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衔接的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分析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衔接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具有良好艺术设计能力,掌握数字媒体基础理论和必备的网络媒体应用技术,能在网络媒体传播领域从事网站、移动媒体、视频等相关产品的策划、设计和制作的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课程相关的课程分为理论课、基础课和核心课三个部分。每门专业课程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又会被分成两部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这些基础课程似乎与专业课程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但它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有着微妙的渗透式的影响,这一点极为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扭转学生从高考模式转化为设计理念的垫脚石,也是决定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由于基础课程的独立性和辅助性的这两个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看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之间必须具有密切联系。否则将影响专业发展的延续性,从而影响教学计划和项目实践中的可持续发展。
  1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之间的联系
  1.1 专业基础课是设计的根本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校本科专业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课程,一般是为专业学习低级阶段的开展奠定基础,又是将高考的绘画模式转变为设计理念的重要步骤。而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具有更加明确的专业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专业基础课中,最基本开设的就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这类课程,这一类课程是衔接美术基础与专业设计的过渡课程。一般教学计划安排在新生第一年的课程中。对于设计来说,基础课着眼于摆脱传统绘画的方法,观察和研究外在事物,锻炼学生对画面的构成秩序、节奏韵律、色彩搭配、形式要素的敏感度,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观察和审美能力。而对于新生来说,在经历了美术的正统学习和高考应试后,即刻接触专业设计的内容,是无法适应艺术生到设计这一身份的转变的。
  1.2 专业核心课的要求与基础课内容相互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课根据影视、多媒体制作方向的针对性的不同,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它的核心课程有网页设计、UI设计、动效设计、音视频制作、交互设计等。方向性明确的设计课程,对于载体有两个要求:具有设计创新的能力和具有能力表达这种创新想法。专业课的这两个要求,将会体现在前期的基础课中。
  而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则是一种基本的对话方式,是设计师了解他人、他物的初步探究,从最原始的形式中提取每个样式元素以进行创意组合研究,同时也是表达想法的步骤,也是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表现的工具,也为设计思维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视觉媒介。
  2 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中基础课与核心课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互补关系,在课程设置时也会前后相联系,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之间仍然存在两者联系不够紧密。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基础课以对发散思维、联想方式和表现技能的培养为基本的教学目标;而专业课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综合能力结合软件技能,将设计和技术完美结合,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但目前存在的情况是;基础课中大部分授课是根据各个专业的共性去教学,而忽略各个专业的个性,以及各个专业对创意思维的不同要求。另外在专业课上,基础综合能力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不能平衡,而是更倾向于对产品功能和技术的体现,从而轻视了设计的形式美感、设计的视觉效果等。
  2.2 教学内容的脱节
  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训练是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的内容需求以基础课的效果为依据,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但现在经常出现在教授专业课时将两者完全分割开来,毫无联系。
  3 对于课程衔接的研究
  3.1 教学目标和内容
  根据专业特点,完善专业需求,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根据专业特色进行变化,确切的了解专业基础课中那些知识点或是技能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所必备的能力,加以重点学习和培养。并且根据专业的个性不同,更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和练习,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并且要清楚地知道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职责和作用,以及对于后续课程的有效支持,以此避免课程之前的脱节,强调课程之间的持续性。
  3.2 教学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和创新的新兴学科,需要不断掌握市场的变化趋势和需求,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推陈出新,在教学上采用项目连接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将作品以想法-设计-技术实现的方式,通过不同课程的不同内容,将作业用项目的形式连接起来。以最完善的项目方案的形式完成自身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结合,并且提高学生对于整体的把控能力。
  這种使用完成共同项目的方式进行联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前后连接,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7.
  [3] 于洁.设计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衔接策略[J].美与时代,2016(10):122-123.
  [4] 张国华.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的合理性研究[J].美术教育与研究,2015(18):137-138.
  [5] 姜芹,吕荣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研究[J].美术大观,2014(2):158.
  [6] 周至禹.设计素描(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高婧(1988—),女,甘肃兰州人,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硕士,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多媒体制作与设计。
其他文献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近几十年,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地图科学与航天遥感、航空摄影、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引起传统城市制图观念的更新,出现了一些新的编图热点——城市影像地图的编制。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思想,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影像图的过程,展现了机助制图技术在提高地图作品的质量、生产效益、减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影像地图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信息时代正式到来,体验式经济在服装产品品牌营销中逐渐兴盛起来。本文基于“工匠精神”,对服装“情怀场景”体验式消费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了解服装品牌消费现状,然后从转变营销理念、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互动化体验、加强工匠精神这4个方面分别叙述了服装品牌“情怀场景”体验式消费对策,最终利用实际案例具体分析服装品牌体验店的体验式设计方案。  关键词:体验式经济;营销理念;互动化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心下移,社区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的发展进步,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及青少年的流向、分布变化
摘 要:本文是在银饰与湘绣相结合的创新实验前对其现状进行的探究总结。文中归纳了主题相关现状,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以湘绣为载体的银饰可以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主流的设计风格创新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湘绣;银饰;现状  0 引言  湘绣和银饰都是极具湖湘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是世代湖湘工艺人的智慧结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传统手工艺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实属不易。面对如今