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古风,蕴蓄古雅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d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陈劲松先生是福建省业内颇有名气的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款式丰富,功底扎实,用笔沉着痛快,线条骨力洞达,章法变化有序,笔调师出有缘。本文主要通过品鉴其几部作品,感受到其书法创作的旨趣。
  【关键词】 陈劲松;书法;赏析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陈劲松先生是工作在厦航一线的中层管理干部,也是福建省业内颇有名气的书法家。他学习书法30多年了,小楷研习“二王”、赵孟頫、王宠和《灵飞经》,楷书研习柳体、颜体,隶书研习《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和《曹全碑》,魏碑研习《张黑女墓志》和《张猛龙碑》等,行书研习王羲之、王铎、董其昌、米芾、苏轼等的碑帖,草书研习孙过庭、宋克、怀素、王羲之等的碑帖,除此之外,平时还研习甲骨金文……其小楷中和温雅,融入魏碑意味,增其雄健;行草书气息流畅,融入汉隶笔意,俊逸高雅;隶书庄重典雅,融入行草笔意,活泼灵动;甲骨文古老象形,融入行书笔速,趣味生动……其书法作品款式丰富,功底扎实,用笔沉着痛快,线条骨力洞达,章法变化有序,笔调师出有缘,书法作品和书法论文多次在《中国民航报》、《厦门航空报》、《台港文学选刊》等杂志专题刊登。
  学习书法,规范字形容易,要写得遒美,通过努力亦可做到,但要达到古雅之境界却很难。学习书法艺术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内在思想“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翰墨挥运中,体验古风、蕴蓄古雅的过程。陈劲松在书写前,都要寻求所写诗文的内涵,力求理解古文的涵义,再进行书法创作。以下,我们择要分析其几幅作品。
  1.作品《苏东坡诗词四篇章》(图1)。陈劲松用小楷分“寄语自然”、“时空骋怀”、“知己交游”和“也无风雨”等四个篇章书写了苏轼的著名诗篇《题西林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和《南歌子》等。如,“寄语自然”是讴歌对自然生命的礼赞,领悟人生如同四季流转,时时都是美好年华;“时空骋怀”是体验苏轼身临赤壁,不禁怀想起三国的英雄人物,长江奔腾不止的江水,就像不曾停歇的时间之流,不断地淘洗着人事物,沉甸甸地积累成历史,而渺小的你我,又该如何自处?苏轼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生命的价值与悲喜在于人心,胸怀豁达,则无一处不逍遥自在。
  2.作品《岩上无心云相逐》,源自唐朝柳宗元的《渔翁》这首诗,原诗作:“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此诗通过对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柳宗元寻求超脱的心情。诗中“无心”出自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云无心而出岫”,表达了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这幅书法作品提醒我们要时时保持淡定情怀,不管浮云如何,都不随波逐流。
  3.作品《人淡如菊,心素如简》(图2)。“人淡如菊”出自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此幅书法作品告诉我们:处世要像菊花一般,淡泊名利;心灵要似竹简一样,平和朴实,要平淡地对待得失。人,在得意时不要张狂,在失意时不能消沉。
  4.作品《养闲只用拙,避俗更怀深》(图3),出自范德机诗集卷三,旨在提醒自己: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笔者曾多次临写《兰亭序》,除了学习其书写技巧外,还细细品味其中道理:从王羲之的“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求,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在表达人生苦短的感叹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体现了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说陈劲松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书者并不为过,这是笔者品观其所临王羲之《兰亭序》(图4)后的第一感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对书写内容的体悟式的感慨,似乎比当下那些忙着在笔划结构上做功夫不止的人有着更深一度的意识,这种意识已然成为他的书写观念。意识一旦形成观念,就会形成心理定势。如果说,用功程度决定书写宽度的话,那么,书写意识就决定书法的高度!
