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境教学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以情境教学为切入点浅析了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生成,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趣味性、直观性、应用性和探索性情境来活跃课堂教学,为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努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也是初中教学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师更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探索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笔者就自己对情境教学的感受谈谈几点个人浅见,与广大同行商榷.
一、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引人入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中作乐才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数学课堂通常都是一丝不苟的,教师讲得严肃认真,学生听得也有压力,课堂氛围紧张. 正是由于数学课堂容易产生师生都紧张的气氛,这才更需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进行调节,消除它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感,让数学课堂也能够活泼生动、引人入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数学课,发现不同的风景,让他们体验快乐数学,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牢记于心,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讲解数学小故事、演示与教学有关的动画、设计数学知识小游戏、揭示生活中的数学小秘密等都是很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我在课堂伊始就跟学生做了个数学小游戏——猜方程. 我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写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来,然后正确解出其两个根,再将其解方程的结果告诉我,接着我便根据这个结果将他们所写的原方程写在黑板上. 几个回合下来,我总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方程来,学生都觉得很神奇,急切地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个时候,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这可和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密切相关,你们好好学习今天这堂课,也能做到像老师一样. ”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去,经过一节课的答疑解惑,学生恍然大悟,领悟了其中的精髓所在.
二、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生动具体
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实数、绝对值、有理式等诸多概念都会让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圆的性质、点的轨迹、反比例函数等学习内容也会让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感到吃力.
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一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把握知识内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通过充分利用教具、设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教师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的内涵、数字的变化特征、图形的位置关系、函数的特点等,将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让数学语言不再晦涩难懂. 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数y = cx2,y = c(x + m)2,y = c(x + m)2 + k的图像关系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三个函数图像的不同和变化特征,动态地表现出变化过程来,让学生易于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利用数学软件专门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在声色俱佳的大屏幕上,生动的图像变化过程吸引了每名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看到了函数图像随着m和k的变化过程,生动的画面引起了他们深层的思考,通过深入分析,学生有效把握了函数图像变化与m和k的内在关系,本来很抽象的数学知识因为多媒体课件而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了,给学生理解扫除了障碍.
三、创设应用性教学情境,用数学思维感受生活美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初中数学,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统计初步、方程组、直线形等章节的内容都是如此. 而且,现行的数学新教材十分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常,由实际生活引入数学知识,又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就要遵循这样的思路,大胆引入生活元素,用生活来诠释数学,还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回归应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不是虚无缥缈地存在着,而是真实地发生在身边,学好数学能够对生活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并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找寻数学的踪迹,细心发掘其中隐含着的数学元素,一边感受生活,一边用心学习数学.
有意识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之一. 归根结底,学是为了用,真正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
四、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让自主探究体现新乐趣
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方民主自由的天地,学生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对于数学独特的感知在这里交汇并碰撞出火花. 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独立思考,发展其创新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探索性数学教学以开放性的问题和学生动手探索为主要特征,减少了对问题答案的限制和对学生思维的束缚,给课堂营造了浓厚的探索氛围,也给学生留足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自由发挥想法,开发数学思维,用独特的视角去发掘数学课堂的魅力所在,让探索的欲望刺激学生的神经,勾起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用自己的行动去答疑解惑,主动进行探索,寻求答案,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条新思路,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最有效、最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开拓教学新视角,用好情境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有用、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赫梁.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中学数学. 2007(07).
[2] 郭霞. 谈情境创设在探究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5).
[3] 石进华.论优化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3).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也是初中教学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师更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探索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笔者就自己对情境教学的感受谈谈几点个人浅见,与广大同行商榷.
一、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引人入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中作乐才是学习的至高境界. 在教师和学生的眼里,数学课堂通常都是一丝不苟的,教师讲得严肃认真,学生听得也有压力,课堂氛围紧张. 正是由于数学课堂容易产生师生都紧张的气氛,这才更需要加入一些趣味性元素进行调节,消除它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感,让数学课堂也能够活泼生动、引人入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数学课,发现不同的风景,让他们体验快乐数学,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将数学知识牢记于心,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讲解数学小故事、演示与教学有关的动画、设计数学知识小游戏、揭示生活中的数学小秘密等都是很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我在课堂伊始就跟学生做了个数学小游戏——猜方程. 我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写出几个一元二次方程来,然后正确解出其两个根,再将其解方程的结果告诉我,接着我便根据这个结果将他们所写的原方程写在黑板上. 几个回合下来,我总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方程来,学生都觉得很神奇,急切地想知道我是怎么做到的. 在这个时候,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卖了个关子:“这可和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密切相关,你们好好学习今天这堂课,也能做到像老师一样. ”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课堂内容的学习中去,经过一节课的答疑解惑,学生恍然大悟,领悟了其中的精髓所在.
二、创设直观性教学情境,让数学知识生动具体
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实数、绝对值、有理式等诸多概念都会让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感到手足无措,圆的性质、点的轨迹、反比例函数等学习内容也会让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感到吃力.
面对这种情况,数学教师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的一面,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把握知识内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 通过充分利用教具、设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等方法,教师能够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的内涵、数字的变化特征、图形的位置关系、函数的特点等,将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让数学语言不再晦涩难懂. 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数y = cx2,y = c(x + m)2,y = c(x + m)2 + k的图像关系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三个函数图像的不同和变化特征,动态地表现出变化过程来,让学生易于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利用数学软件专门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在声色俱佳的大屏幕上,生动的图像变化过程吸引了每名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看到了函数图像随着m和k的变化过程,生动的画面引起了他们深层的思考,通过深入分析,学生有效把握了函数图像变化与m和k的内在关系,本来很抽象的数学知识因为多媒体课件而变得生动、形象、具体了,给学生理解扫除了障碍.
三、创设应用性教学情境,用数学思维感受生活美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初中数学,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统计初步、方程组、直线形等章节的内容都是如此. 而且,现行的数学新教材十分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常,由实际生活引入数学知识,又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就要遵循这样的思路,大胆引入生活元素,用生活来诠释数学,还要注意数学知识的回归应用,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不是虚无缥缈地存在着,而是真实地发生在身边,学好数学能够对生活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并以此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关注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找寻数学的踪迹,细心发掘其中隐含着的数学元素,一边感受生活,一边用心学习数学.
有意识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学会建立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之一. 归根结底,学是为了用,真正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
四、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让自主探究体现新乐趣
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一方民主自由的天地,学生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和自由,他们对于数学独特的感知在这里交汇并碰撞出火花. 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独立思考,发展其创新思维,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探索性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 探索性数学教学以开放性的问题和学生动手探索为主要特征,减少了对问题答案的限制和对学生思维的束缚,给课堂营造了浓厚的探索氛围,也给学生留足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自由发挥想法,开发数学思维,用独特的视角去发掘数学课堂的魅力所在,让探索的欲望刺激学生的神经,勾起他们参与课堂的欲望,用自己的行动去答疑解惑,主动进行探索,寻求答案,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条新思路,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最有效、最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开拓教学新视角,用好情境教学,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有用、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赫梁.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中学数学. 2007(07).
[2] 郭霞. 谈情境创设在探究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5).
[3] 石进华.论优化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