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提高MVT的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对11例MVT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其他文献的报道进行分析。结论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将有很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最早由Eilot在1895年首先报道,1935年由Warren和Eberthert总结并确立了临床上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疾病。 1994年前MVT仍然是致死性疾病,其死亡率达27%。MVT是一种肠系膜静脉阻塞性疾病,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发病率较低,因其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较少,早期诊断较困难。尤其在基层医院对本病认识不清,所以误诊率较高,我院从2001~2005年共收治11例MVT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例,10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在35~74之间。平均50 ±3.6岁。病程为1周~1.5个月。
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以腹痛病史入院,入院前病史2~7天,起病初为隐痛或阵发性腹痛,可自行缓解,逐渐加重,后期腹痛无缓解,其症状有类似肠梗阻表现,即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腹透可见液平。早期无腹膜炎表现,虽然腹痛剧烈(呈绞痛),但腹部体征极轻,腹软、全腹无压痛、无腹膜炎表现,腹穿阴性。后期为腹膜炎表现,腹穿可有血性腹水,腹水镜检可见脓球。
本组11例中均有厌食、腹部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6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呕吐咖啡样物,2例便血,5例体温在38℃以上。
本组11例中伴有伴发疾病占54.5%,其中血栓性静脉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门静脉高压症2例,阑尾炎术后1例,11例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有中毒休克表现,并且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腹水。
治疗:2001~2003年5例(4例行开腹手术、1例行抗凝治疗),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全部小肠坏死,无法进行肠切除。2003~2005年6例(1例行开腹手术、5例行抗凝治疗)。
本组中6例是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同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
结 果
术中均见腹腔积液(呈血性),小肠肠管呈不同程度肠壁水肿、肠壁变硬、出血及坏死,相应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形成。肠切除段可见肠黏膜糜烂、脱落、坏死。
讨 论
病因 :M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直接导致MVT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原发性MVT可能为早期对蛋白s和c、抗凝血酶Ⅲ缺乏等疾病的认识不足,继发性MVT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周围静脉炎、腹腔炎性疾病、腹部损伤、腹部手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等[2]。
治疗:根据Laurent Brunaud教授在急性MVT非手术治疗方面报道,急性MVT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生存率是近似的,对于非透壁性肠梗塞而言,单纯的抗凝治疗是可逆的。在张教授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阻断肠系膜上、下静脉后6小时内死亡,而临床上病人往往发病几天,这是实验是静脉急性的完全阻断,临床病人则是血栓缓慢形成,并且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MVT的治疗在于早期治疗,同时早期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有后期并发症的存在。张教授[3]等就报道了早期诊断溶栓治疗MVT 17例均获成功。而且本组6例均是早期诊断,并且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获得良好的结果。
保守治疗(抗凝、溶栓):对于MVT诊断成立,或经过排除法去除其他腹部疾病的情况,高度怀疑为MVT时,要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给予尿激酶50~100万U/日,常规肝素5000U2次/日静点或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给予低右等改善循环药物。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抗凝治疗时间在2周内,溶栓时间在5~7天。在保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监测D-二聚体的改变。若病情好转则继续治疗,一旦腹部体征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出现、腹膜炎发生、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说明肠管发生坏死,应立即手术治疗,以防坏死逐渐扩大或毒素吸收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对已有坏死的肠管应行肠切除手术,切除肠管距离病变范围应大于20cm,并扇形切除对应的肠系膜以防血栓残留并蔓延,继续发生肠管坏死。对于肠管处于水肿、变性严重,但还未坏死,可将肠系膜血栓取出,留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肠管部分留置于腹壁,观察肠管的变化,一旦坏死二次切除,如果血运恢复则可将肠管保住。
手术后治疗:无论是否切除肠管,术后均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一是预防其他肠管再次发生MVT ,二是预防其他部位继发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论:总之,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MVT的早期诊断率将大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荫槐,何三光,段志泉.现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4): 314~315
2 宋明.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28(5):280~283
