展课中课;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博物馆等现场实践教学;结合学校海绵城市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北京水文化”通识教育体系。为了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北京水文化”通识课在建设过程中,严把课程质量,注重师资团队建设、全面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监控教学全过程质量,配合课题组育人新模式,成果显著。
   注重教师团队建设,加强科教融合,体现课程的通识性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主导者,应当运用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与实施教学环节。作为通识课教师,必须明确通识课不是简化的专业课,不仅仅是获取教学工作量的一种形式,而是要清楚地认识到通识课在整个学生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北京水文化”通识课教师团队涵盖应用化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遗产保护等专业,教师在环境修复、北京水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科研工作,由此建立了一个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团队在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同时,结合近十年北京水文化遗产调研成果,精心设计“北京水文化”通识课的内容与环节,以水文化为媒介,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沟通专业课程和水文化通识教育。“北京水文化”通识课涵盖了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木工程等理工科学,注重对环境生态、文化交融跨学科整合,在引起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了解北京水历史、水处理技术、工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升了学生对北京水历史、水科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该课程的通识性。
   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邀请名师交流,增强课程文化水平
  “北京水文化”教学团队将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研讨性教学、专家学术报告及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北京水文化教育体系。课堂教学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通过探讨、提问、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课程采用了课中课形式,邀请众多水文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开设主题讲座,如北京史学会李建平老师的《北京中轴线》;北京水力专家蔡藩老师的《首都与大运河》《永定河历史变迁》;首都师范大学郗志群老师的《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及其文化遗产》;圆明园管理处刘阳老师的《圆明园西部传奇》《三山五园》等,给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了多场文化盛宴,增加学生对“北京水文化”通识课的兴趣。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师生交流
  为了增加“北京水文化”通识课程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倡导可视化、互动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团队还采取了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活动中真切地体味北京水文化。“北京水文化”通识课安排参观北京自来水博物馆、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博物馆、永定河博物馆;北京什刹海水文化徒步、圆明园水文化徒步;参观北京水文化展览等特色水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全方位的具有教化、怡情、体验、服务的北京水文化科普教育体系。这种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也是“北京水文化”通识课的一大特色。北京水文化团队结合学校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设了“海绵城市中的雨水利用”实践环节。课程通过当前北京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以及内涝频发等水问题引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并通过全国最大的模拟降雨大厅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使学生实地观察植被浅沟、生物滞留与透水砖等海绵技术设施的“蓄水”效果,并引导学生测定降水的酸碱度、浊度、色度与电导率四个水质指标,进一步讲解海绵设施的“蓄水”与“净水”机理。该课程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优势资源,也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方法。学生们纷纷表示,实践环节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改进考核方式,重视写作训练,提高表达技能,注重过程评价
  “北京水文化”通识课实践教学比重较大,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自我表达,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团队建立了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使评价也更为客观。课程的成绩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一是翻转课堂学生讲授水文化小知识,约占总成绩的30%。学生可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北京水文化知识,制作5分钟~10分钟PPT,课堂上进行讲述,这样既可督促学生关注身边水文化,也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表达能力。二是参观或听取报告后的观后感,约占总成绩50%,学生可通过撰写观后感报告掌握必要的写作技法,提升写作能力以及创意能力。三是出勤及课堂随机提问,这一部分约占总成绩的20%,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答,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考查学生对课程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科研、教学和第二课堂育人完美结合,育人效果明显
  学校“北京水文化”团队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通过导师指导组织学生的形式,在北京水文化遗产调研基础上,制作了北京水文化公益视频、出版了北京水文化书籍、搭建了北京水文化特色资源网站,开设了面向“小学、中学、大学”多层次的北京水文化教育体系,利用视频、微信、网站、书籍、展览等多种丰富形式,使北京水文化真正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也能让公众更加深入了解北京的水文化内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文保意识。这些丰富多样的北京水文化活动在对公眾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团队自身,团队教师跨专业获批了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高精尖中心重点项目资助;团队学生科研能力逐渐提升,团队中有五人顺利考取研究生,并获得了2016年西城区民主党派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7年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7年首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青年志愿活动大赛银奖;周坤朋同学凭借在水文化及水文化遗产方面的突出工作被评为2018年“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并进一步被评为“中国好网民”。王崇臣教授和周坤朋同学在BTV青年频道,与著名建筑遗产保护专家王世仁教授共同参加题为“让古都焕发新的光芒”的电视节目,讲述了团队在水文化及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
  北京水文化资源丰富、遗产众多,加之团队长期以来的调研工作,使“北京水文化”通识课得以顺利开启。这是一门既充满人文色彩、反映学科特色,学生感兴趣,又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开设6轮次,听课人数达600人。为了更好提升“北京水文化”通识课的教学效果,团队将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发展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
  通识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获得宽阔的视野、广泛的知识、基本的科学思维,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兼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拥有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和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的人。北京水文化遗产的通识教育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在于通过多种活动,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活动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加强了写作能力,既拓展视野又培养能力,最终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因此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今后,团队将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努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承担起北京水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9LSA002);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开放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UDC2019021021);北京建筑大学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项目(项目编号:SJSC1903);北京建筑大学教学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17-01)资助
  注释:
  ①“水美北京”(http://zyk.bucea.edu.cn/pub//smbj/).
