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大胆进行了口头作文训练的尝试。这一训练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分步到全篇,形成一个个台阶,逐步加深、逐步提高的。开始,我只要求学生谈文章的立意或文章的论据与论证方法,后来才要求学生出口成章、口头完成作文。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口头作文是当众进行的,自然就会形成对学生的知识广度、认识深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的挑战与考验。这对于好胜心强、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常常会出现一次口头作文中脱颖而出一两个学生,而课后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感叹者、崇拜者和不甘落后的竞争者的场面,促使学生课后热烈讨论,广泛读书,认真探求与思考,力求能在下次口头作文中成为佼佼者。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作文通常就是进行思维表述与信息传递。思维是写作智能的核心,写作思维的规律是写作本身最基本的规律,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只有说得深入浅出,才能写出有见解、有深度的文章。
首先,口头作文可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活跃。例如我教学《白杨礼赞》后,用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模仿课文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口头作文。由于学生才上初三,就只要求他们简述自己文章选材立意的设想,也就是想明白准备托什么物、言什么志。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口述设想,有以树根赞老师的;有以扫帚赞公安战士的;有以宝石花落地生根的特点赞共产党员的;有以骆驼赞任重道远、气宇轩昂的革命战士的;有以保险丝赞颂危难关头牺牲自己、保护人民生命与国家财产的英雄的;还有的赞退休干部像落地花生一样,开时尽心尽力地开,落时坦坦荡荡地落。全班同学大多数选材立意都不重复,十分新颖,课堂上气氛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象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学生在同学发言的启发下,几次发言讲述修改选材立意的方案。下课时我要求学生将口头作文的设想书写成文,结果这次作文比直接书面作文要成文快、立意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其次,口头作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有实效。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表现出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特征。在口头作文中,我特别强调要有独创性,不要人云亦云,要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口中皆无的话。例如一天下了大雪,我要求学生以雪为作文对象,自命题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赞颂雪的洁白美丽;有的诅咒雪的虚伪,以暂时的洁白掩盖了地面的污浊;有的写积雪融化,滋润大地;有的以雪寓人歌颂美好的品德。有一篇题为《雪的梦幻》的文章,言外有言,意外有意,妙趣横生, 引人深思。作文虽都是以雪为对象,但命题与内容、立意、构思各不相同,体现出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的特点。
三、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平时,我既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也组织其对口头作文作出口头评论,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他们学会注意听。耳朵是一扇门窗,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耳朵“听”。这种注意听就是定向反射,是思维活动的开始,也是知识积累的必要手段。我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他人作文的主旨、要领,注意听记他人作文的层次,领会他人作文构思的特点,记住他人作文的警句与病句,并能以简明的语言进行中肯的评论。在听文与评文中,学生的大脑一直在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在评文中进行的讨论或辩论,也锻炼并培养了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一开始学生往往不会“听”,抓一漏万,抓了枝节丢了重点,评论也不能切中要害。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学生听文与说文、评论的能力与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我教过的历届学生中,不乏优秀的演讲者。而说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枢纽,能说清,能说好,写起来就相对比较容易。
四、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书面作文大都是学生写、教师改,反馈通道单一,信息量小,刺激力弱。同时,由于批改作文工作量繁重,教师不可能每次都当天或一两天内批改完,有时会拖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教师与学生都不能及时接收到反馈信息。而口头作文时,当时就可以听到反馈意见,这在口头作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众口头作文,当即师生评论,这也便于学生及时、多渠道地收集反馈信息,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总结写作规律,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
一、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口头作文是当众进行的,自然就会形成对学生的知识广度、认识深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的挑战与考验。这对于好胜心强、性格还没有定型的学生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常常会出现一次口头作文中脱颖而出一两个学生,而课后就会涌现出一大批感叹者、崇拜者和不甘落后的竞争者的场面,促使学生课后热烈讨论,广泛读书,认真探求与思考,力求能在下次口头作文中成为佼佼者。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作文通常就是进行思维表述与信息传递。思维是写作智能的核心,写作思维的规律是写作本身最基本的规律,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只有说得深入浅出,才能写出有见解、有深度的文章。
首先,口头作文可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活跃。例如我教学《白杨礼赞》后,用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模仿课文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手法进行口头作文。由于学生才上初三,就只要求他们简述自己文章选材立意的设想,也就是想明白准备托什么物、言什么志。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口述设想,有以树根赞老师的;有以扫帚赞公安战士的;有以宝石花落地生根的特点赞共产党员的;有以骆驼赞任重道远、气宇轩昂的革命战士的;有以保险丝赞颂危难关头牺牲自己、保护人民生命与国家财产的英雄的;还有的赞退休干部像落地花生一样,开时尽心尽力地开,落时坦坦荡荡地落。全班同学大多数选材立意都不重复,十分新颖,课堂上气氛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形象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有的学生在同学发言的启发下,几次发言讲述修改选材立意的方案。下课时我要求学生将口头作文的设想书写成文,结果这次作文比直接书面作文要成文快、立意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其次,口头作文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有实效。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它表现出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等特征。在口头作文中,我特别强调要有独创性,不要人云亦云,要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口中皆无的话。例如一天下了大雪,我要求学生以雪为作文对象,自命题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赞颂雪的洁白美丽;有的诅咒雪的虚伪,以暂时的洁白掩盖了地面的污浊;有的写积雪融化,滋润大地;有的以雪寓人歌颂美好的品德。有一篇题为《雪的梦幻》的文章,言外有言,意外有意,妙趣横生, 引人深思。作文虽都是以雪为对象,但命题与内容、立意、构思各不相同,体现出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的特点。
三、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平时,我既组织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也组织其对口头作文作出口头评论,旨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他们学会注意听。耳朵是一扇门窗,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耳朵“听”。这种注意听就是定向反射,是思维活动的开始,也是知识积累的必要手段。我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他人作文的主旨、要领,注意听记他人作文的层次,领会他人作文构思的特点,记住他人作文的警句与病句,并能以简明的语言进行中肯的评论。在听文与评文中,学生的大脑一直在进行紧张的思维活动。在评文中进行的讨论或辩论,也锻炼并培养了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一开始学生往往不会“听”,抓一漏万,抓了枝节丢了重点,评论也不能切中要害。经过一年的训练后,学生听文与说文、评论的能力与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在我教过的历届学生中,不乏优秀的演讲者。而说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枢纽,能说清,能说好,写起来就相对比较容易。
四、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书面作文大都是学生写、教师改,反馈通道单一,信息量小,刺激力弱。同时,由于批改作文工作量繁重,教师不可能每次都当天或一两天内批改完,有时会拖上一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教师与学生都不能及时接收到反馈信息。而口头作文时,当时就可以听到反馈意见,这在口头作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众口头作文,当即师生评论,这也便于学生及时、多渠道地收集反馈信息,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及时总结写作规律,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