3 张健,王玉波,张强,等.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非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220~222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血栓形成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最早由Eilot在1895年首先报道,1935年由Warren和Eberthert总结并确立了临床上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疾病。 1994年前MVT仍然是致死性疾病,其死亡率达27%。MVT是一种肠系膜静脉阻塞性疾病,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发病率较低,因其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较少,早期诊断较困难。尤其在基层医院对本病认识不清,所以误诊率较高,我院从2001~2005年共收治11例MVT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1例,10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在35~74之间。平均50 ±3.6岁。病程为1周~1.5个月。
临床表现:本组11例均以腹痛病史入院,入院前病史2~7天,起病初为隐痛或阵发性腹痛,可自行缓解,逐渐加重,后期腹痛无缓解,其症状有类似肠梗阻表现,即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腹透可见液平。早期无腹膜炎表现,虽然腹痛剧烈(呈绞痛),但腹部体征极轻,腹软、全腹无压痛、无腹膜炎表现,腹穿阴性。后期为腹膜炎表现,腹穿可有血性腹水,腹水镜检可见脓球。
本组11例中均有厌食、腹部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6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呕吐咖啡样物,2例便血,5例体温在38℃以上。
本组11例中伴有伴发疾病占54.5%,其中血栓性静脉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门静脉高压症2例,阑尾炎术后1例,11例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例有中毒休克表现,并且腹腔穿刺均抽出血性腹水。
治疗:2001~2003年5例(4例行开腹手术、1例行抗凝治疗),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全部小肠坏死,无法进行肠切除。2003~2005年6例(1例行开腹手术、5例行抗凝治疗)。
本组中6例是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同时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均达到临床治愈。
结 果
术中均见腹腔积液(呈血性),小肠肠管呈不同程度肠壁水肿、肠壁变硬、出血及坏死,相应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静脉内血栓形成。肠切除段可见肠黏膜糜烂、脱落、坏死。
讨 论
病因 :MV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直接导致MVT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原发性MVT可能为早期对蛋白s和c、抗凝血酶Ⅲ缺乏等疾病的认识不足,继发性MVT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周围静脉炎、腹腔炎性疾病、腹部损伤、腹部手术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等[2]。
治疗:根据Laurent Brunaud教授在急性MVT非手术治疗方面报道,急性MVT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死亡率、生存率是近似的,对于非透壁性肠梗塞而言,单纯的抗凝治疗是可逆的。在张教授的实验中我们也看到:阻断肠系膜上、下静脉后6小时内死亡,而临床上病人往往发病几天,这是实验是静脉急性的完全阻断,临床病人则是血栓缓慢形成,并且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受累十分罕见的结果,而这一结果使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进行诊断和治疗。所以MVT的治疗在于早期治疗,同时早期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有后期并发症的存在。张教授[3]等就报道了早期诊断溶栓治疗MVT 17例均获成功。而且本组6例均是早期诊断,并且进行抗凝、溶栓治疗,获得良好的结果。
保守治疗(抗凝、溶栓):对于MVT诊断成立,或经过排除法去除其他腹部疾病的情况,高度怀疑为MVT时,要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给予尿激酶50~100万U/日,常规肝素5000U2次/日静点或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给予低右等改善循环药物。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小板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使其控制在用药前2~2.5倍之间。抗凝治疗时间在2周内,溶栓时间在5~7天。在保守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监测D-二聚体的改变。若病情好转则继续治疗,一旦腹部体征加重、腹膜刺激症状出现、腹膜炎发生、腹穿抽出血性液体,说明肠管发生坏死,应立即手术治疗,以防坏死逐渐扩大或毒素吸收加重病情。
手术治疗:对已有坏死的肠管应行肠切除手术,切除肠管距离病变范围应大于20cm,并扇形切除对应的肠系膜以防血栓残留并蔓延,继续发生肠管坏死。对于肠管处于水肿、变性严重,但还未坏死,可将肠系膜血栓取出,留置溶栓导管进行溶栓,肠管部分留置于腹壁,观察肠管的变化,一旦坏死二次切除,如果血运恢复则可将肠管保住。
手术后治疗:无论是否切除肠管,术后均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一是预防其他肠管再次发生MVT ,二是预防其他部位继发血栓形成,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论:总之,随着对MVT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诊断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MVT的早期诊断率将大大提高;MVT治疗困难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荫槐,何三光,段志泉.现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31(4): 314~315
2 宋明.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诊治进展.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28(5):280~283
3 张健,王玉波,张强,等.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非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