  ②“北京水文化遗产”(http://zyk.bucea.edu.cn/pub/bjswhyc/jtsy/index.htm).
  参考文献:
  [1]夏敏,许成伟,刘新蕾,等.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7(10):42-45.
  [2]王金花.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路径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4):68-70.
  [3]贾淑荣.大学通识课教学质量关键要素的考量与构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2):82-84.
  (作者单位:王鹏,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齐勇,北京建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翟 迪]
其他文献
摘 要:党的建设是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保证。目前,高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还存在相互分离、相互脱节的现象,党建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促进、保障作用还有提升空间。基于组织工作的视角,提出高校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通过组织引领、标杆引领、干部引领、思想引领,使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实现党建工作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关键词:高校;党建;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
摘 要:把握“00后”大學生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来自全国29所高校的2,80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00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00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较高,每天上网时间较长,但阅读和运动的时间较少,三分之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职业规划及大学目标,但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目标模糊、无从下手;父母的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对学生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权益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维权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能之一,然而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却仍有不足之处。尝试从利益表达机制构建的角度,探索如何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实现共青团的维权职能,分别从利益表达的主体、客体、渠道、方式方面构建完善高校学生的利益表达机制。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维权;新媒体;利益表达机制  基于对当前高校学生维权工作的现状反思,借鉴国内外大
数shù学xué王wánɡ国ɡuó里lǐ,一yì年nián一yí度dù的de选xuǎn美měi比bǐ赛sài就jiù要yào开kāi始shǐ了le。  胖pànɡ公ɡōnɡ主zhǔ很hěn想xiǎnɡ成chénɡ为wéi冠ɡuàn军jūn,可kě是shì她tā太tài胖pànɡ了le。  “唉āi!”胖pànɡ公ɡōnɡ主zhǔ一yí面miàn叹tàn着zhe气qì,一yí面miàn闷mèn闷mè
摘 要:高校学生资助精准化不仅是当前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要求,更是需要进一步达成的工作目标。北京大学Z学院于2019年3月在院内首次尝试普查形式的经济情况申报认定办法,以期进一步实现资助的精准化。从院系工作视角与学生视角分别对家庭经济情况普查性认定的有效性加以检验,并就相应调研和访谈中遇到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提升资助精准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资助;精准化;普查  2020年是脱贫攻坚
摘 要:纵观古今,高等教育的时代气质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主流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价值取向多元、各种思潮和文化相互碰撞、利益错综复杂的局势,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呈现出的气质有待重新审视和匡正。以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等教育时代气质的内在一致性,并论述了如何重构当代高等教育的时代气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
1972年的冬天,一个年仅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的一家服装店当起了售货员,由于头脑机灵、干活出色,4年后成为朝阳区服装公司工会干部,他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开始发奋读书,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他—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桓。   三十载教书如一日—心系学生  1982年刘桓毕业留校工作,先后在财政系、税务系、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税务学院任教,为本科生、硕士和博士
听说公主要来我们村庄游玩,这太让人激(jī)动啦!我们应该好好准备一下,欢迎公主大驾(jià)光临(lín)。  我爷爷是“迎接公主委员会”会长,他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有高明的办法解(jiě)决。  我叫小灯笼,是爷爷的小助手。
王子进入了公主的房间。  房间里有一盏灯,王子拉一下,灯开了,再拉一下,灯灭了。如果王子拉100下,  灯是开的还是灭的?王子看见公主在她柔软的床上睡得正香,他想叫醒她,可是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就是叫不醒。  细心的王子发现房间乱糟糟的,他随手整理起来。当他最后把公主和她祖母的相片按规律挂起来的时候,公主睁开了明亮的眼睛。    参考答亲  P6:数字6   P7:走中间那座桥  P8:如右图  P
报喜不报忧    拿到期末成绩单,杰克愁眉苦脸,他决定汇报成绩时言语婉转些。  一到家,杰克便举着成绩单对妈妈说:“我得100分啦!”  妈妈喜出望外:“真的?哪一门?”  杰克回答:“数学23分,语文40分,英语30分,听写7分。”    压岁钱    奇奇问聪聪:“你今年压岁钱是多少啊?”  聪聪说:“300,你呢?”  奇奇说:“十万……个为什么!”    插嘴    妈妈:“我告诉过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