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特色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hjpa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研究兵团特色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结合典型实践案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为提高兵团高级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及维稳戍边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关键词:特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49-03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肩负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任务,引导各民族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去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精神融合、文化认同、价值互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容易形成平等、理解、接纳的认同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兵团文化的内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承担着屯垦戍边的神圣使命。自1954年组建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及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发展壮大。2014年,习近平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时强调:要把兵团工作放到新疆长治久安的大局中,要让兵团成为安疆固边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由此可见,兵团对促进新疆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主要内容的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兵团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种种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构筑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兵团精神既是兵团人真实生活的反映,又是兵团文化的深层内涵。兵团高校作为维稳戍边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拥有的是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中创造的优秀思想和先进的精神文化资源。这种通过实践创造的兵团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兵团几代人,已经成为兵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
  二、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案例剖析
  随着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兵团在新疆发挥着推动改革开放发展、促进人民社会生活进步、增进各民族团结、维护各民族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拥有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百所示范高职院)、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兵团新兴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为新疆和兵团培养了大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新疆和兵团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兵团高校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实践教育体系,不仅丰富了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同时也为兵团高校立德树人实践教育活动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全员育人新格局
  以系统论、控制论和协同理论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方法,遵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原理,进行实践育人顶层设计。对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各要素及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努力搭建以生为本、知行合一、注重实效、协同育人的平台。成立由学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共青团干部、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育人功能,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反馈和评价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主体功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逐步建立全员育人的新格局。
  (二)融合多元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兵团各高校为实践主体,按照一般高校与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共性和特殊性,结合区域多元文化的特点,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及途径,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一工程”(图1所示),即以系统、完整的基础理论教育为主阵地的第一课堂,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依托的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为拓展的第三課堂;重视发掘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发挥全员育人的主体功能,以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的软实力;结合兵团及学校实际,搭建多功能网络育人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效实现了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拓展和延伸。
  (三)搭建共享平台,拓展实践育人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优秀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与兵团特色文化、精神相融通,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新功能。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民族信仰相结合;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相结合;将“以民为本,德行仁善”的伦理道德观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生观与修身、处事相结合;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功能,利用“互联网 教育”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增强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全面开花。
  (四)巩固实践成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多元文化的冲击为新时期兵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兵团特色文化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价值体现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尝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立国、处事、为人等多个维度系统的设计逻辑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兵团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从弘扬时代精神的视野,巩固和发展实践成果,挖掘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典型案例,有效地通过校园、社会(企业、行业)、家庭等环境媒介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营造浓郁的先进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其核心是“融入”,是二者的彼此结合、共同成长。我们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与地域环境相融通,通过有效的路径,让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一)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把握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方向性、主体性、渗透性、层次性原则,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积极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结合科学的顶层设计及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把握融入的方向性原则,引导兵团高校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价值资源。因此,从传承理念上讲,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既要关注传统文化的背景资源,又要体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时代特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血液中。首先要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受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掘学生在企业实践、社会锻炼中的优秀资源,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得益彰;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既要挖掘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又要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开发优秀教学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多学科、多领域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坚持养成教育与开拓创新相结合,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理想信念等产生影响,又要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目的实践育人新体系,将社会发展的新生态和正能量源源不断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兵团各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三)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多重性和目标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努力做到适应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适应人们信息接收渠道的变化,又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统筹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可依托兵团各地方的优质教学资源,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民族信仰与兵团精神相结合,通过经典名篇诵读、理论专题讲解、实践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兵团精神的内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这样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又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抓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班级工作、辅导员工作和宿舍文化为载体,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认知规律出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人文素养、职业精神、理想信念及职业技能为突破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利用网络新媒体以及大数据的优势,搭建校园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名师、学工队伍、学生骨干在网络育人中的才能和作用,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积极开展网络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传播正能量,激发网络育人的新动力,唱响互联网时代的“好声音”。
  (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兵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制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实现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必须逐步建立一种稳定规范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管理和工作机制,并将其成为常态教育,常抓不懈。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上级教育部门是高校的主管部门,对本地区的高校文化教育工作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通过组织协调、宏观指导、监督考核等多种方式贯穿本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其次,高校内部要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协作畅通机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教育行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明确各部门的分工、职责,确保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注释:
  ①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R].2014.
  ②卢晓峰,王翰林.兵团精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06).
  ③周中之,石书臣,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
  ④宋元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宄[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8.
  参考文献:
  [1]梅纪萍,张旭.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J].教育职业,2014,(06).
  [2]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7).
  [3]于春海,杨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4,(06).
其他文献
摘要: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师范)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增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复杂地学问题并获得综合认知能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在该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西南地区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区域差异显著且典型,是开展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的理想地区。本文对西南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目前的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综合实习精选路线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基于实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三位一体”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出的背景、内容、具体的做法与措施等方面的讨论,探索一种更科学规范的符合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并保证实习质量的实习模式。  关键词:“三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161-02  一、“三位一体”教育实习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直以来,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由高校来承担,教育
摘要: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合格人才的培养。文章以微生物学中的病毒为例,通过领略科学家在病毒研究中的突出贡献,激发大学生的科研态度、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病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2-0041-03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才
摘要:职业道德的双重性、学术性、师范性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的三个特性。大学医学教育、入职培训、职后系统的“双职业”培训是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创新与完善管理机制是促进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  关键词:创新;管理机制;高校医学教师;专业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5-0012-02  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具有
摘要:本文从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等方面对新常态下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提出建议与策略,以期对高等教育新常态下地方高等院校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新常态;地方高校;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218-02  一、高等教育新常态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释义  “新常态”是现阶段我国
摘要: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中,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尤为重要。其中,人体生命科学馆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文章旨在探究人体生命科学馆对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实际效果和人文价值。以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52名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SPSS软件对回收的910有效份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人体生命科学馆对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功能和效果,得出医学高校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已初步实现融合的结
摘要: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功能的日益强大,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文章运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扬州大学的学生手机成瘾、学习倦怠、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现状,结合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相关理论和Storm A.King的网络成瘾悖论,提出三种中介效应假设,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
摘要:希望通过对高校橄榄球教学效果的探究,根据自组织理论探讨高校橄榄球教学特性以及学生自组织能力构成等问题,为高校橄榄球教学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为橄榄球教学改革献出一些微薄之力。  关键词:自组织;高校橄榄球;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6-0110-02  一、研究目的  明确以自组织理论指导进行橄榄球教学的科学性,并通过
摘要:构造地质学因地质构造现象复杂多样,在实验室难以重现,造成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使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各种复杂的客观构造现象融会贯通。本文介绍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和构造模拟装置,构建构造地质学“虚、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实施途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地质实践基本技能和地质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虚、实一体化;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摘要:“师生共读”是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片段阅读为例,对比传统历史阅读教学,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國情怀五个方面探讨师生共读对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师生共读;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1-0257-03  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