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灯晴人散,当夜凉如水,当那些尘封的记忆再次袭入你的心房,那份温柔的痛,让泪水轻轻地滑落。
怀念从前,季节总是如歌般行吟。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染火枫林,琼壶歌月,茶烟轻扬,清风湿润,岁岁年年。朵朵绽开的花红,伴着追忆的情怀,清幽在我的心门,雅居在我的身旁。
朋友不在多少,在于真心交往;缘分不在万千,在于坦诚相见。想念一个人,是温柔的疼,是流泪的幸福,想念的时候,甜蜜中夹杂着酸涩,情到深处,如同细流行到水尽处。
倾听虫燕呢喃,浅笑低吟;细看桃红轻染,采莲荷田;感悟丝雨梧桐,淡菊飘香;惜赏伊人似雪,翩然娇纯。荟萃点滴快乐,幸福并不遥远;感悟丰富生活,幸福永远相伴!幸福是什么?更多的时候,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享受生活中自然的那份恬淡,是萃取点滴快乐之后的满足。
你对生活报以微笑,那么生活也回报你笑脸。幸福如一杯茶,苦尽甘来给人以激励。幸福如一场酣雨,阴雨过后,给人以心灵洗礼。秋日的菊花是幸福的,瑟瑟秋风做长笛,万花凋谢,仍傲骨于天地。即使面临凋零,努力开放,谱写秋日五彩歌曲。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改变不了结果,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既然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何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你经历了,你体验了,你努力了,你付出了,你理解了,你宽容了,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一
与自己厮守
文/肖萌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思绪如葛藤般蔓延缠绕,七上八下,又是一个小气得不能再小气的题目。小女人的天地本如舄卤之坻,孤独地坚守在一片汪洋之中,如果再擅自画地为牢,岂不如井底之“女蛙”不见井外乾坤。在家与单位之间相对有限的人际圈内,像个满负荷的陀螺围着自己的圆心转来转去,就连梦想也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齑粉般琐屑的细枝末节塞满了全部的生存空间。生活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勉强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衣柜里新添置了一件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衫而已,间或试一试,沾沾自喜一阵而已。前不久我养病在家,平日里躁动不安的心在书香的浸泡下安静下来,三言二拍伴时日,淡饭粗茶皆文章。手机一天比一天消停,面颊一天比一天红润,心也一天比一天饱满起来。
与自己厮守不是简单的独处,更不是单纯的消磨。它是一份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朱自清曾说:“有些人太丰富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到什么时候都知道我是怎样一个简单的人。”与自己厮守方能有机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方能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生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而又快乐地生活。
每当细雨蒙蒙的季节,总是幻想着自己是生活在三月的江南,手撑一把油纸伞,在微雨初斜的烟柳窄巷中踽踽独行,迎面过来个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她娥眉细腰,秋水含烟。就在我们身体相交错的一刹那,我们凝眸无语,轻颦浅笑,意味蕴藉,生怕过多的表情打破了彼此的“伞中取静”,那气氛好像弹指可破,水晶般纯粹、易碎。“伞中静听雨打荷”的意境只有其中的人能够体会。相知和理会早已写在彼此相对无语的凝眸中,两个厮守自己的人以这种我期盼的方式遭遇了,而这遭遇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邂逅。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因为孤独的含义不仅仅是没有人在你身边。
梭罗在二十八岁的时候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到了波士顿郊外的瓦尔登湖畔的一片森林中,并向世界宣告他独自生活的开始。他用细致的文人的手亲自搭建了粗糙的住所——一个小木屋,屋子里是生存所必需的被褥、炊具、劳动工具等,他要自己砍柴、生火、种菜……更重要的是他要在此阅读、写作。澄澈见底的湖水给了梭罗生存的基本来源,也给了他创作上的灵感,九百二十天后,一本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就此诞生。书中记录了他在森林里的生活,他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通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他所说的真理是什么?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给“我”什么真理?梭罗没有告诉我们,但我想他厮守在湖边厮守着自己的时候,他完成了一件比创作更伟大的事情——对自身的深度思索和对人格的无限的升华,这无疑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追寻生之真理的途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要一个人摈弃欲望、无欲无求是不太可能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我们是否可以有所节制?是否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与自己厮守本不必苛求什么地点、形式,不必像孔圣人一样“吾日三省吾身”,更不必像梭罗那样非要寻个山清水秀的幽静去处,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以一个出世的态度,在斑斓喧闹的都市生活之外,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其实已不是什么时髦,更不是什么小资们的矫情造作,在我看来,不时地与自己厮守已是一种必需,一种暌违已久的情怀。
[品鉴]
