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采用综合分析法研究美国学者石听泉《山海经》译本,总结出译者处理山名翻译的三种策略:音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偏向意译的译法虽满足了阅读体验,但有损异化色彩,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因此在翻译中国古代山名时,可在意译基础上加注拼音,保留汉语文化色彩,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别国文化,达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作用。
关键词:山海经;功能对等理论;直译与意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040-02
《山海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其海外传播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山经》共记载约451座山[1]。因此原作突出对于山的描写,在翻译时对于山名译法的考究也尤为重要。目前,学者们已相继发表了山海经的不同译本,其中英译本(包含节译本和全译本)主要有三部,以王宏教授主编的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全本和英国汉学家安妮·比勒尔(Anne Birrell)1999年的英文全译本对比分析较多,而译界对于其他译本的研究评述较少[2]。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美国学者石听泉(Richare E. Strassberg)2002年出版的节译本A Chinese Bestiary:Strange Creatures from the Guide-ways through Mountains and Seas為语料,分析其中的山名译法,以便为今后中国古籍外译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作用。
1作品介绍
《山海经》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全书近三万一千多字,共26章,虽然内容和篇幅长短各不相同,但文体风格都大致相同。其中包含400多种神灵、100多种奇异事物的形象,以及古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同时,此书还记载了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文化意象丰富,导致众多信息不可考证,直到今天依然是疑难最多的中国古籍[3]。不过,鉴于书中包罗万象的知识和妙趣横生的奇闻描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依然有必要对《山海经》译本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借鉴中外译者的翻译策略,更好服务中国古籍外译工作。
2理论介绍
奈达根据翻译本质提出了“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语重新传达原语中所蕴含的信息。对等首先是意义上的,其次是风格上的[4]。在他看来,翻译最重要的是要翻译出信息的内容,那么如果想要了解原文的意思,首先要对原文进行分析,之后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信息进行重组,最后将得到的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和检验。同时,翻译要注意三点:译者必须求得对等而不是统一;最好的译文听起来不像译文;认真的译者会想求得最接近的自然对等。其次,奈达将对等理论分为两种形式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强调要达到一种完全自然对等的状态。由此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以译文读者的感受和理解为重点,并不强调文字的死板对应,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达到语言传播的基本信息功能。
3译文中功能对等的体现
搜集了石听泉2002年译本中的山名英译,并随机选取部分山名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将山名分为两部分:专名和通名。其中通名采用了Mount或Mountain两种译法,专名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三种译法:音译法,音译结合法以及意译法。以下为译作中出现的具体实例。
3.1音译法
音译指当难以用简洁的译语对原文进行解释时(当原语中某些文化词或意象在译语中空缺时),常把这些特定的词汇发音转变成译语中相同或详尽的语音拼读形式,达到以音代义的效果[5]。《山海经》中山名来源通常有四种情况:依山形得名(如成山、龟山等);依山中丰富物产得名(如铜山、白玉山等);依曾经历史事件得名(如鲧攻程州之山等);依山中神灵得名(如灵山、轩辕之丘等)[6]。翻译时译者首先考虑了专名含义,对于无法确切找到对等含义、专名文化内涵较少或原地名发生改变的山名时通常处理为Mount 专名音译,如Mount Chanyuan(亶爰之山)、Mount Fuyu(符禺之山)等。由于书中以介绍山间精怪为主,此种译法更为简洁,突出了译文重点。同时,对于文中的“隐形山名”(不含山字的山名),译者将山补充译出,如《南次二经》中的“东望长右”就是长右山,译为:Mount Changyou。分析发现,专名音译法既可以保留山的读音和地名类型,让读者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异化色彩,同时能避免因意译而造成的译文冗长。但如果音译后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也要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读者感受为重点,进行意译、作出评注或解释,从而让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文本信息。
3.2 意译法
