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既是对文字音、形、义整体架构的学习,又是对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建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有落地生根的感受,就需要引导学生转化字句中所蕴含的文化密码。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实现这种转化,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的语感体验水到渠成呢?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言”与“意”的转化。
  一、立足经验,实现语文学习的“言意兼得”
  中国的语言文字,说到底是“意象”的语言文字。“言”“意”“象”之间的转化,是学生达到言意兼得的关键。换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言”转化成“象”,并学会“悟意”。语言是一种符号,教师要引导学生触摸符号背后的意蕴。学生的语文思维是直观的、感性的,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言”转化为“象”,通过“象”,品赏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意”。
  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文,笔者着力通过如水的文字,连通学生的经验,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的经验叙述和生活想象,为学生建构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教学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品味妈妈美丽的句子、温柔的句子、好累的句子等,通过课文中的“言”,建构学生头脑中的“象”;借助学生头脑中的“象”,引导他们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意”,从而让教学抵达“言意共生”的境界。当学生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基于“象”,将“意”再转换为“言”。比如有学生这样说:“妈妈,你睡觉时呼吸那么沉,你真的太累了!”“妈妈睡得好熟好香,我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妈妈,看着看着,真想对妈妈说我爱您!”还有学生说:“妈妈,您真的应该好好睡一觉,因为您实在太累了!”这样的呼唤与感叹,正是学生在对课文言意把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成的。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可以实现语文学习的言意兼得。
  低年级课文中的语言,绝大多数都是情感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可以引发学生真实的感受与体验。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文本中的形象与意象,换言之,低年级教学关键是实现“言”与“意”之间的转换。
  二、细读文本,实现语文学习的“言意兼得”
  课文中语言的秘妙之处、表达的矛盾之处、语言规律及语言陌生之处,都能让学生获得言意兼得的效果,比如我们最为熟悉的鲁迅的作品,“在我的后花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在低年級中,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而使学生实现言意兼得。
  如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诗语言如诗般梦幻。教学中,笔者不仅立足整首诗,还引导学生辨析词语,通过诗歌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细读文本。比如第1小节“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中的“跳蹦”,让学生与“蹦跳”进行对比。刚开始,学生只是粗浅地认为两个词的意思相差无几,但仔细对比就会发现,“跳蹦”的动态感更强。再比如,第1小节“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笔者引导学生想象:彩色的梦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展开了自由的真实的表达,比如“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圆,有的方”“有的软,有的硬”,等等。在品味诗歌中的语言时,学生发现了诗歌表达的语言秘妙:“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概括性强,更富有节奏感、更押韵。在对语言的品味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诗歌语言的内在特点,感受到诗歌跳跃、凝练的特质,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从“言”到“意”,从“意”返回到“言”,从而达到“言意共生”的境界。但是,在“言”和“意”之间不能直来直去,而是必须有一个中介,那就是“象”,是学好诗歌、学好语文的核心秘密。学语文,说到底就是要通过“言”体会内在的“意”。
  三、把握内容,实现语文学习的“言意兼得”
  文本解读,通常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内容”到“形式”,二是从“形式”到“内容”。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在学生的学习中,如果文字浅显、语言顺畅,学生对文本语言背后“意”的把握似乎水到渠成,为此教师可以从内容到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是,如果文本的语言比较含蓄,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式入手。比如教学统编本二年级下册贺知章的《咏柳》,笔者首先从诗歌表达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诗中的比喻技巧,用“碧玉妆成”比喻满枝头的春柳的身姿,用“绿丝绦”比喻袅袅婷婷的垂柳枝条,从而将柳树健硕葱翠的气派、迎风摇曳的袅娜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表达形式入手,对整首诗的结构进行揣摩。学生发现诗人贺知章独具匠心,先从整体上写对柳树的印象,再写柳条、柳叶,其中运用了拟人、联想等手法。在整首诗歌中,诗人将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教学中,笔者还拓展了写柳的诗歌,如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同是写柳树,为什么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画面、形态呢?通过比较,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贺知章写作咏柳的背景:唐代天宝三年,贺知章奉诏还乡、百官送行,他将对万物萌发、百花争艳的春天的赞美集于柳树一身,让柳树成了春的使者、春的化身。
  从内容到形式,再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在诗中走个来回。学生对文本、诗词的把握就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浅显层,而是深入到了作者表达的背景、作者写作的心境、作者表达的旨趣等。这样的解读,才是“言意共生”的解读。咀嚼出一番“语文味”,才能让学生欣赏到语文的风景。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高校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教师社会支持进行了探讨,其中涉及婚姻、年龄等变量的调研,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 社会支持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管理者,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对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探究,尝试以点带面地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让英语教学回归本真,使学生知识的习得变得轻松有趣,富有生机。本文从树立情趣理念、优化教学过程、科学选择内容等角度,阐述了初中英語情趣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趣课堂 策略  应试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于注重单词的识记、语法的讲解,导致学生的语用与思维的能力、文化与情趣的素养未能得到提升,而课堂成为考试的训练场,原本富有趣味性的语言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了无生机。
分层教学模式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有着重要作用,而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含义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然后再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师将分层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三自课程”中的“自能作文”,让学生实现了读书积累在习作中的薄发。“自能作文”以单元主题下读写一体化教学观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以多元评价为手段,让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学习了方法,在活动中增强了体验,在多元的作文评价中,找到了习作的乐趣,逐渐实现了自能写作的愿景。  一、建立单元教学为基础的习作教学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单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真实问题情境,通过自己对事物、现象和观点的探究,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性学习  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并始
近日,P4 2017中国峰会在北京收官。P4 (全称为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是一种对底层设备数据处理行为进行编程的高级语言,用户可以直接使用P4语言编写网络应用,之后经编译对底层设备进行配置使其完成用户的功能需求,由斯坦福大学教授Nick McKeown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Jennifer Rexford,以及谷歌、英特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中职专业课开展理实项目一体化教学可行性,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设计 “理实项目一体化教学评价表”,以“项目教学引导成功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以及组织好项目评价的措施,促进理实项目一体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中职;理实项目一体化教学法;项目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090-03  近年来,理实项目一体化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不光需要精彩的导入,也离不开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尾。在语文课堂结尾时,许多教师都是以“在这一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來结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结尾的魅力呢?教师可以从“味”字上做文章,生出语文课的味道来!  一、凸显“情味”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饱含着深厚的情感,这些情感不光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也是教师引领学生感受文本情感的源头,在教学结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学生生命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统编本教材在口语交际的设置上独具匠心。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1.链接生活,依托实际营造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都能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与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也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越读“悦”读,“悦”读越爱,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终身阅读意识的培养。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名著导读;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导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