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如何去追逐我们的幸福?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本篇文章,完全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寻常印象,提出了一个陌生却又新颖的观点——与自己厮守。这是人生之幸福吗?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一二三四五的列举,而是入情入理,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深刻剖析了“与自己厮守”的特点及妙处: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作者更以“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和创作出“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的梭罗”为证,告诉人们,与自己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思考思维]
1.阅读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理解其含义。
答:
2.现代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读完文章请思考,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欲望追求? 答:
二
苏轼的超脱
文/余显斌
1091年,朝廷下发文件,准备提拔苏轼,让他回到宫廷,担当翰林学士承旨。同时进京的,还有苏辙,担任尚书右丞。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
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苏东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
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
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清楚:“窃睹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
在大家都崇尚朝廷有人好做官时,苏轼则担心,兄弟在朝,会对处理政事不利,希望辞掉朝命。
宋哲宗这人,还是特别重视文采的,尤其对苏夫子的如椽大笔,更是看中,因此不准,再次要求,“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坐着驿站的马,赶快来上任办公。
苏轼无奈,再次写下辞呈,就是有名的《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在奏章里,除了说明兄弟不能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告诉皇帝,“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大家都削尖脑袋想去,你别担心无人啊。
而且,他自己呢,一边送奏章,一边上路,走走停停,到了扬州,赖着不走了,希望皇帝“特赐除臣知扬、越、陈、蔡一郡”,随便哪一个都可以。
宋哲宗也有犟劲,就是不答应,第三次下发文件,让苏轼赶快上任签到,这样,就出现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三状》。苏轼为了说服皇帝,又加上一条理由:过去有官员任翰林学士,他侄子当参知政事,朝廷为了避嫌,就罢免了他的学士职位,现在,我也可以依照这个旧例,这叫什么?有章可循嘛。
皇帝说,不行,我不答应。
无奈,苏夫子只有车船劳顿,到了京城,勉强上任,心里却觉得很不妥当,趁太皇太后生日普天同庆时,又写了份辞呈送给皇帝,可怜巴巴地哀求,“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希望等到太皇太后生日结束,再满足自己请求。
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
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就因为这匪夷所思,这不通情理,苏轼才显得潇洒出尘,飘若白鹤。
一千多年来,我们赞颂着苏轼的潇洒超脱,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舍得?在名利面前,在富贵面前,若如苏轼一般舍得,人人都可洒脱,都可飘逸如云。
[品鉴]
苏轼,中华民族的骄傲,很多人说,为了他的出现,在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才华,他的思想,影响那么深远。但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讲述的重点,作者谈的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面——洒脱。这也许给总是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得到的越多越好,收获的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幸福的狭隘理解。作者通过苏轼三次辞任正三品、皇帝秘书长、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从中表现他的洒脱,而且苏轼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打动人。这正是苏轼追求的幸福。
我们应当知道,苏轼的洒脱,源于他在名利面前,富贵面前,能够舍得。
能够舍得,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中所想得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更累。
苏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丑陋与不堪。因为舍得,苏轼潇洒超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
[思考思维]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4.通过苏轼的三次辞任,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参考答案
1.①与自己厮守,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②与自己厮守,有机会把自己看清,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简单而快乐地生活。
2.①应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快乐地生活。③不必苛求形式,要有一颗淡泊的心。④以出世的态度,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
