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题做拐杖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尽管人心隔肚皮,但其心是温和的、严厉的、深沉的、浅薄的、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都可以从眼睛这扇窗口窥见一二。同样,我们在讲析课文时,也可从文章的眼睛——课题这一途径单刀直入地剖析内容,甚至条分缕析。人说:“题好一半文。”反言之,读懂题,悟好题,便是抓到了深入课文境界的一根拐杖。因为課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它像人传神的“明眸”一般摄人心魄,值得细细化解,慢慢品味。
或直接点明文章体裁的:如培根的《论美》中的“论”;吴晗的《谈骨气》中的“谈”,一见便知是议论文,应从论点、论据、论证几方面探幽寻雅。
或确定文章写作顺序的,如《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烈日和暴雨下》、《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或表明文章线索的,如《背影》、《枣核》、《石榴》。
或点明文章中心事件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钢》、《范进中举》。
或突出文章主人公的,如《孔乙己》、《藤野先生》。
或匠心独运、暗示小说主题的,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一词,嘲讽了资本主义社会骨肉至亲不相认,金钱至上的本质;《葫芦僧断葫芦案》中“葫芦”(糊里糊涂意)对贾雨村糊里糊涂断案,徇情枉法,极尽了嘲讽之能事。故而,教者在讲析课文时,若能从课题入手,便有“一引起纲,万目皆张”,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所上的几次公开课,能有较好的评价,均得益于这根拐杖。
二、朗读为媒介
语文课堂离不开琅琅书声,它是引领学生有效感知文本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朗读课文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朗读要求读者调动心、耳、口、眼、脑等器管,揣摩词语内涵,体味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美国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八分之七”的思想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去挖掘,即让学生在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活动中体验与作者对话,产生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情感的火花。
我解读文本前总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或教者范读,或教读,或挑读、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自主读,等等。总之,书声琅琅才是语文课最亮的风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够好,字音咬得不够准,但每一篇文章都要范读,在教一篇课文前,我对怀疑的字音,总要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我常常发现一篇文章读完,学生还陶醉其中,缓不过神来,而这就是我所期盼的效果,即让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尤其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质兼美的散文,定不放过朗读的机会,教者读,学生读,当我用明朗舒缓的语调朗读完《春》时,发觉学生面上是含笑的,陶然若醉,莫不是他们也感受到春临大地、春满人间的欣喜吧?然后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读,他们读得投入、读得酣畅淋漓,我想:学生早以在听读、诵读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吧。对《春》文本的解读有了朗读这一媒介,还会走弯路、还会生歧义吗?当然朗读教学离不开方法指导,“三分文章,七分读”,读是有讲究的,只有当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时,才能不俗读、不浅读、不误读、不死读,为学生做好范读,那就应“缘文见义”、“披文入情”。做到:①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②注意语调、语速,或轻缓陈述,或深情赞颂,或短促抒情;③掌握不同作品的特点因文而异,如童话、寓言应力求口语化,用极力夸张的语调渲染。朗读是理解文本、走进文本、体验生活不可忽略的一环。
三、词句是依托
陈钟梁老师曾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一定要带领学生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认真观赏其中风景。就拿解读范仲淹的《渔家傲》来说吧,“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一句是理解全词情感的依托“异者”不同也,就是说边塞的秋天与和其他地方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其他地方的指向是什么,首先是词人的家乡(苏州),那里小桥流水,曲径假山,可谓人间天堂,可此地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词人却要留在这里,其中的艰辛不言自明。又如在“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方面是“一杯”,即一个人喝酒,暗示孤独;一方面是“家万里”写出距离遥远,词人思念家乡之情(乡愁)溢于言表。一写到“秋”字,学生也知道定是悲秋,悲到泪流满面了:“将军白发征夫泪”,但词中只有悲吗?如果就看字面,那就看低了那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的范先生了。其实是悲中有壮,壮在那里?壮在心态,壮在志气,“燕然未勒归无计”。还没有为捍卫疆土立下盖世的功勋,就没有回家的理由。家和国,个人志向和乡愁这一组矛盾,像一团丝缕萦绕心头,无以解脱,词人才借酒浇愁,这就使得乡愁尤为凝重,抹上了一层悲壮的感情色彩。
有些词句看似平淡,其实寓意深刻,所谓“淡极花更艳”。教者一定要带领学生细嚼慢咽,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的确”从语法上看矛盾,作为具有炉火纯青语言功力的语言大师——鲁迅也会犯类似低级的错误吗?当然不会,值得玩味再三:孔乙己本来就“不会营生”又被打折了腿,失去了生存能力,他只有死路一条,故说“的确”死了,但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没人关心他的命运,理会他的生死,即使他“的确”死了,也没人了解确凿情况。他无声无息地离开,就像秋天的树林里飘落了一片黄叶;就像冬天的大地上枯死了一颗小草,水过无痕,不会有任何动静,故而作者又用了一个“大约”。这样,我们在敬佩大师遣词用语深厚内力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小说《孔乙己》的主题:在鞭挞封建科举制度罪恶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个残酷、冷漠的封建社会。
