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对牙本质胶原纤维交联化的影响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ng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型大气压射频辉光放电(radio-frequency atmospheric-pressure glow discharge,RF-APGD)等离子体处理对牙本质胶原纤维交联化的影响.方法:(1)收集20颗新鲜拔除的、完整的第三磨牙,采用低速水冷精密切割机制备平行于面的中层牙本质片,厚度为(1.5±0.1)mm,浸泡于10%(质量分数)H3PO4溶液中16 h获得全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将20个牙本质胶原纤维片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无处理,4个实验组采用气体温度为4℃的等离子体处理不同时间(20 s、30 s、40 s、50 s).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牙本质胶原纤维结构及交联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胶原纤维表面形貌,采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胶原纤维微观结构.(2)收集完整第三磨牙40颗,制备精细牙本质粉5 g,10%H3PO4溶液中完全脱矿,将牙本质胶原纤维粉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无处理,实验组分别采用等离子体处理20 s、30 s、40 s、50 s,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各组交联度.(3)收集40颗完整第三磨牙,制备中层牙本质条.将牙本质胶原纤维条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无处理,实验组采用等离子体处理牙本质胶原纤维条各个轴面20 s、30 s、40 s、50 s,采用万能力学机测定牙本质极限拉伸强度.结果:(1)扫描电镜观察脱矿牙本质表面形貌显示,等离子体处理20 s、30 s及40 s,脱矿牙本质表面胶原纤维网状结构均能维持蓬松;等离子体处理50 s会出现部分微结构的破坏;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20 s、30 s及40 s后,纤维结构蓬松,可见天然Ⅰ型胶原纤维典型的周期性横纹;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后,胶原纤维的二级构象与对照组一致,且处理30 s及40 s后酰胺带强度明显增加.(2)茚三酮交联度测试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30 s组及40 s组交联度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牙本质极限拉伸强度结果显示,对照组为(1.67±0.24)MPa,等离子体处理20 s、30 s、40 s、50 s 组分别为(4.21±0.15)MPa、(7.06±0.30)MPa、(7.32±0.27)MPa、(6.87±0.17)MPa,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RF-APGD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促进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交联,同时明显增强了牙本质胶原纤维的机械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常温流动牙胶应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10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部儿童口腔科就诊因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病变经过完善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病例,共收集到病例9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用常温流动牙胶充填系统,对照组采用热牙胶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记录每根管的根管充填时间,由患儿监护人填写VAS(visual analog scale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治疗疼痛程度,术后即刻拍摄X线片,评价根管充填效果,并分别对根管
目的:评价两种硅酸钙类材料——生物陶瓷材料iRoot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在成熟恒牙牙髓切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患者,对龋源性露髓的成熟恒前磨牙、磨牙行牙髓切断术,随机分组,使用iRoot(iRoot组,n=22)和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并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温度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及影像学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对患者、评价者采用盲法,但由于两种盖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两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与白细胞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无系统性疾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32例(CP组),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7例(CP+DM组).所有患者行全口牙周检查和空腹血液检查,记录患者入院时的数据作为基线资料,包括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白细胞(whit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