山名译法的难点在于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时通常倾向意译法,最大化对汉字的表面含义进行翻译,用最贴切的英文单词与之对应,以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在专名意译中主要运用的是专名意译 Mountain,如:Black-Ewe Station Mountain(羭次之山)、Money-Arrives Mountain(钱来之山)等。同时,译者考虑到两个及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专名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词在含义上相似要适当合译,如:Shaking Mountain(招摇之山),其中招摇为专名。‘招’在新华字典上的含义是招呼,晃动,摇晃;‘摇’的意思是:摇曳,摆动,往上升。可见在两个字含义相近的情况下译者只用一个shaking就将招摇的含义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当专名的字面含义不可忽视时,译者在翻译较长的山名时还会用从句加以解释,如“鸟鼠同穴之山”译为the Mountain Where Bird and Rat Share a Hole。 同时译本中还存在一些错误。首先,在翻译“帝”一字时译者采用god,如帝之搏兽之丘(the Great Mountain of the Supreme God’s Fighting Beasts)和天帝之丘(the Mountain of the Supreme God of Heaven)。但中国古人们祈求天神庇佑,并不意味着信奉上帝或宗教,而god一词宗教色彩分明,在此处显然不符合中国对于天的概念,说明作者对中国古代神、天的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建议译文中可将god改做heaven,避免宗教色彩的加入。分析发现,虽然意译法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但由于并未在文章中加注拼音,没有保留中文的异化色彩,会导致读者被动接受译者传递的信息。一旦译者对原文理解有所偏差,就会导致读者产生疑惑,影响信息的传递。若能将拼音进行标注,便可保留译文的异化色彩,同时兼顾读者的阅读体验。
3.3 音意结合法
音意结合指在译文中对部分翻译保留音译,其余部分进行意译的方式。分析发现,作者在翻译时会考虑其中的汉字,如果是常用汉字便会用对等的词进行对照翻译,并保留无法用单个词进行解释的汉字,如文中出现的“杻阳之山”的译法为Niu-Trees Mountain,“上申之山”的译法为Upper-Shen Mountain,会发现其中既保留有中文发音同时还表达出了英文含义。总之,译者在翻译时还是首选意译,只有在专名单字或前后两个汉字关联度不高且很难用单个英文词解释时才会用音译法,并没有采用硬译方式,照顾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4结论
分析发现,译者在翻译山名时强调将专名和通名分开,并对专名采用三种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同时倾向于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意译能保持读者流畅的阅读体验,但有损原文异化色彩。此外,采用意译法而不加注拼音颇有风险:一旦译者对原文信息产生理解偏差,在没有原文或原始信息的情况下,读者也无从考证,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互鉴。因此,建议在翻译古籍中的山名时可以采用意译加拼音的方式,在意译后加注羅马拼音,这样既避免影响读者阅读流畅度,同时可以保留文化的异化色彩,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佳颖.《山海经》地名英译的规范化[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4):21-24.
[2]王宏.《山海经》英译过程及英译研究概况[J].翻译论坛,2018(2):31-36.
[3]程丽英.《山海经》之译名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125-127.
[4]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姜华,崇宁,华芳.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以《上镜》和《老虎大福》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1):334-335.
[6]沈光海.《山海经》中诸物得名之由来——读《山海经笺疏》《山海经校注》札记[J].湖州师专学报,1991(4):11-19.
(责编:赵露)
关键词:山海经;功能对等理论;直译与意译;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7-0040-02
《山海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其海外传播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由《山经》《海经》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山经》共记载约451座山[1]。因此原作突出对于山的描写,在翻译时对于山名译法的考究也尤为重要。目前,学者们已相继发表了山海经的不同译本,其中英译本(包含节译本和全译本)主要有三部,以王宏教授主编的大中华文库《山海经》英译本全本和英国汉学家安妮·比勒尔(Anne Birrell)1999年的英文全译本对比分析较多,而译界对于其他译本的研究评述较少[2]。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美国学者石听泉(Richare E. Strassberg)2002年出版的节译本A Chinese Bestiary:Strange Creatures from the Guide-ways through Mountains and Seas為语料,分析其中的山名译法,以便为今后中国古籍外译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作用。
1作品介绍
《山海经》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集大成之作。全书近三万一千多字,共26章,虽然内容和篇幅长短各不相同,但文体风格都大致相同。其中包含400多种神灵、100多种奇异事物的形象,以及古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同时,此书还记载了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研究也有一定意义。由于其成书年代久远,文化意象丰富,导致众多信息不可考证,直到今天依然是疑难最多的中国古籍[3]。不过,鉴于书中包罗万象的知识和妙趣横生的奇闻描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依然有必要对《山海经》译本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借鉴中外译者的翻译策略,更好服务中国古籍外译工作。
2理论介绍
