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所涉及的内容既属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又属于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然而教材主要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来认识祖国的统一大业问题,为了更能触动学生的情感,笔者增加了一条张大妈寻找在台湾的儿子的线索,通过张大妈和祖国两位母亲寻找自己的孩子这两条线索来学习本节内容,把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从而使本节内容更具色彩与启发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一国两制 教学设计
我的邻居张大妈是一位平凡的母亲,每当过年过节她总是特别的心痛,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他的儿子走了。
(多媒体显示1)张大妈心痛的往事:张大妈有个儿子,1947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抓去,后来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她儿子被迫去了台湾,一去40年没有音信……
还有一位是祖国母亲,她也非常的心痛,因为她三个孩子走了。
(多媒体显示2)孩子被外人夺走了——澳门
1.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当地的居住权。
2. 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开始长期占据。
3. 从1574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
4. 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多媒体显示3)孩子被夺走了——香港
香港是怎么样离开母亲怀抱的,请回答?(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4)孩子被夺走了——台湾
我叫台湾,是几个兄弟中命运最坎坷的一个,两度被外国侵略者掳去,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又发生家庭纠纷,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从此与祖国母亲两地分离。
思考:划线句子的意思以及张大妈骨肉分离原因与此有何联系?学生回答并概括,注意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略)
两位母亲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一家团聚,她们决心找回自己的亲人。
(多媒体显示5)祖国母亲寻亲记
祖国母亲用什么方法找回自己的孩子呢?她决定用一国两制的方法。
思考: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应该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的?(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6)祖国母亲的寻亲结果:寻亲记之一——香港回家了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西北面广场。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代表1842年、1860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料。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1997年的年份,突显香港在这一年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思考:你能说说1982年、1984年、1990年和1997年4个年份的石环代表的意义吗?(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7)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凌青
请思考:1. 这首诗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
2. 你从诗的后两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8)寻亲记之二——澳门回家了
播放七子之歌歌曲与歌词(略)
澳门回家之路与香港回归基本相同,请大家课后自己概括!
我们再来看张大妈寻亲情况:
(多媒体显示9)张大妈寻亲记:方法:通过红十字会帮助结果:1987年有了儿子的消息。
儿子寄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还附上台湾诗人的一首诗:
(请一位学生朗诵)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有了儿子的消息后张大妈日夜都盼着儿子能回家,可惜由于两岸尚未统一,来往也受到严格限制,结果张大妈没多久就离开人世,到死也没见到孩子一面。
思考为什么张大妈母子不能团聚的原因。
通过学生回答是由于两岸尚未统一,理解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如果祖国还不统一还会有许许多多像张大妈一样的故事发生,并由此讲解两岸交流情况。
(多媒体显示10)寻亲记之三——盼台归(两位母亲不同的遭遇,共同的心愿)
漫漫回归路:海峡两岸隔绝——交流——统一(尚未完成)
观看海峡两岸从隔绝——交流的图片,思考: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 台湾岛内“台独”势力;2. 国际反华势力(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11)思考: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概括)
1.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有巨大感召力。
2. 香港、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多媒体显示12)思考:从两位母亲不同命运遭遇中,留下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并概括)
1. 国破家何在,有国才有家。
2. 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
3. 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才能实现统一。
4. 在中共领导下,走“一国两制”的道路是统一的必由之路。
5. 统一是港、澳、台同胞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多媒体显示13)探究性学习题目,任选一题:
1.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
2. 调查自己生活的村子或社区里是不是有人有台湾的亲戚,当回小记者采访他们,写篇采访报告。
课后反思:本堂课中,笔者通过张大妈命运和祖国母亲命运的关系的比较与思索,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来讲解国家,又从国家的角度联系个人命运,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实现高中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白历史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
注释:
①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程 一国两制 教学设计
我的邻居张大妈是一位平凡的母亲,每当过年过节她总是特别的心痛,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他的儿子走了。
(多媒体显示1)张大妈心痛的往事:张大妈有个儿子,1947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抓去,后来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她儿子被迫去了台湾,一去40年没有音信……
还有一位是祖国母亲,她也非常的心痛,因为她三个孩子走了。
(多媒体显示2)孩子被外人夺走了——澳门
1. 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当地的居住权。
2. 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开始长期占据。
3. 从1574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
4. 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多媒体显示3)孩子被夺走了——香港
香港是怎么样离开母亲怀抱的,请回答?(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4)孩子被夺走了——台湾
我叫台湾,是几个兄弟中命运最坎坷的一个,两度被外国侵略者掳去,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又发生家庭纠纷,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从此与祖国母亲两地分离。
思考:划线句子的意思以及张大妈骨肉分离原因与此有何联系?学生回答并概括,注意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略)
两位母亲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能一家团聚,她们决心找回自己的亲人。
(多媒体显示5)祖国母亲寻亲记
祖国母亲用什么方法找回自己的孩子呢?她决定用一国两制的方法。
思考: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应该如何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的?(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6)祖国母亲的寻亲结果:寻亲记之一——香港回家了
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位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西北面广场。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代表1842年、1860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料。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1997年的年份,突显香港在这一年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
思考:你能说说1982年、1984年、1990年和1997年4个年份的石环代表的意义吗?(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7)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凌青
请思考:1. 这首诗中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
2. 你从诗的后两句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8)寻亲记之二——澳门回家了
播放七子之歌歌曲与歌词(略)
澳门回家之路与香港回归基本相同,请大家课后自己概括!
我们再来看张大妈寻亲情况:
(多媒体显示9)张大妈寻亲记:方法:通过红十字会帮助结果:1987年有了儿子的消息。
儿子寄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中还附上台湾诗人的一首诗:
(请一位学生朗诵)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有了儿子的消息后张大妈日夜都盼着儿子能回家,可惜由于两岸尚未统一,来往也受到严格限制,结果张大妈没多久就离开人世,到死也没见到孩子一面。
思考为什么张大妈母子不能团聚的原因。
通过学生回答是由于两岸尚未统一,理解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如果祖国还不统一还会有许许多多像张大妈一样的故事发生,并由此讲解两岸交流情况。
(多媒体显示10)寻亲记之三——盼台归(两位母亲不同的遭遇,共同的心愿)
漫漫回归路:海峡两岸隔绝——交流——统一(尚未完成)
观看海峡两岸从隔绝——交流的图片,思考: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从以下两方面考虑:1. 台湾岛内“台独”势力;2. 国际反华势力(学生回答并概括略)。
(多媒体显示11)思考: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并概括)
1.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有巨大感召力。
2. 香港、澳门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4.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也是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多媒体显示12)思考:从两位母亲不同命运遭遇中,留下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并概括)
1. 国破家何在,有国才有家。
2. 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
3. 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才能实现统一。
4. 在中共领导下,走“一国两制”的道路是统一的必由之路。
5. 统一是港、澳、台同胞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多媒体显示13)探究性学习题目,任选一题:
1.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给台湾的中学生写一封信。
2. 调查自己生活的村子或社区里是不是有人有台湾的亲戚,当回小记者采访他们,写篇采访报告。
课后反思:本堂课中,笔者通过张大妈命运和祖国母亲命运的关系的比较与思索,从个人命运的角度来讲解国家,又从国家的角度联系个人命运,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以通俗易懂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实现高中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白历史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书写着历史……
注释:
①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