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4.2kb质粒DNA的克隆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碱变性法从淋球菌D参考菌株获得4.2kb质粒DNA,用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消化4.2kb质粒DNA和pBR322载体质粒DNA,经T4连接酶连接后,转化到E.coli MC 1061菌株中,获得氨苄抗性转化子。经HindⅢ、EcoRI单酶切和EcoRI/BamHI双酶切鉴定,两个转化子为淋球菌4.2kb质粒DNA与pBR322载体质粒DNA的重组子。用32P标记的淋球菌4.2kb DNA探针与重组子DNA进行杂交试验,进一步证明了重组子含有淋球菌4.2kb质粒DNA。载体质粒pBR322与淋球菌4.2kb质粒DNA无同源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将克隆的人免疫缺陷病毒gag基因片段(P20基因)用EcoRI和BamHI双酶切位点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质粒PBV220,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CY6。为获得高效表达,用豆芽核酸酶消去EcoRI位点,使其SD-ATG间距缩短至7个核苷酸,从而得到改建表达质粒pCY7。将pCY6和pCY7转化表达宿主菌DH5α,采用温度诱导法观察其表达。结果表明,DH5α(pCY6)无可见表达产物,DH5α(pCY7)在2
期刊
期刊
本实验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血清在沙鼠腹腔巨噬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小鼠巨噬细胞P388D1系体外培养中对出血热病毒A9株或76-118株的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结果表明抗血清稀释至亚中和水平时对出血热病毒在以上3种细胞培养中均有增强病毒感染的作用,病毒滴度增加约10至100倍,其中血清与病毒的作用温度:沙鼠巨噬细胞仅在4℃时表现有增强作用,而人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4℃和37℃
期刊
用改进的MTT法观察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感染BALB/c小鼠的脾细胞冻融及培养上清对ConA诱导同系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产生IL-2能力的影响。感染后20天,16只鼠中有15只显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9%~79%和47%~69%,表明感染鼠脾细胞可产生和释放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对其理化性质的初步分析表明,它是不可透析的物质,对胰酶敏感,对热相对敏感:能耐56℃30分钟,而80℃ 30分钟
本研究将国内首次分离到的BK病毒(BKV-C)和国外原型BK病毒(BKV-P)进行了全基因组分子克隆,并用非同位素标记克隆DNA作探针,检测临床标本中的BK病毒核酸。BKV-C 9个克隆DNA长度相似,约5.2kb,而克隆的BKV-P DNA大小表现不同,分别为5.2, 4.6和4.4kb;Hind Ⅲ酶切分析显示BKV-C DNA比BKV-P DNA少1个酶切位点。表明BKV-C DNA和BKV
提取嗜肺军团菌各血清型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证明各血清型都具有29kD的主要外膜蛋白成份。用不同型的兔免疫血清和由嗜肺军团菌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军团病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型嗜肺军团菌的29kD主要外膜蛋白为共同的抗原,在机体免疫应答中是嗜肺军团菌的主要免疫原成份。实验还证实该抗原有相对的种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