奈达根据翻译本质提出了“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就是用译语重新传达原语中所蕴含的信息。对等首先是意义上的,其次是风格上的[4]。在他看来,翻译最重要的是要翻译出信息的内容,那么如果想要了解原文的意思,首先要对原文进行分析,之后进行转换,将转换后的信息进行重组,最后将得到的译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和检验。同时,翻译要注意三点:译者必须求得对等而不是统一;最好的译文听起来不像译文;认真的译者会想求得最接近的自然对等。其次,奈达将对等理论分为两种形式的对等: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强调要达到一种完全自然对等的状态。由此发现,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以译文读者的感受和理解为重点,并不强调文字的死板对应,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理解,达到语言传播的基本信息功能。
3译文中功能对等的体现
搜集了石听泉2002年译本中的山名英译,并随机选取部分山名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将山名分为两部分:专名和通名。其中通名采用了Mount或Mountain两种译法,专名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三种译法:音译法,音译结合法以及意译法。以下为译作中出现的具体实例。
3.1音译法
音译指当难以用简洁的译语对原文进行解释时(当原语中某些文化词或意象在译语中空缺时),常把这些特定的词汇发音转变成译语中相同或详尽的语音拼读形式,达到以音代义的效果[5]。《山海经》中山名来源通常有四种情况:依山形得名(如成山、龟山等);依山中丰富物产得名(如铜山、白玉山等);依曾经历史事件得名(如鲧攻程州之山等);依山中神灵得名(如灵山、轩辕之丘等)[6]。翻译时译者首先考虑了专名含义,对于无法确切找到对等含义、专名文化内涵较少或原地名发生改变的山名时通常处理为Mount 专名音译,如Mount Chanyuan(亶爰之山)、Mount Fuyu(符禺之山)等。由于书中以介绍山间精怪为主,此种译法更为简洁,突出了译文重点。同时,对于文中的“隐形山名”(不含山字的山名),译者将山补充译出,如《南次二经》中的“东望长右”就是长右山,译为:Mount Changyou。分析发现,专名音译法既可以保留山的读音和地名类型,让读者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异化色彩,同时能避免因意译而造成的译文冗长。但如果音译后出现晦涩难懂的情况,也要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读者感受为重点,进行意译、作出评注或解释,从而让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文本信息。
3.2 意译法
山名译法的难点在于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时通常倾向意译法,最大化对汉字的表面含义进行翻译,用最贴切的英文单词与之对应,以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在专名意译中主要运用的是专名意译 Mountain,如:Black-Ewe Station Mountain(羭次之山)、Money-Arrives Mountain(钱来之山)等。同时,译者考虑到两个及两个以上汉字组成的专名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词在含义上相似要适当合译,如:Shaking Mountain(招摇之山),其中招摇为专名。‘招’在新华字典上的含义是招呼,晃动,摇晃;‘摇’的意思是:摇曳,摆动,往上升。可见在两个字含义相近的情况下译者只用一个shaking就将招摇的含义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当专名的字面含义不可忽视时,译者在翻译较长的山名时还会用从句加以解释,如“鸟鼠同穴之山”译为the Mountain Where Bird and Rat Share a Hole。 同时译本中还存在一些错误。首先,在翻译“帝”一字时译者采用god,如帝之搏兽之丘(the Great Mountain of the Supreme God’s Fighting Beasts)和天帝之丘(the Mountain of the Supreme God of Heaven)。但中国古人们祈求天神庇佑,并不意味着信奉上帝或宗教,而god一词宗教色彩分明,在此处显然不符合中国对于天的概念,说明作者对中国古代神、天的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建议译文中可将god改做heaven,避免宗教色彩的加入。分析发现,虽然意译法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但由于并未在文章中加注拼音,没有保留中文的异化色彩,会导致读者被动接受译者传递的信息。一旦译者对原文理解有所偏差,就会导致读者产生疑惑,影响信息的传递。若能将拼音进行标注,便可保留译文的异化色彩,同时兼顾读者的阅读体验。
3.3 音意结合法
音意结合指在译文中对部分翻译保留音译,其余部分进行意译的方式。分析发现,作者在翻译时会考虑其中的汉字,如果是常用汉字便会用对等的词进行对照翻译,并保留无法用单个词进行解释的汉字,如文中出现的“杻阳之山”的译法为Niu-Trees Mountain,“上申之山”的译法为Upper-Shen Mountain,会发现其中既保留有中文发音同时还表达出了英文含义。总之,译者在翻译时还是首选意译,只有在专名单字或前后两个汉字关联度不高且很难用单个英文词解释时才会用音译法,并没有采用硬译方式,照顾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信息的接受程度。
4结论
分析发现,译者在翻译山名时强调将专名和通名分开,并对专名采用三种译法:音译法、意译法和音意结合法,同时倾向于意译和归化的翻译策略。虽然意译能保持读者流畅的阅读体验,但有损原文异化色彩。此外,采用意译法而不加注拼音颇有风险:一旦译者对原文信息产生理解偏差,在没有原文或原始信息的情况下,读者也无从考证,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互鉴。因此,建议在翻译古籍中的山名时可以采用意译加拼音的方式,在意译后加注羅马拼音,这样既避免影响读者阅读流畅度,同时可以保留文化的异化色彩,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参考文献
[1]张佳颖.《山海经》地名英译的规范化[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9(4):21-24.
[2]王宏.《山海经》英译过程及英译研究概况[J].翻译论坛,2018(2):31-36.
[3]程丽英.《山海经》之译名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125-127.
[4]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姜华,崇宁,华芳.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以《上镜》和《老虎大福》为例[J].福建茶叶,2019,41(1):334-335.
[6]沈光海.《山海经》中诸物得名之由来——读《山海经笺疏》《山海经校注》札记[J].湖州师专学报,1991(4):11-19.
(责编: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