3.①“不通常情”“匪夷所思”,主要是从人们惯常思维角度来说的,皇帝给个官职都不去赴任,未免不通情理,太让人匪夷所思了。②正是苏轼的不通情理与匪夷所思,才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苏轼的人格魅力,这也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4.①苏轼做事很讲究方法,虽然不愿意就任,也不是当面冲撞,讲究策略。②三次辞任,说明苏轼已经完全看透了名利场,在名利、富贵面前能够舍得,只有无欲则刚,才能做到洒脱,飘逸如云,也就追求到了别样的幸福。
怀念从前,季节总是如歌般行吟。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染火枫林,琼壶歌月,茶烟轻扬,清风湿润,岁岁年年。朵朵绽开的花红,伴着追忆的情怀,清幽在我的心门,雅居在我的身旁。
朋友不在多少,在于真心交往;缘分不在万千,在于坦诚相见。想念一个人,是温柔的疼,是流泪的幸福,想念的时候,甜蜜中夹杂着酸涩,情到深处,如同细流行到水尽处。
倾听虫燕呢喃,浅笑低吟;细看桃红轻染,采莲荷田;感悟丝雨梧桐,淡菊飘香;惜赏伊人似雪,翩然娇纯。荟萃点滴快乐,幸福并不遥远;感悟丰富生活,幸福永远相伴!幸福是什么?更多的时候,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是享受生活中自然的那份恬淡,是萃取点滴快乐之后的满足。
你对生活报以微笑,那么生活也回报你笑脸。幸福如一杯茶,苦尽甘来给人以激励。幸福如一场酣雨,阴雨过后,给人以心灵洗礼。秋日的菊花是幸福的,瑟瑟秋风做长笛,万花凋谢,仍傲骨于天地。即使面临凋零,努力开放,谱写秋日五彩歌曲。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现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改变不了结果,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既然有时候我们无法选择,何不试着改变一下自己?你经历了,你体验了,你努力了,你付出了,你理解了,你宽容了,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一
与自己厮守
文/肖萌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思绪如葛藤般蔓延缠绕,七上八下,又是一个小气得不能再小气的题目。小女人的天地本如舄卤之坻,孤独地坚守在一片汪洋之中,如果再擅自画地为牢,岂不如井底之“女蛙”不见井外乾坤。在家与单位之间相对有限的人际圈内,像个满负荷的陀螺围着自己的圆心转来转去,就连梦想也只有井口那么大了。齑粉般琐屑的细枝末节塞满了全部的生存空间。生活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如果勉强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衣柜里新添置了一件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衫而已,间或试一试,沾沾自喜一阵而已。前不久我养病在家,平日里躁动不安的心在书香的浸泡下安静下来,三言二拍伴时日,淡饭粗茶皆文章。手机一天比一天消停,面颊一天比一天红润,心也一天比一天饱满起来。
与自己厮守不是简单的独处,更不是单纯的消磨。它是一份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朱自清曾说:“有些人太丰富太复杂了,会忘记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到什么时候都知道我是怎样一个简单的人。”与自己厮守方能有机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方能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生活,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而又快乐地生活。
每当细雨蒙蒙的季节,总是幻想着自己是生活在三月的江南,手撑一把油纸伞,在微雨初斜的烟柳窄巷中踽踽独行,迎面过来个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她娥眉细腰,秋水含烟。就在我们身体相交错的一刹那,我们凝眸无语,轻颦浅笑,意味蕴藉,生怕过多的表情打破了彼此的“伞中取静”,那气氛好像弹指可破,水晶般纯粹、易碎。“伞中静听雨打荷”的意境只有其中的人能够体会。相知和理会早已写在彼此相对无语的凝眸中,两个厮守自己的人以这种我期盼的方式遭遇了,而这遭遇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邂逅。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因为孤独的含义不仅仅是没有人在你身边。
梭罗在二十八岁的时候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到了波士顿郊外的瓦尔登湖畔的一片森林中,并向世界宣告他独自生活的开始。他用细致的文人的手亲自搭建了粗糙的住所——一个小木屋,屋子里是生存所必需的被褥、炊具、劳动工具等,他要自己砍柴、生火、种菜……更重要的是他要在此阅读、写作。澄澈见底的湖水给了梭罗生存的基本来源,也给了他创作上的灵感,九百二十天后,一本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就此诞生。书中记录了他在森林里的生活,他说:“来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通过一种省察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问题。”“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他所说的真理是什么?人生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给“我”什么真理?梭罗没有告诉我们,但我想他厮守在湖边厮守着自己的时候,他完成了一件比创作更伟大的事情——对自身的深度思索和对人格的无限的升华,这无疑也为世人提供了一种追寻生之真理的途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要一个人摈弃欲望、无欲无求是不太可能的,但对欲望的追求我们是否可以有所节制?是否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与自己厮守本不必苛求什么地点、形式,不必像孔圣人一样“吾日三省吾身”,更不必像梭罗那样非要寻个山清水秀的幽静去处,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以一个出世的态度,在斑斓喧闹的都市生活之外,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其实已不是什么时髦,更不是什么小资们的矫情造作,在我看来,不时地与自己厮守已是一种必需,一种暌违已久的情怀。
