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可能影响复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脑胶质瘤;复发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98-0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从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一直随访至今可以收集到完整临床资料的在行脑胶质瘤手术的188例患者,其中复发163例,复发者均经病理证实。163例患者中男96例,女67例,年龄7-74岁,平均(36.44±9.1)岁。术后复发时间2~22个月,平均(9.5±2.7)个月。
1.2 方法: 根据病历资料、门诊随访、电话询问等各种方式记录和了解患者术后情况.术后每3个月或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增强CT或MRI,观察肿瘤情况,记录再次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时间。查阅相关文献后将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1]纳入记录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长短、术前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放疗、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术后有无癫痫、肿瘤细胞增殖性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侵袭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1.3 统计学方法 : 采用SPSSl7.0软件,先使用生存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以复发时间为非独立变量,对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进行Cox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复发情况:188例患者术后复发163例,总的复发率为86.7%。163例中118例在1年内复发,其1年内复发率为62.77%(118/188),38例在2年内复发,第2年复发率为18.09%(34/188),3例在3年内复发,第3年复发率为1.60%(3/188),2例在第5年复发,2例在第8年复发。
2.2 影响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有关(P<0.05):而性别、术后癫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MM-9的表达等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无关(P>0.055)。见表1。
2.3 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理分级对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3 讨论
本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搜索出目前研究显示的可能影响胶质瘤复发的一些因素,首先通过生存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因素为: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理分级对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年龄是胶质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小其预后越好[2],以上观点与本研究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与复发有关,且为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的结果一致。分析可能因为年龄大者,其手术以及术后放化疗耐受能力下降,且年龄越大病理分级可能越高,即使其病理分级低,其侵袭性仍高于年龄小者,术后复发可能性更高。
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段不仅可以通过放疗进一步杀伤残余肿瘤细胞。同时可以辅助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率。PCN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MMP-9是基质蛋白酶中的一种重要酶,有研究认为它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侵袭程度和恶性程度相关,但是本研究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PCNA与复发有关,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失去其独立影响作用,而对MMP-9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未得到相关证实。本次分析结果中,性别、肿瘤大小、术前病程时间、术后有无癫痫、肿瘤部位与术后复发并无相关性。这与多数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通过生存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7个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因素: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病理分级对脑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徐秋实,彭芳,佟鑫.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8233-8235.
[2]刘博,沈宏,黄红星,邹叔骋.脑胶质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139-14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198-0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从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一直随访至今可以收集到完整临床资料的在行脑胶质瘤手术的188例患者,其中复发163例,复发者均经病理证实。163例患者中男96例,女67例,年龄7-74岁,平均(36.44±9.1)岁。术后复发时间2~22个月,平均(9.5±2.7)个月。
1.2 方法: 根据病历资料、门诊随访、电话询问等各种方式记录和了解患者术后情况.术后每3个月或临床症状加重时复查增强CT或MRI,观察肿瘤情况,记录再次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时间。查阅相关文献后将可能影响术后复发的因素[1]纳入记录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病程长短、术前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级、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放疗、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术后有无癫痫、肿瘤细胞增殖性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侵袭性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1.3 统计学方法 : 采用SPSSl7.0软件,先使用生存单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以复发时间为非独立变量,对复发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者进行Cox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术后复发情况:188例患者术后复发163例,总的复发率为86.7%。163例中118例在1年内复发,其1年内复发率为62.77%(118/188),38例在2年内复发,第2年复发率为18.09%(34/188),3例在3年内复发,第3年复发率为1.60%(3/188),2例在第5年复发,2例在第8年复发。
2.2 影响复发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等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有关(P<0.05):而性别、术后癫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MM-9的表达等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无关(P>0.055)。见表1。
2.3 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以P<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理分级对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3 讨论
本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搜索出目前研究显示的可能影响胶质瘤复发的一些因素,首先通过生存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因素为: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理分级对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年龄是胶质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小其预后越好[2],以上观点与本研究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与复发有关,且为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的结果一致。分析可能因为年龄大者,其手术以及术后放化疗耐受能力下降,且年龄越大病理分级可能越高,即使其病理分级低,其侵袭性仍高于年龄小者,术后复发可能性更高。
术后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手段不仅可以通过放疗进一步杀伤残余肿瘤细胞。同时可以辅助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复发率。PCN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MMP-9是基质蛋白酶中的一种重要酶,有研究认为它的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侵袭程度和恶性程度相关,但是本研究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PCNA与复发有关,但在多因素分析中失去其独立影响作用,而对MMP-9的影响作用本研究未得到相关证实。本次分析结果中,性别、肿瘤大小、术前病程时间、术后有无癫痫、肿瘤部位与术后复发并无相关性。这与多数研究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通过生存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7个影响胶质瘤复发的因素:年龄、症状持续时间、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切除程度、术后综合治疗、PCNA的表达。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KPs评分、病理分级、术后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术后复发时间长短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病理分级对脑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徐秋实,彭芳,佟鑫.脑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4):8233-8235.
[2]刘博,沈宏,黄红星,邹叔骋.脑胶质瘤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