  陈劲松先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致力于对书写内容的领略参悟。他写古诗古文,首先把它纳于内府,而后感其文意,而后激越于胸,最后发轫于笔端,在意识深处努力寻找笔墨与诗文境界的融会贯通;同时,在书写中也完成了汲取文学素养、修身完善自我内心世界的蝶变效应。笔者以为这是书写书法的不二法门,透过他的笔墨线条不难发现意蕴的丰沛与情感的悠扬,所以我们有理由为他高兴。
  国运兴,艺事兴。作为世界上唯一地把文字演变成艺术形式的国家,我国的书法艺术曾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与发展,并且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下,许多人喜欢在茶余饭足之后拿起笔墨挥运至酣,以表现自己知识的渊博、志趣的广泛、修为的高雅、仕途的格调,这无可厚非,只是,如果能够更深入一步,从精神上体味书法艺术背后的文化意识,究竟书法背后的文化意义,那么,儒雅胸襟就一定止于心而挥之不去。
其他文献
【摘要】 以《同仇》《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电影中的女性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这些女性人物的身份背景及人物形象将其进行类型划分;在分析彼此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阐释影片中女性人物形象意蕴的深化,从而探寻出不同历史时期女性人物的行为选择及其历史命运。  【关键词】 女性人物;形象意蕴;个性解放;救亡;出路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程步高在1934年的《新年感想》中写道:“我希望以后
期刊
【摘要】 永安安贞旌鼓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文创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及创新性的开发,提高项目社会影响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带来经济效益反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文创与开发是现今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与开发;安贞旌鼓;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2003年,我国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非物质
期刊
【摘要】 潍坊风筝是一种独特的民俗工艺,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风筝已经成为潍坊地区的一种特殊符号,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杠杆,同时也带动了潍坊文化、城市旅游和城区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但潍坊风筝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在产业化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潍坊风筝产业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当地风筝产业的发展,带动其
期刊
编者按:这是一个特殊的春天,新冠疫情肆虐,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之际,我们也迎来了又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许多女性同胞奋战在抗疫的最前线,她们远离家人和故里,背负着崇高的使命,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勇敢地顶起了抗击疫情的“半边天”。本刊邀请多位女艺术家为这些“最可爱的人”送上节日祝福,并表达对她们的崇高敬意!  艺术家简介(按姓氏笔画排名,笔画相同排名不分先后):  于敏,福建艺术职业学
期刊
【摘要】 苏珊·海沃德的《电影研究:关键词》在英美学界畅销多年,该书精选了近200个关涉电影研究的关键词,对重要的电影类型、电影理论和电影运动做了历史的概览。海沃德紧紧挂靠当下流行的文化研究理论,对阶级、种族、性别等议题采取了高度关注的姿态。同时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海沃德的行文中具有一种女性主义的自觉。该书开放式的学术思路和编纂方法同样十分有趣,可以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电影研究
期刊
【摘要】 马徐维邦在中国早期电影类型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代表作《夜半歌声》更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恐怖片。《夜半歌声》是马徐维邦根据好莱坞电影《歌场魅影》改编而来,本文将以《夜半歌声》的本土化改编为例,通过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导演对于主要角色的改造以及影片本身呈现出的西方审美形态进行分析,指出《夜半歌声》在表现恐怖的同时,或可作为受早期美国电影影响与本土化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新版闽剧《红裙记》既充分传承闽剧的传统艺术价值,又注入了新生代闽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同时融合了现代乐队音响配器和简约古朴的舞美设计,不仅赋予传统剧目以新生,而且对于当代戏曲新剧目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迪引领意义。作品大胆运用创作技法,删繁就简,化旧为新,呈现出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视听品味的闽剧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极具感染力,吸引了更多年轻的观众群体和艺术爱好者,焕发出艺术的时代魅力。  【关键
期刊
【摘要】 有“映像诗人”美称的岩井俊二是日本电影界不可多得的导演,其在结合日本传统电影特色与西方现代电影因素基础上所拍摄的青春电影,凭借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发展与内在情感阐发引起观者强烈共鸣,并在日本影坛掀起青春电影的热潮。爱情作为众人一生关注的永恒焦点与青春电影中的经典主题,是岩井俊二展现自身清新自然、细腻唯美电影风格的喜用元素,在其电影中拥有复杂多变的表达方式与深刻动人的内在意蕴。本文旨在从岩井
期刊
传统中国村落社会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乡村精英为主导的、宗族式的自生秩序,其内部的平衡是依靠礼俗仪式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来维系的。这就使得宗族祠堂成为了各种乡村公共文化现象的衍生中心。自近代以来,新兴的国家权力实现了对社会各层次的覆盖与重构,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全能国家”的政治模式,使前述传统乡村自生秩序逐渐从衰落走向隐现。改革开放之后,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国家权力的一定程度收缩,传统以血缘为中心
期刊
【摘要】 造型问题与空间问题关系相当密切,但两者并不等同。造型观念先于空间观念。中国画的进一步创新必将超越造型观念,转向空间观念。宗白华认为,传统绘画空间是书法性空间,并且往往以有形有限的景物呈现无穷的宇宙空间。丰子恺认为,传统绘画空间是文学性空间,它主要表现为“引诗入画”,将远近不同的景物置于同一平面上观看。两位学者各有所见,但他们的主要缺陷是将文人画的特点视为全体中国画的特点。当代中国画的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