“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我们既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又要做思考的实践者。以上管见是我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所得。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尽管人心隔肚皮,但其心是温和的、严厉的、深沉的、浅薄的、善良的还是邪恶的,都可以从眼睛这扇窗口窥见一二。同样,我们在讲析课文时,也可从文章的眼睛——课题这一途径单刀直入地剖析内容,甚至条分缕析。人说:“题好一半文。”反言之,读懂题,悟好题,便是抓到了深入课文境界的一根拐杖。因为課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它像人传神的“明眸”一般摄人心魄,值得细细化解,慢慢品味。
或直接点明文章体裁的:如培根的《论美》中的“论”;吴晗的《谈骨气》中的“谈”,一见便知是议论文,应从论点、论据、论证几方面探幽寻雅。
或确定文章写作顺序的,如《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烈日和暴雨下》、《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或表明文章线索的,如《背影》、《枣核》、《石榴》。
或点明文章中心事件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钢》、《范进中举》。
或突出文章主人公的,如《孔乙己》、《藤野先生》。
或匠心独运、暗示小说主题的,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的”一词,嘲讽了资本主义社会骨肉至亲不相认,金钱至上的本质;《葫芦僧断葫芦案》中“葫芦”(糊里糊涂意)对贾雨村糊里糊涂断案,徇情枉法,极尽了嘲讽之能事。故而,教者在讲析课文时,若能从课题入手,便有“一引起纲,万目皆张”,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所上的几次公开课,能有较好的评价,均得益于这根拐杖。
二、朗读为媒介
语文课堂离不开琅琅书声,它是引领学生有效感知文本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朗读课文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为朗读要求读者调动心、耳、口、眼、脑等器管,揣摩词语内涵,体味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美国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八分之七”的思想需要我们通过诵读去挖掘,即让学生在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活动中体验与作者对话,产生碰撞,撞出智慧的火花、情感的火花。
我解读文本前总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或教者范读,或教读,或挑读、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齐读、自主读,等等。总之,书声琅琅才是语文课最亮的风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够好,字音咬得不够准,但每一篇文章都要范读,在教一篇课文前,我对怀疑的字音,总要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我常常发现一篇文章读完,学生还陶醉其中,缓不过神来,而这就是我所期盼的效果,即让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尤其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质兼美的散文,定不放过朗读的机会,教者读,学生读,当我用明朗舒缓的语调朗读完《春》时,发觉学生面上是含笑的,陶然若醉,莫不是他们也感受到春临大地、春满人间的欣喜吧?然后学生放开喉咙大声读,他们读得投入、读得酣畅淋漓,我想:学生早以在听读、诵读中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吧。对《春》文本的解读有了朗读这一媒介,还会走弯路、还会生歧义吗?当然朗读教学离不开方法指导,“三分文章,七分读”,读是有讲究的,只有当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时,才能不俗读、不浅读、不误读、不死读,为学生做好范读,那就应“缘文见义”、“披文入情”。做到:①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②注意语调、语速,或轻缓陈述,或深情赞颂,或短促抒情;③掌握不同作品的特点因文而异,如童话、寓言应力求口语化,用极力夸张的语调渲染。朗读是理解文本、走进文本、体验生活不可忽略的一环。
三、词句是依托
陈钟梁老师曾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一定要带领学生在语言的丛林里散步,认真观赏其中风景。就拿解读范仲淹的《渔家傲》来说吧,“塞下秋来风景异”这一句是理解全词情感的依托“异者”不同也,就是说边塞的秋天与和其他地方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这其他地方的指向是什么,首先是词人的家乡(苏州),那里小桥流水,曲径假山,可谓人间天堂,可此地大雁都毫无留恋之意,词人却要留在这里,其中的艰辛不言自明。又如在“浊酒一杯家万里”中,一方面是“一杯”,即一个人喝酒,暗示孤独;一方面是“家万里”写出距离遥远,词人思念家乡之情(乡愁)溢于言表。一写到“秋”字,学生也知道定是悲秋,悲到泪流满面了:“将军白发征夫泪”,但词中只有悲吗?如果就看字面,那就看低了那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的范先生了。其实是悲中有壮,壮在那里?壮在心态,壮在志气,“燕然未勒归无计”。还没有为捍卫疆土立下盖世的功勋,就没有回家的理由。家和国,个人志向和乡愁这一组矛盾,像一团丝缕萦绕心头,无以解脱,词人才借酒浇愁,这就使得乡愁尤为凝重,抹上了一层悲壮的感情色彩。
有些词句看似平淡,其实寓意深刻,所谓“淡极花更艳”。教者一定要带领学生细嚼慢咽,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中的“大约”、“的确”从语法上看矛盾,作为具有炉火纯青语言功力的语言大师——鲁迅也会犯类似低级的错误吗?当然不会,值得玩味再三:孔乙己本来就“不会营生”又被打折了腿,失去了生存能力,他只有死路一条,故说“的确”死了,但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没人关心他的命运,理会他的生死,即使他“的确”死了,也没人了解确凿情况。他无声无息地离开,就像秋天的树林里飘落了一片黄叶;就像冬天的大地上枯死了一颗小草,水过无痕,不会有任何动静,故而作者又用了一个“大约”。这样,我们在敬佩大师遣词用语深厚内力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小说《孔乙己》的主题:在鞭挞封建科举制度罪恶的同时,也批判了那个残酷、冷漠的封建社会。
“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我们既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又要做思考的实践者。以上管见是我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的思考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