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 探讨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方对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缺血性心肌病中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7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心功能2-4级,在常规西药优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一周后,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对心功能的影响。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YHA分级治疗组一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收缩功能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E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245-02
本研究采用在常规西药优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38例,同时以西药治疗为对照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70例均来自2009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病例选择符合WHO及卫生部颁布的《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导原则》;并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力衰竭”标准拟定。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心脏病学》“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1.病史与体格检查;2.心脏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的检测(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侧位X线片);3.心力衰竭以NYHA分级,AHA/ACC慢性心力衰竭分期法进行分期;4.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如感染,药物,心律失常等。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心病学》中医胸痹心肾阳虚型辩证标准参照文献。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非心源性心力衰竭;3.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药物优化治疗无效需要心脏同步化治疗的患者;5.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者;6.急性肺水肿或慢性心力衰竭恶化期;7.低血压,心动过缓和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等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者;8.精神病患者。
1.2一般资料: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来源于我院内科住院病例,按入院时间将符合前述病例选择标准随机(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49-70岁,中位年龄56岁,超声心动图均证实为缺血性心肌病(既往均证实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史),合并房颤者3例,心功能采用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2级11例,3级14例,4级7例;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6-71例,中位年龄54岁,以超声心动图证实缺血性心肌病(既往均证实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史),合并房颤者5例,心功能2级134例,3级17例,4级8例.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ACEI或ARB+袢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用或不用地高辛、多巴胺,亚硝酸脂类药物等;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如房颤者使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处理、抗感染、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方。
2.2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采用心力衰竭症状评分标准(0-13),根据Boston心力衰竭标准判定,即①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4分;②端坐呼吸4分;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2分;④平地走路呼吸困难2分(以爬2层楼为标准);⑤活动后呼吸困难1分。同时参照NYHA分级标准予以分级。<2>心功能指标:心脏彩超多普勒以测定LVEF(左室射血分数)为主。
3.治疗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住院期间治疗组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次数为18例次;对照组为26例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评分(NYHA分级)治疗组治疗一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FF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4.讨论: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之一的缺血性心肌病,又称心律失常型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此时心肌细胞坏死,残存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以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增加均可发生,几乎成为该病的一种结构模式,其可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及室壁硬度异常、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等。
缺血性心肌病中心力衰竭属于祖国医学胸痹中心阳不振,肾阳虚衰,气虚(滞)血瘀的范畴。目前并无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有效。但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与既往研究一致中药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过程、能量代谢,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等。本研究证实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方有改善心衰症状和心功能的作用,与药物优化治疗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基层容易推广,为建立中医特色心衰治疗策略提供可行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7-60.
[2]葛均波.现代心脏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2-253.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245-02
本研究采用在常规西药优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38例,同时以西药治疗为对照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患者70例均来自2009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病例选择符合WHO及卫生部颁布的《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导原则》;并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力衰竭”标准拟定。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心脏病学》“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1.病史与体格检查;2.心脏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的检测(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正侧位X线片);3.心力衰竭以NYHA分级,AHA/ACC慢性心力衰竭分期法进行分期;4.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如感染,药物,心律失常等。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心病学》中医胸痹心肾阳虚型辩证标准参照文献。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非心源性心力衰竭;3.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药物优化治疗无效需要心脏同步化治疗的患者;5.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者;6.急性肺水肿或慢性心力衰竭恶化期;7.低血压,心动过缓和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有支气管哮喘等β受体阻滞剂应用禁忌者;8.精神病患者。
1.2一般资料:心力衰竭患者全部来源于我院内科住院病例,按入院时间将符合前述病例选择标准随机(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在49-70岁,中位年龄56岁,超声心动图均证实为缺血性心肌病(既往均证实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史),合并房颤者3例,心功能采用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2级11例,3级14例,4级7例;治疗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46-71例,中位年龄54岁,以超声心动图证实缺血性心肌病(既往均证实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或冠状动脉造影术病史),合并房颤者5例,心功能2级134例,3级17例,4级8例.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经x2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按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ACEI或ARB+袢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或用或不用地高辛、多巴胺,亚硝酸脂类药物等;积极处理诱发因素,如房颤者使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处理、抗感染、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方。
2.2观察指标:<1>临床症状:采用心力衰竭症状评分标准(0-13),根据Boston心力衰竭标准判定,即①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4分;②端坐呼吸4分;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2分;④平地走路呼吸困难2分(以爬2层楼为标准);⑤活动后呼吸困难1分。同时参照NYHA分级标准予以分级。<2>心功能指标:心脏彩超多普勒以测定LVEF(左室射血分数)为主。
3.治疗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住院期间治疗组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次数为18例次;对照组为26例次,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评分(NYHA分级)治疗组治疗一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3.2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VFF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4.讨论:做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类型之一的缺血性心肌病,又称心律失常型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此时心肌细胞坏死,残存的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或瘢痕形成以及心肌间质胶原沉积增加均可发生,几乎成为该病的一种结构模式,其可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及室壁硬度异常、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等。
缺血性心肌病中心力衰竭属于祖国医学胸痹中心阳不振,肾阳虚衰,气虚(滞)血瘀的范畴。目前并无临床证据表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有效。但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与既往研究一致中药有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炎症过程、能量代谢,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等。本研究证实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方有改善心衰症状和心功能的作用,与药物优化治疗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基层容易推广,为建立中医特色心衰治疗策略提供可行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7-60.
[2]葛均波.现代心脏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4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