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魔鬼经济学》
作者:史蒂芬·列维特
出版商:广东省出版集团及广东经济出版社
维特的天赋在于,他非常善于提出问题。比如说:如果毒品贩子真能赚到很多钱的话,他们为什么仍然跟自己的母亲住在一47对小孩子来说,枪和游泳池哪个更危险?答案是游;水池,因为美国每1.1万个家庭游泳池就能溺死一个孩子,但每100万吏枪才会杀死一个小孩。
决定要写这篇书评的那一刻,我正拖着行李箱晃悠在某个机场。虽然早就看过这本书,但只要它不在手边,就断然没有下笔的胆量。出于这种怯懦,我开始在机场的书店中寻找这本书。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晃悠了三个机场,逛遍了所能找到的每一个书店,却一无所获。
这个结果让我有点意外。我以为,机场的书店只卖一种书,那就是畅销书。而这本书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成为畅销书。在美国,这本书的销售量仅次于《哈里波特》,在所有非小说类的出版物中独占鳌头并且遥遥领先。它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StevennLevitt)是2003年克拉克奖得主。据说被誉为“当今美国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位史蒂芬·列维特碰巧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个怪诞的家伙。站在一堆学究当中,他的怪诞远远超过“鹤立鸡群”这个程度,至少要用恐鸟来形容。怪物总是让大家挥霍注意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这本书应该成为畅销书的另一个理由是,它的中文译名非常有噱头。《魔鬼经济学》,单凭这个名字,你就应该联想到怪物,你的钞票就应该有从钱包中脱颖而出的冲动。
将学术内容写得有阅读快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奥卡姆剃刀理论的一个推论是,让简单的东西复杂化很简单,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很复杂。我们把这个推论再推上一把,那就是把容易的道理弄艰深很容易,把艰深的道理弄容易很艰深。这不仅需要一份汗水,还需要九十九份天才,或者说,需要怪胎式的天赋。
在经济学领域中,具有这种天赋的怪胎我们可以数出几个来。第一个是加里·贝克尔,他在不朽名著《家庭论》中试图说服我们,小孩其实是一种耐用消费品。第二个是大卫·弗里德曼,他先是论证法院、警察局都可以采用私营的方式,然后写了一本《生活经济学》,来解释为什么拼命购买保险的胆小鬼一到买彩票的时候就会鬼迷心窍变成冒险爱好者。史蒂芬·列维特大概可以列为第三个。
史蒂芬·列维特与加里·贝克尔或者大卫·弗里德曼的路径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雷同。加里·贝克尔做到的,是将经济学工具系统应用到以前少人涉及的日常生活领域;大卫·弗里德曼做到的,是用通常被人忽略的日常生活案例来诠释经济学原理;史蒂芬·列维特则既不是用经济学理论去系统分析日常生活,也不是用日常生活来铺陈经济学理论,而是试图在经济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现象之間寻找拓荒的空间。
史蒂芬·列维特着力之处,首先在于对“传统智慧”的批判。很显然,对于加尔布雷思提出的这个嘲讽性的短语,史蒂芬·列维特非常喜爱。所谓“传统智慧”,指的是并没有足够的依据,但是因为被许多大人物所宣扬而成为社会共识的那些观点。这和爱因斯坦所说有异曲同工的味道,不过爱因斯坦更偏重于结果,而加尔布雷思更偏重于原因而已。
《魔鬼经济学》这整本书,基本上就是对一组基本互不相干的“传统智慧”的颠覆。这些颠覆过程经过另一位作者、专栏作家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J.Duber)之手,变得有些轻描淡写。但事实上这绝非信手拈来,每一个结论的背后,史蒂芬·列维特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资料收集,并且有高度严谨的推演过程。
这是史蒂芬·列维特和加里·贝克尔之间的最大区别。尽管同是克拉克奖得主,但加里·贝克尔显然是更为中规中矩的学者,而史蒂芬·列维特则更类似悬挂在象牙塔窗外的顽童。尽管都超越了传统经济学的边界,但加里·贝克尔采用的是帝王开疆辟土式的征伐,而史蒂芬·列维特却选择了游侠式的单打独斗。
从学术游戏评分规则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魔鬼经济学》还是其背后的论文,地位恐怕都远不能达到《家庭论》的高度。从研究方法上看,史蒂芬·列维特确实也非常不同于一般的数理经济学家,他并非从数据中寻找结论,而是首先基于对真实世界的深入理解,数据及演算只是他验证结论的工具。然而这也并非史蒂芬·列维特的独家秘笈,在过程哲学领域,这根本应该是一个常识:单纯的数据相关性中,不可能找到任何确定的因果关系。
但绝不能因此而低估史蒂芬·列维持的价值。他特立独行的选题方式,具有远远超越理论建构成就的示范作用。当经济学家们使用的数学工具,复杂到连物理学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在现实领域,却有着如此之多误导众人的谬见。热衷于建构体系的经济学家们,对此采取了基本视而不见的态度。而史蒂芬·列维特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向他们揭示了一种或者不应淡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