[品鉴]
我们到底该如何生活,如何去追逐我们的幸福?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本篇文章,完全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寻常印象,提出了一个陌生却又新颖的观点——与自己厮守。这是人生之幸福吗?作者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一二三四五的列举,而是入情入理,层层推进,娓娓道来,深刻剖析了“与自己厮守”的特点及妙处: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
作者更以“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紫衣女子”和创作出“轻灵、淡泊的骇世之作《瓦尔登湖》的梭罗”为证,告诉人们,与自己厮守的人并不孤独,只要有一颗淡泊的心,“自省”便会无处不在,这就是别样的幸福。
[思考思维]
1.阅读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理解其含义。
答:
2.现代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读完文章请思考,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欲望追求? 答:
二
苏轼的超脱
文/余显斌
1091年,朝廷下发文件,准备提拔苏轼,让他回到宫廷,担当翰林学士承旨。同时进京的,还有苏辙,担任尚书右丞。
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是皇帝秘书长。哪个人不睁大了眼,准备往进钻。
可是,苏轼偏不,接到文件,马上拿起那支写《前后赤壁赋》的笔,开始给皇帝写辞呈。苏东坡这样做,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兄弟同朝为官,在他看来,极易互相包庇。
在《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一状》中,他道,接到文件,自己工作已移交完毕,但是,仍希望朝廷收回任命,让自己在地方任职。
当时地方郡守,一般四品,比翰林学士承旨,要低上一品。
至于原因,他说得很清楚:“窃睹邸报,臣弟辙已除尚书右丞。兄居禁林,弟为执政。在公朝既合回避,于私门实惧满盈。”
在大家都崇尚朝廷有人好做官时,苏轼则担心,兄弟在朝,会对处理政事不利,希望辞掉朝命。
宋哲宗这人,还是特别重视文采的,尤其对苏夫子的如椽大笔,更是看中,因此不准,再次要求,“乘递马疾速发来赴阙”,坐着驿站的马,赶快来上任办公。
苏轼无奈,再次写下辞呈,就是有名的《辞免翰林学士承旨第二状》,在奏章里,除了说明兄弟不能同朝为官的原因外,告诉皇帝,“清要之地,众所奔趋”,大家都削尖脑袋想去,你别担心无人啊。
而且,他自己呢,一边送奏章,一边上路,走走停停,到了扬州,赖着不走了,希望皇帝“特赐除臣知扬、越、陈、蔡一郡”,随便哪一个都可以。
宋哲宗也有犟劲,就是不答应,第三次下发文件,让苏轼赶快上任签到,这样,就出现了《辞免翰林承旨第三状》。苏轼为了说服皇帝,又加上一条理由:过去有官员任翰林学士,他侄子当参知政事,朝廷为了避嫌,就罢免了他的学士职位,现在,我也可以依照这个旧例,这叫什么?有章可循嘛。
皇帝说,不行,我不答应。
无奈,苏夫子只有车船劳顿,到了京城,勉强上任,心里却觉得很不妥当,趁太皇太后生日普天同庆时,又写了份辞呈送给皇帝,可怜巴巴地哀求,“欲候上寿讫,复遂前请”,希望等到太皇太后生日结束,再满足自己请求。
这个苏夫子,简直不通常情。
这个苏夫子,简直匪夷所思。
然而,就因为这匪夷所思,这不通情理,苏轼才显得潇洒出尘,飘若白鹤。
一千多年来,我们赞颂着苏轼的潇洒超脱,可是,有几个人学会了他的舍得?在名利面前,在富贵面前,若如苏轼一般舍得,人人都可洒脱,都可飘逸如云。
[品鉴]
苏轼,中华民族的骄傲,很多人说,为了他的出现,在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才华,他的思想,影响那么深远。但这些,都不是作者所要讲述的重点,作者谈的是他人生中的另一面——洒脱。这也许给总是追求幸福的人,指明了一条道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对幸福的理解是得到的越多越好,收获的越多越好。其实,这是对幸福的狭隘理解。作者通过苏轼三次辞任正三品、皇帝秘书长、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从中表现他的洒脱,而且苏轼的理由一次比一次打动人。这正是苏轼追求的幸福。
我们应当知道,苏轼的洒脱,源于他在名利面前,富贵面前,能够舍得。
能够舍得,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现代社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也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不可否认,现代社会诱惑太多,心中所想得也就越多,所以也就更累。
苏轼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内心的丑陋与不堪。因为舍得,苏轼潇洒超脱,他的行为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才是幸福。
[思考思维]
3.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
4.通过苏轼的三次辞任,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
参考答案
1.①与自己厮守,是一种平静的放弃,是一种简单的执着,是一种信念的坚守,是一种归属的寻找,是一种尘俗的解脱,是一种灵魂的升华。②与自己厮守,有机会把自己看清,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怎样才能简单而快乐地生活。
2.①应该多一些自省,少一些浮躁。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简单、快乐地生活。③不必苛求形式,要有一颗淡泊的心。④以出世的态度,寻得一片恬淡和纯净。
3.①“不通常情”“匪夷所思”,主要是从人们惯常思维角度来说的,皇帝给个官职都不去赴任,未免不通情理,太让人匪夷所思了。②正是苏轼的不通情理与匪夷所思,才让我们真正见识了苏轼的人格魅力,这也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4.①苏轼做事很讲究方法,虽然不愿意就任,也不是当面冲撞,讲究策略。②三次辞任,说明苏轼已经完全看透了名利场,在名利、富贵面前能够舍得,只有无欲则刚,才能做到洒脱,飘逸如云,也就追求到了别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